第9章 二月:资本炼金术 3

市场充满着各种不确定性,没有人能预计危机何时发生,规模究竟有多大。在传统的实体经济为主导的年代,市场的道德风险较小,自我修正能力也较强;如今在虚拟经济为主导的年代,每次金融危机出现后,监管当局总是采取货币或财政刺激手段进行干预,以遏制危机蔓延。但索罗斯认为,政府的干预措施很容易让市场产生错觉,也让人们误以为市场真的可以自我调节,最终当泡沫膨胀到了临界点时,自然就爆裂了。

政府当局的干预曾经让索罗斯吃过亏。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回归中国后的香港特区是唯一顶住了索罗斯的“进攻”的地区。当时的特区政府经过几轮“肉搏战”,果断进行入市干预。铩羽而归的索罗斯在舆论上大肆攻击香港政府“行政干预市场”,违反市场经济规则。时任香港财政司司长的曾荫权后来说:“决定政府入市干预的前一晚,我坐在床头哭了,不是为我自己,而是怕这个决定一旦出错,害了香港,我怎么向中央政府,向市民们交代?”

的确,如果当时香港特区政府不运用“宏观调控”进行入市干预,香港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成果,将面临遭受类似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崩溃。行动指南

很多时候眼睛在迷惑我们,因为再完美的计划总会有不周全之处,危机总会发生,而且是隐藏在你想不到的地方。你需要清醒地认识市场情况,并有效迅速地作出判断。2月15日投资有道的权威我对我的权威感到满意,我承认这一点,我怎么能否认?我希望在一定程度上能对人们的想法有所影响。

——索罗斯接受《商务周刊》专访时如是说

背景分析

作为金融市场领袖人物,没有人会怀疑索罗斯的影响力。他似乎具有点石成金的能力,短时间内就能汇聚数字惊人的资本,然后用一种超能力左右世界金融市场。每当出现金融风波时,人们想做的就是等待索罗斯的公开谈话,然后冲出去购买或者抛售这位金融领袖所提及的证券或股票。但精于投机之道的索罗斯基本上很少去唱多一个市场,这是他的特点,他好像更愿意挤泡沫。

受到自己影响力的鼓舞,索罗斯也公开宣称,不管自己是否希望,他都有影响市场的能力。实际上,索罗斯的“魔咒”也是出于自身的投资战略需要。在他唱空市场的时候,他管理的量子基金可能早已在做空了。索罗斯到处赶场子唱空的悲观言论,成了市场持续变化的催化剂,瞬间引来了更多的做空者,这就是他的“炼金术”。例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就是在索罗斯影响力下的做空力量造成的,而最终结果是,量子基金从中获取了足够多的利润。行动指南

市场是需要引导的,有能力的人影响别人,没能力的人受别人影响。要做一个能够引导市场的投资者。2月16日相机而动从我个人的一些痛苦经验中,我学到了,当看见泡沫时,便要买入,当看见泡沫成熟时,却要卖出。所以其实没有一套方法可以让你正确地掌握市场。

——摘自2010年2月3日索罗斯在香港大学座谈会上的谈话

背景分析

“看到有资产泡沫迹象可以入货,待泡沫成熟时就要沽出。”索罗斯对于市场大变革的敏锐嗅觉,是他投资手法的关键点。对于投资,索罗斯寻找的是“大局转变的时刻,而不是渐进式改变的时候”,他需要的是狂风大作和最后的疯狂,而不是太多的时间和耐心。这是索罗斯与巴菲特最大的不同。

索罗斯最着名的两次货币交易——量子基金卖空英镑和抛空泰铢引发亚洲金融危机莫不如此。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袭来,索罗斯乘势大举做空美国次贷相关证券,一举斩获数十亿美元纯利,是这次危机以来最成功的投资者之一。索罗斯说:“反身性理论并不是告诉你该做什么,而是告诉你要密切注意变局时刻。这是一种思想方法。”行动指南

掌握时机非常关键,在时机的相关时间点上买或卖,所获得的收益可能会非常惊人。2月17日把权力交给信任的人投资令人着迷,是因为有多种不同的操作方法。你可以称我们为冲击型的投资者,但是,我的公司里也有表现极为优异的价值型投资者。你觉得价值投资者在我们这里的表现没有这么出色,是因为他们没有任何人可以对话。

我和查特吉(P盋盋hatterjee)有过一段很有趣的经历。他是我的投资顾问之一,他的观念是把科技公司看成资产丰富的公司,把顾客视为资产,如果一家公司拥有强大的顾客基础,即使公司的经营阶层管理无方,又缺少产品,它也有很大的价值。他觉得只要稍加推动,这些价值就会释放出来,事实证明这是言之有理的观念。例如,他买了一大笔百令达公司(Paradyne)的股票,我和他一起去视察这家公司,当我得知他们问题成堆时,我就很沮丧地走出来,不知道我们到底为什么要持有他们的股票,也不知道我们要怎么脱身。但是,几个星期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用双倍的价钱买走了这家公司。他对于在顾客中打下坚实基础的价值的看法是正确的,但是他寻找公司的方式和我不合。

我还可以举出另外一个例子:市场会有波涛汹涌的时期,而这会使我的投资风格一无是处。在投资市场之前,我坚持要求形成某种前提假设。但是,要发现一个可以辨认的市场趋势,需要花些时间。有时候,市场在我刚刚设法形成一种理论来证明它的状况时,趋势就突然逆转了,如果这种情形一再发生,可能有毁灭性的影响。

——摘自索罗斯和摩根士丹利投资专家拜伦·韦恩的访谈

背景分析

变化莫测、风云翻转是金融市场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成不变的投资手法都难逃失败。因此,深信金融市场没有什么规律可言的索罗斯,一直都是在交互变动的各种变量中操作自己的基金,不断地把新的利润带进来。

索罗斯喜欢和投资助手进行开放式沟通。这些人有不同意见时并非在索罗斯面前唯唯诺诺,而是直接反驳索罗斯的投资看法。由于认识到每个人之间存在着了解事实与认知的差距,因此索罗斯善于博采众长,但又不失自我,形成了自己独立的风格:不拘泥于任何一套手段,拒绝固定思维的束缚,运用变化多端的投资手段来应对变化无常的市场。

人必须有自己的舞台才会感觉受到重视。对于能让自己充分信任的人,索罗斯都充分授权。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当你真正拥有容纳各种细流的豁达胸襟时,才能成为真正的“大家”。但是如果交易员的品性不好,即使赚钱能力再强,索罗斯也会请他“走路”。因为若有闪失,是由他自己负起全责,而非手下。行动指南

知人善任,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各尽所能量才而用是好的人才管理原则。需要提醒的是,正如索罗斯所言,在团队里,大家的行为作风、处事方法可以完全不同,但人品一定要可靠。2月18日投资的即时实验我的构想是在决策过程逐步开展时,把过程记录下来,因为我认为投资是一种历史过程。对我而言,这正是该做的适当实验,但这不是科学实验,而是像炼金术,因为我预期我所进行的实验会影响结果,我希望这种影响是正面的,也希望我的期望能够达成,结果我们创造了另一段爆炸性成长的时期。因此,虽然根据科学标准,实验并没有确实证明我的理论,但是根据这个理论所建立的标准来看,实验证明了理论的正确性。我的论点之一是理论和实验会影响有关的主题事件,所以到1985年,我开始着手即时实验。

这个即时实验变成非常好的构想,因为它刺激了我的思考。由于我必须解释作决策的原因,我被迫变得前后比较一贯,这等于在我身上强加了若干纪律,这点对我非常有帮助。即时实验涵盖了1985年9月的广场协议(PlazaAccord),对我和基金来说,这个实验是个重大的胜利。我们在即时实验的15个月里,大约赚进了114%的利润,对作家来说,这可能是写一本书所能获得的最高酬劳了。

——摘自索罗斯和摩根士丹利投资专家拜伦·韦恩的访谈

背景分析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索罗斯就一本接一本地着书立说,狠批“市场原教旨主义”。1984年,索罗斯开始写金融“即时实验”的投资日记,即忠实地记录自己最原始的投资过程,以此检验自己的投资理论。

当时遇上了美、英、法、德(当时的西德)、日等五大工业国准备讨论美元汇率问题。因为从美国总统里根上台实行“强势美元”政策起,美元汇率对其他新崛起的国家而言已显得过高。1985年9月22日,“五国集团”财长齐集纽约广场大饭店开会,达成联手打压美元的协议,这就是国际货币史上极其重要的“广场协议”。该协议的生效,代表着自由浮动汇率制度结束,取而代之的是“管理浮动汇率制度”。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