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天下共主

朝鲜国王终于决定投降了!

二十七日,朝鲜国王让人送给皇太极自己愿意出去投降的国书!

二十八日,清朝使臣来到了南汉山城大门口,宣布赦免朝鲜国王的罪状,并且提出了最新的议和条件。

第一,断绝和明朝的一切往来,改用大清年号!

第二,让朝鲜国王的儿子当人质!

第三,朝鲜要像以前怎么对待明朝的,现在要怎么对待清朝。

我数了一下,皇太极一共提出了十几条,而在朝鲜国王看来,虽然很不情愿接受,可是清军的实力就在那里摆着,只能无奈的接受!

若干年后的清朝,在西方列强的绝对实力面前,也是心不甘情不愿的被迫接受了不平等的条约,倘若皇太极知道自己的子孙能如此被人欺负,如此窝囊,只怕气的棺材板都压不住了!

明朝崇祯十年正月二十三日,汉江南岸的冷风依旧在刮着,皇太极威风凛凛的站在受降台之上接受了朝鲜国王三跪九叩的大礼,这也标志着朝鲜正式臣服清朝!

有意思的是,两年之后皇太极在这个地方立了一块石碑,名叫大清皇帝功德碑!

如果诸位以后去韩国旅游或者上学,有机会一定要去看一看。

举办完这个受降仪式之后,皇太极心满意足的离开了朝鲜,而根据朝鲜的记载,说清军离开的时候,皇太极曾经下旨

“勿得劫掠降民”

只不过,真实情况确是“抢掠之患,甚于来时”。

皇太极走后没多久,多尔衮带着朝鲜人质回到了沈阳,跟着多尔衮一起的走的还有之前劝说朝鲜国王对抗清军的三个朝鲜大臣都被送到了沈阳,这三个人就这样死了。

之所以用了好几章来写朝鲜战争,那是因为这件事情对清朝和朝鲜的影响都非常大,朝鲜从认明朝当大哥改为了认清朝当大哥,这一认就认了二百多年,一直到了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才算结束。

而大清从此也摆脱了朝鲜的威胁,从此之后能够更好的放开手脚专心致志的来对抗明朝了,而明朝在得知朝鲜投降了清朝之后,明朝皇帝崇祯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很是感慨的对大臣们说了这么一句。

“属国世称忠义,力屈降奴,情殊可悯。”

没办法,大哥我现在都是自顾不暇,内有农民军,外有满清,兄弟你改认大哥这件事情,大哥也不怪你!

同崇祯的态度形成强烈对比的皇太极在战后得意地对明将沈志祥说了这么一番话。

“蒙天眷佑,朝鲜已平,蒙古、瓦尔喀诸国皆附,今所存者,止明国而已”

什么是得瑟?这就是得瑟!

而得瑟的资本就是拥有绝对的实力,在绝对实力的强大支撑下,人得瑟一些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可。

而根据谈判的当事人后来透露,当时曾经有人建议皇太极直接把朝鲜纳入大清的国土,被皇太极拒绝了!

解决了蒙古问题和朝鲜问题之后,已经是大清的后金,终于能腾出手来和明朝进行最终对决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