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乡野10趣

相机是祖敏之拿来的,易昕自己也买了五卷胶卷。

路边的杨树有大海碗般粗,还没有真正成材,树上的知了很多,叫声也响,用手电筒往树上一照,都能从树叶之间看到它们。

易昕说:“咱们今天捉爬叉,明天再捉知了。用手电筒先从树根处找,然后再向上照,现在天还比较早,爬叉刚出来,不会爬得太高。”

祖敏之点头,然后集中注意力用手电筒照着杨树,一棵、两棵、三棵,没有。

“怎么没有呀?”她问易昕。

“不要急,在边上的本来就不多。”易昕说。

“哦。”她又接着找。

“哎呀,我看到了,这儿有一只。”祖敏之看着树根处一个棕色的东西在缓缓向上爬着,高兴的喊起来。

易昕说:“是的,它才刚出来。”

他话音刚落,代玉宁还有路对面的沐荷、于悦都跑过来看。

祖敏之有些不敢拿,易昕说:“不要怕,它一点儿危险性都没有,你大胆的拿吧。”

祖敏之微一犹豫,点点头说:“好。”

易昕将相机对着她,准备将她第一次捉爬叉的经历留下来。

祖敏之将手电筒从右手交到左手,右手伸出两根手指,捏住爬叉拿在手上。

这一幕,被易昕适时的拍了下来。

爬叉的身子很软,她拿在手上时觉得有些肉麻,手一松,爬叉掉地上了,她赶紧低下头找,再一看,地上竟然有两个爬叉,她惊喜的说:“哇,地上有两个,另外一个刚出来,还没爬树上呢。”

捉爬叉不能两三个人挤一块儿,要分段来捉,于是,6个人每个人隔了一段距离开始捉。

祖敏之觉得太好玩了,抓了几个之后,就一点儿也不怕了,忙得不亦乐乎,这个东西太多了,有的一棵树上就能抓到五六只,不一会儿,她拿的玻璃瓶就快装满了。

而沐荷她们也不差,易昕手上拎着个不算大的蛇皮袋,等她们的瓶子装满了,就倒进易昕的蛇皮袋里,然后再接着捉。

一个小时后,几个人聚在一起休息,易昕说:“再等一会儿,爬叉就要蜕皮变成蝉了,你们可以观察一下。”

这些知识,她们以前只能在书上了解,现在能亲眼看到刚蜕皮后白白身子的蝉,还是蛮有新奇劲的。

回到家里,已经是晚上10点,易昕放好捉到的爬叉,冲洗过后,又带着她们到钟意家休息。

晚上,农村的屋里太热,大家基本上都是睡在自家院子里。

回来时易昕就想好,晚上在屋里睡觉有点儿热,在外面睡又有蚊子,为了睡得舒服,易昕买了三个大蚊帐,就支在钟意家堂屋右前方的大树下边,铺上凉席,再准备几条床单做被子盖,晚上睡得绝对舒服。

齐瑛晚上也是睡在钟意家的,由她和钟意一起照顾着,易昕比较放心。

易昕睡在自家院子的树下面,第二天早上,他还是和往常一样运动,沿着屋后的小路上了山,山顶比村子高近200米,离村其实挺远的,有一公里开外。

爬山,可是他非常喜欢做的事儿,而且,上坡跑、下坡跑也是很必要的训练手段。

跑了不到半小时,就见齐瑛领着祖敏之她们也上了山。

山上的空气很清新,温度又不高,浑身舒畅,众人爬上山顶,东方升起的太阳红红的,还没有开始展现威力,这个时候,应该是一天中最舒服的时间段。

山顶的景色太美了!

放眼望去,蓝天白云下,皇河水横在眼中,犹如从西方天上而来,浩浩荡荡的向东奔流而去,群山层峦叠嶂,连绵不断,树木郁郁葱葱,间中野花簇簇,姹紫嫣红,争奇斗艳,蝴蝶翩翩飞舞,清风徐来,凉快异常,绝对是消暑的好地方。

易昕站在山顶,向着太阳大喊了几声,让众女是哈哈大笑,然后,她们也高声喊起来,高兴得不亦乐乎。对她们来说,农村的生活太有趣了,这是城市人从来没有过的体验。

当然,一切的兴趣都是建立在不需要干农活且短期生活的基础上。

回到家里,易昕稍微洗漱后,做起了早饭,烧火不用他,因为代玉宁自告奋勇的接受了这个任务,中间还有沐荷她们抢着帮忙,虽然弄得屋里一片狼烟,但依然兴趣不减,尤其是农村的风箱,还真是第一次见识,几个人都抢着拉风箱,感觉非常好玩。

风箱应该算是农村家庭一件不能缺少的“宝贝”,可以说家家户户都有风箱,只要家里做饭吃,只要有锅灶,就必定配有一个。

风箱看上去就是一个长长的木头箱子,前面有个进风口,有个可以活动的小板子安在上面,里面有一个和箱子大小相符的木板,上面绑着鸡毛密封用,叫做“毛头”,木板上面连着一个拉杆,当推拉杆的时候,进风口的小板子就会开启进风。拉动的时候,小板子就会关闭,这时候,风就从风箱下面的口子吹进锅灶里面,可以让火更加的旺盛。

结构虽然简单,但想要做好风箱,必须精通木工手艺,因为箱子全部使用榫卯搭建,个别连接的地方用的也是竹钉,没有一棵铁钉,避免生锈的同时还结实耐用。在农村,一个风箱造好后,用上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很常见。

四女觉得早上的油炸金蝉太好吃了,虽然以前吃过,但这是自己亲手捉的,吃起来似乎格外的香。

农村另外一件有趣的事儿,就是挖野菜,这个时候,有三种野菜可以采,咪咕菜、马齿菜、灰灰菜,吃过早饭,四女又立刻化身村姑,穿着薄长袖衬衫、薄长裤,每人戴着一个草帽,挎着一个小篮子,拿着一把铲子,跟着易昕和齐瑛到了运粮河南边的河堤,这里野菜比较多。

菜的样子,她们是认识的,城市的菜场里就有,有时家里还会买回来做菜,就是次数不多。

这次,能够自己亲手挖野菜吃,天气再热也不算什么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