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陛下,朝中出事了

袁姝在内卫的监视下离开了永安宫。

坐着轿子,神色落寞的返回了永乐宫。

等袁姝离开后。

秦政想到了一件事,吩咐纪纲:

“纪纲,你带人在永安宫里仔细找找,将袁太妃扣下的那些奏折一个不留的给朕找出来,朕要带走。”

纪纲领命。

“臣这就去办。”

纪纲立即带着几名探事府亲卫对永安宫进行了继续的搜索。

小片刻后。

纪纲从内殿出来了。

手里捧着二十来份奏折。

“陛下,臣带人将永安宫仔细的搜查了一遍,只发现了这些奏折,请陛下过目。”

秦政吩咐纪纲:

“先把这些奏章放龙撵上去,永安宫里你安排好人手善后,安排好之后出来见朕,朕有事要你去办。”

说完后。

秦政起身朝着宫外的龙撵走去。

纪纲连忙吩咐人将这些奏折先一步送到宫外的龙撵上。

秦政回到龙撵上。

随手翻起了袁姝留在永安宫里的这些奏折。

翻了十多份奏折后。

秦政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这踏马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压根就不用上报朝廷,地方上就能处理了,竟然还送到袁太妃手里让秦非批阅,真是可笑。”

尽管秦政的前身不怎么关心朝政。

但大乾如今是个什么样子。

多少也是知道一些。daqu.org 西瓜小说网

大乾开国至今接近两百年了。

基本算是走到了王朝后期。

这时候的大乾王朝。

早已不复当年的强盛繁华。

国库空虚,贪污腐败,文人集团把持朝政,以致于武将地位低下而导致武备不振。

连带着的便是军队战斗力低弱,在与周围异族的交锋中屡屡战败处于弱势。

这使得朝堂上的主和派文臣掌握了不少话语权,完全压制了主战派。

在主和派的倡导下。

大乾朝廷这几年开始走和亲与缴纳岁币的路子来交好周边异族,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状态,以保证边疆安全。

至于这种和平能维持多久,那就是个未知数了。

而且。

大乾各州也不太平。

天灾不断,导致各地时常发生流民暴乱等等。

总之一句话。

大乾如今是内外交困。

绝对不是一片太平气象。

神色凝重的秦政顺手将手中的奏折扔到了一旁,一声冷笑:

“送到袁太妃和秦非手里的这些奏折,想必是袁刚刻意挑选过的,太重要的奏折肯定不会送到秦非面前,他压根就看不到。”

对于袁刚的这种做法,秦政能猜到他的目的:

“很显然,袁刚这是打算将秦非培养成一个傀儡,让秦非完全成为他手中的棋子受他摆布,要是袁刚真将秦非给扶持上位,

以袁姝的纵容和秦非的脑子,这天下早晚都会被袁家取而代之。”

越想越气的秦政也懒得去看这些鸡毛蒜皮的事,免得影响心情。

恰巧这时。

纪纲从永安宫走了出来,站在龙撵前向秦政禀报:

“陛下,臣已经安排好永安宫的善后事宜,不知陛下可有别的吩咐从,臣定为陛下办好。”

对于纪纲此前在永安宫的表现。

秦政倒是较为满意。

但也没当面夸奖他,开口吩咐道:

“先去南宫嘉德殿吧!”

随着秦政的一声令下。

纪纲带着人簇拥着秦政的龙撵朝着嘉德殿而去。

在去嘉德殿的路上,秦政问纪纲:

“纪纲,你们探事府对于朝中大臣每日的行踪轨迹,日常社交等信息,掌握得是否详细?”

见秦政问起这事。

纪纲的神色瞬间严肃起来。

这不仅是在考验整个探事府的办事能力。

也是在考核纪纲这个探事府总管的办事能力。

探事府自成立之时起。

最重要的一项职责便是替皇帝监视朝中大臣的一举一动,暗中查探他们是否有违法乱纪,贪赃枉法之举。

而这也是朝中大臣一直要求解散探事府的主要原因之一。

毕竟。

谁愿意自己一些见不得人的秘密暴露在他人的眼皮子底下?

但朝臣的反对并没有被历代先帝所采纳。

哪怕是与文臣极其亲近的仁宗皇帝。

他也仅仅只是削减了探事府的外围人员,并剥脱了探事府审问大臣的权力。

而探事府的核心成员和监视大臣的这个权力,并没有剥脱。

所以。

秦政问的这个问题。

其实也就是探事府日常的职责范围之一。

纪纲不敢在这件事上怠慢,神色严肃的回道:

“回陛下的话,探事府对朝中大臣的监视依旧如初,他们的日常轨迹和私下的行为都有记录在册,包括他们的族人,

也处于探事府的监视之中,如果陛下需要调阅朝中某位大臣的档案卷宗,臣可立即为陛下调阅,供陛下查看。”

看着纪纲严肃神情中带着一丝紧张,秦政心下琢磨了一下,问纪纲:

“那你们探事府目前在对左相袁刚的监视中,可有发现他有不臣之心?”

秦政这个问题让纪纲心下一颤。

“陛下这是准备干场大的么?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软禁了袁太妃和二皇子,这就要对袁刚出手了?但袁刚在朝中的地位根深蒂固,恐怕不是那么轻易能收拾得了的,而且这事牵扯甚广,牵一发而动全身,搞不好会引起朝堂动乱啊。”

纪纲很想劝秦政暂时不要对袁刚动手。

但想了一下,这貌似又不是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

故而没将自己的内心想法说出来,只是认真的回答秦政的问题:

“陛下,对左相的监视,在先帝时便已经开始了,但是左相行事极其小心谨慎,他身边的家仆使女,都是袁家自己培养的,极其的忠心,探事府也花费了不少力气,都很难将眼线安插到左相身边,

尽管左相府邸里有不少探事府的眼线,但也只能监视到左相的日常起居和他的社交往来,这些都是明面上的信息,不算太核心。”

说到此处,纪纲沉思了几息,而后告诉秦政:

“而且先帝曾吩咐过探事府,对左相的监视不可太过激进,以防激怒了左相进而引起他心生不满,做出不利于朝廷稳定的事,

当然,如果陛下想要获得左相最近的一些私密信息,臣可立即派出得力人手调查,会尽快给陛下收集到有用的信息。”

听了纪纲的话后。

秦政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看来,要彻底查清袁刚背后都做了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恐怕有些难度,不过这也能理解,袁刚可以说是三朝老臣,又是袁家族长,无论是朝堂和民间可调动的资源力量那都非常的强,

很多事情并不需要他亲自出手,只要暗中让某个人带句话,外面便会有人将其办好,而这是最难防也是最难查的,想必袁刚也清楚,

自己身居高位,肯定会有人时刻盯着,行事就会更加谨慎,很多事情光明正大的去做,反而还难以让人抓住把柄。”

脑中快速思索了一番,秦政便有了计较。

袁刚肯定得时刻盯着的。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说不定哪天就抓到他的狐狸尾巴了。

但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不能将精力都放在袁刚的身上。

“纪纲,左相那边的监视一如既往不变,但从现在开始,你们探事府的探子给朕全部动起来,凡洛阳五品以上的官员,无论是官员本身还是族人,他们干的那些违法乱纪信息都给朕整理在册呈上来,朕有大用。”

秦政还特地给纪纲强调了一下:

“朕只给你两天的时间,两天之后朕要看结果,这是朕对你的考验,这事要办好了,你探事府总管的位置,可以坐得久一些。”

纪纲一听这话,顿时神色大喜。

“要在两天之内将洛阳城五品以上官员,以及他们族人违法乱纪的信息收集起来,属实有一定的难度,但探事府本就有这些人以往的案底,抓紧时间调查他们最近是否干过违法乱纪之事,两天时间倒也还是能办到的。

最主要是这件事办好了,可以获得陛下的认可,保住自己探事府总管的位置,这是千值万值的。”

纪纲都没带犹豫,立即领命:

“请陛下放心,臣定会在两日内将这些官员和他们族人的信息呈交给陛下。”

约么一刻钟后。

秦政回到了嘉德殿。

刚好也是午膳的时间。

在一众宫女太监的伺候下,秦政开始用午膳。

而纪纲则是返回了探事府,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就在秦政吃午膳的时间里。

发生在永安宫的事。

开始在皇宫的小范围圈子里传开了。

永安宫里发生的事不可能瞒得了所有人。

只要稍微用点心就能探查一二。

对于这一切。

秦政暂时还不清楚。

在嘉德殿吃过午膳。

他又花了一个多时辰。

将先帝驾崩前留下的那些已经过了期的奏折大致浏览了一番后,让秦政的神情极其凝重。

他微微的叹了口气,自语道:

“这大乾天下越来越不太平了啊,如果再不进行改革,我这个皇帝能坐多久还是个未知数啊。”

就在秦政准备出去转转时。

一名小太监带着纪纲火急火燎的走了进来。

一进殿,纪纲便向秦政禀报:

“陛下,朝中出事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