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 章

李洵安顿范远和那一众将士去了一间禅院小坐。

萧厉过去时,李洵道:“翁主似有事要寻萧义士,萧义士且往偏殿的禅房去一趟吧。”

萧厉这会儿心里乱糟糟的,也不知温瑜寻他是为何事。

方才将士们的那些话,让他觉着心口那头巨兽的獠牙,几乎已要刺破他胸膛,溢出的嫉妒和恶念直冲脑髓,幸得还有那根名为理智的弦绷着,才没叫人瞧出太大异常。

此刻听得此言,便只略显冷淡地点了下头。

温瑜正在整理在寺院小住这几日的东西,听到禅房外传来敲门声时,平静道了声:“进来。”

萧厉推门而进,见她正在归纳书架上的经书,袖口宽大的金橘色春衫因为抬臂取书的缘故,滑落至肘关,露出半截雪玉似的胳膊。

她眉眼低垂,凝神辨看着手上的经书,旁边一格空置的书架里,放置着一盆优昙,那垂下的枝蔓顶端绽着朵朵白昙,在这昏光暗淡的居室里,愈衬得她仿佛是画中人。

萧厉只看了一眼,便在喧嚣的心跳声中收回了目光,似一时不知如何称呼她,只道:“有事寻我?”

声音咋听之下,倒是低沉平静。

温瑜抬眸朝他看去,见对方神色微冷地半垂着眼皮,避开了同自己对视,她微皱了眉问:“你是不是还在怨我擅自替你做了决定?”

萧厉说:“没有。”

温瑜抬首将手上的经书归入书架中,手臂因为高抬的姿势,那截衣袖愈往下落了些。

且整座佛寺都是依山而建,偏殿这间禅房为更多地保留几分禅意,有一整面墙都是依山的石壁,书架便置于这石壁暗角处,更高处的藏书温瑜都已看不清字样。

她手边还有许多藏书都没归放至原处,便对萧厉道:“替我取盏灯来。”

萧厉环视房内,从桌上取了一盏铜灯,用火折子点上后,端去了书橱处。

他隔了一步的距离,站于温瑜身后,离得近了,鼻尖便嗅到了一丝浅淡的檀木香灰味儿,应是她在佛殿里沾上的,还有一丝形容不出气味的冷香,像是月下莲池里的一泓清水,清淡却极好闻,不知是温瑜身上的味道,还是边上昙花的花香。

温瑜借着油灯暗黄的光晕,一一将借阅的藏书还回原位,平和同身后掌灯的人解释:“让你跟着范将军走这一趟,劫下那些官银,去坪州后,你便是有功在身,能尽快在那边站稳脚跟。将来若进坪州军营,亦同范将军有了交情,凡事可有他帮衬一二。”

她说到此处微顿,侧眸看向身后的人,平日里那双总是温和从容的眸子,因为眼尾晕着的胭脂妆,显出几分上挑的意味来,是一种清冷不自知的睥睨勾人:“你可明白?”

萧厉被手上油灯的光蒸得有些热,抑或是这空间太窄了,那说不清道不明的浅淡香气还直往他鼻息间钻,他手心渐渐浸出了细微的汗意。

再触及温瑜那个眼神,只觉是有一把钩子分毫

不差地钩在了酥痒的心弦处。

他掌心汗意更甚,握着铜灯柄的五指微松了几分,又重新攥紧,在温瑜的注视下,勉强维持着面上的冷沉点了头。

温瑜回过头,继续放书,说:“事关权势,很多东西都会变得复杂,忠心可贵,但仅靠忠心,聚不起足够强大的势力,于是便有了制衡之道。我初时并不想让你趟这滩浑水,只欲在寻到旧部后,许你做个可安度余生的田宅翁。但世道已如此多艰,昔日的王侯贵族尚且在战乱中命如草芥,又何论平民百姓?天下不定,便没有哪一处可永不受战火侵袭。”

她眸光微黯,想起这一路所见的山河凋零之景,道:“你要走的路,也该你自己选……”

手上的这本经书是要放到书架最上层的,温瑜抬手放去时,却也只能将一小截书角搁上隔板,广袖下大半截雪白的胳膊已裸露在外。

她意识到不妥,方要收回手,身后的人却上前了一步,长臂一抬,箭袖略显粗粝的布料蹭过她手臂肌肤,骨节分明的五指搭上书脊,将那册经书推放进了书架。

温瑜手臂被那布料的触感惊起一阵战栗,在这变故后下意识转身,却发现身后人还未退开,那高大的身形便似一堵铁壁,将她困在了他胸膛和这紧靠石壁的书橱之间。

从窗口吹进的风拂灭了对方手上端着的铜灯,禅房在这瞬间陷入了一片暗沉。

她心口一跳,终于觉出些不对劲儿来。

昏暗中谁都没说话,更像是一场沉默的僵持,那些在抖落的呼吸里滋生出的暧昧,便在这寂静中铺展蔓延开来。

对方气息很沉,温瑜只是同他呼吸着这片狭小空间里同样的空气,便也慢慢感觉到了那阵热意。

她一只手还撑在身后书架的隔板上,那种被野兽笼罩并盯住的感觉,让她本能地觉着危险,整个人不由得地往后靠去,那沾着发丝裸露在外的雪颈,却不慎擦过一朵白昙,花瓣的凉意让她微侧了颈子,不受控制地打了个战栗。

暗沉中温瑜看不清萧厉面上的神情,他低垂着眸子,却将她花靥上每一寸细微的表情都尽收眼底。

视线掠过她因惊愕微张的嫣红唇瓣,落到那随着她呼吸而微微发抖、肤色白皙得近乎透明的颈上,他阒暗的眸中似有岩浆滚烫,鼻尖已冒出了汗,将手上那盏实心的黄铜佛灯灯柄捏得变了形,才找回几分残存的理智,说:“我自然知道自己该走怎样的路。”

随即后退一步。

那些无形的压迫感和潮闷也都在这顷刻间退去,温瑜只觉呼吸都顺畅了不少。

她仍背靠着书橱,垂下长睫没看他,似也不知二人怎就忽陷进了这样诡异的气氛里,微平复了些呼吸才道:“那便好,我这里已没什么事了,你回去吧。”

萧厉还没动,院外便已传来了小沙弥的声音:“女施主可在?方丈听闻施主要下山了,替施主备了份薄礼。”

温瑜朝外看了一眼,应了声“在的”,借故先避了出去。

萧厉听着外边传来的说话

声,抬眸看向先前擦过温瑜脖颈的那朵白昙,伸手摘下,揉烂了一把送进嘴里吞下,撑着后窗翻了出去。

温瑜拿了菩提寺方丈的赠礼回房时,便见屋内已没了人,只余后窗大开。

?本作者团子来袭提醒您《归鸾》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

她微松了口气,放下方丈的赠礼,轻拢了眉心再次朝书橱那里看去时,本是随意一扫,却发现昙花被折了一朵,光秃秃的细蔓垂落在那里,甚是显目。

温瑜怔住,意识到什么后,不知是出于隐愠还是别的情绪,颊边忽隐隐发烫。

随即眉心又拢得更紧了些,被一种更深的惶恐和忧虑所攫取。

萧厉对她的那份心思,便像是那朵被折断的昙花枝蔓一般,已明晃晃地露出了痕迹。

他……不可以喜欢她的。

便是喜欢,也必须死死藏在心底才行。

这南行的一路,除了山洞那一晚,他一直都把这份感情压制得很好的,现在是怎么了?

温瑜抬手按在了额角。

他们马上就要进入坪州,他这样,若叫人瞧出端倪,只会给他自己招去祸端。

大梁旧臣们不可能容他对自己生出半点非分之想。

她同南陈虽只是场利益联姻,但陈王若知了,也必留不得他性命。

这也是她先前希望萧厉就留在坪州的原因之一。

他若留在坪州,时间长了,或许就忘了她,他会开始他自己的生活。

但若随她去南陈,凶险不说,她回馈不了他这份感情半分,只会耽误他。

温瑜短暂了思考了片刻,垂眸看向那还不合时宜挂在自己腰间的木鲤吊坠,解了下来。

或许是逃亡路上,二人相依为命的日子太久,他们都模糊了很多边界,才会导致眼下的情况。

但一切都必须回到正轨了。

有时她的心软,是害了他。

前往坪州主城的这两日,温瑜都没再差遣过萧厉,有事皆是唤李洵相商,再由李洵去吩咐其他人。

旁人还未察觉到她这份不动声色的疏离,萧厉却已明显地感觉到了。

他以为她是恼了他在寺里时的冒犯,也知当时是有些冲动了,沉默地接受了她的安排。

他们从流民中征来的兵卒有近五百人,先前带着这伙人一起去劫通城县令时,赵有财一行人还当他是另投了新主,知道抱的是坪州这条大腿,比通城有钱得多,他们从军本也是混口饭吃,二话不说跟着他继续干。

路上遇到追兵经历几场厮杀,逃了些人,留下的无一不是见过萧厉那身功夫的,都为他马首是瞻。温瑜虽让范远管着所有兵卒,但范远心里有分寸,只教他军中的管理制度,从未越过他插手什么。

萧厉这一路,算是把这批流民新卒收拾服帖了。

赵有财那张嘴皮子利索,人也机灵,在同坪州那些正规军称兄道弟时,便也时不时地又套出些坪州军营和坪州城内的大致情况,转头就狗腿地说到萧厉耳边来邀功。

萧厉梳理完这些信息,方知坪州城内竟也是暗潮涌动的,想着温瑜恼了不愿搭理他,但自己可以寻她商议这些正事,主动缓和些关系。

因随行的李洵、范远一行人都已认定他是温瑜的亲信,所以他靠近温瑜所在的马车时,哪怕李洵还在车旁垂首同温瑜说着什么,竟也无人拦他。

李洵那句“南陈接亲的使臣已在路上,要不了几日应就能抵达坪州了”,就这么落入了萧厉耳中。!

团子来袭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欢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