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高考结束后的这个假期很长。

刚考试完那几天孟窈的状态像绷了很久的皮筋终于松了力,整个人松懈下来。这几天她一直窝在家补眠,像是要把高中三年没睡够的觉一次性补回来。一直到成绩出来前,她只外出露面过两次。一次是和班上的同学吃散伙饭,一次是和宋思绮单独见面。

宋思绮自从考试后整个人就轻松了许多,她考完自己估过分,对可以去往自己喜欢的城市读书很有信心。她也关心问过孟窈有没有想好志愿填哪,孟窈没给确切的答复,只说等成绩出来后再说。

宋思绮点点头没再多问。

那段时间孟窈的耳边一直都是有关志愿的话题,宋兰给孟窈看了不少她觉得不错的学校资料,有本市的,还有邻省的,她希望孟窈的志愿就在这几所大学里选择。

“清北肯定考不上,你又是文科,有几所顶尖的学校都不太适合你,这几所学校就挺合适,既是名校,以你的成绩来说又比较稳妥。”

对这句话孟窈不知道作何回应。

孟窈看了几眼宋兰收集来的资料,还是那句话,等成绩出来后再说。

日子过得很快。

成绩出来那天,是宋兰陪她一起查的分。

查分的人多,网络卡,页面加载了许久才显示出来。

孟窈发挥得不错,总分距离六百七差两分。宋兰高兴得不行,连忙打电话给孟远山报喜,电话接通前还一脸喜滋滋地和孟窈说:“这下放心了,我给你看的那几所学校随你挑,看你喜欢哪一个。”

孟窈目光盯着电脑页面,像是在发愣,没吱声。宋兰只当她高兴的没回过神。

宋兰起初看中的那几所学校到最终还是没让孟窈自己选择,她跟身边的朋友说了孟窈的分数,听从大家的建议为孟窈选择了其中一所她们认为最好最适合的学校作为第一志愿,大概是笃定孟窈能被录取上,其他几个志愿让孟窈到时随便填。

没有任何商量,宋兰替她决定好了一切,最后以通知的口吻告知孟窈,让她填志愿时就按照她所安排的这样填。

孟窈当时可能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她只是看了宋兰很久,而宋兰沉浸在自己给自己编织的那份开心中没有发觉。

等待录取结果的那几天宋兰心情都很不错,比孟窈这个当事人还表现得期待。

但这份好心情没有持续太久,录取结果出来,孟窈被录取的学校和她之前预想的那几所都不一样,甚至隔了很远。

孟窈一声不吭将自己志愿改了,且后来宋兰才知道,就算是除了第一志愿以外的其他志愿,孟窈都没有填她满意的那几所学校。换句话来说,孟窈从头到尾都没有想过要按照她安排的路走。

这在宋兰看来,是孟窈完全没有将她这个做妈的放在眼里,没有考虑她的感受。

毫不意外,宋兰在录取结果出来后发了很大一通脾气。指责孟窈阳奉阴违,说自己为了她忙上忙下,问人、查资料,废了不少力却不被领情。

这件事惊动了全家人。

事实上孟窈被录取的这所学校比宋兰之前满意的那几所学校都要好。孟远山是支持孟窈往高处走的,但不赞同孟窈的做法,说她不应该不和家里人商量,隐瞒着大家私自改志愿,浪费妈妈一片苦心。

对此,孟窈回应说:“我没有改志愿,之前那些都不是我的志愿。”

这句话更加激怒宋兰,一气之下甩了孟窈一巴掌。

以高分录取名校。

放在其他家庭高高兴兴的事在她家成了鸡飞狗跳。

这一巴掌孟窈没躲,宋兰力度大,她被打得偏了下头,孟窈却好像不觉得疼,她只是转头看着宋兰,用非常平静的目光和声音说:“我有我想走的路。”

这在宋兰看来无异于挑衅,她控制不住怒火,看都不想看孟窈一眼,冷着声音让孟窈滚。

孟窈也如她所愿。当天晚上回了乡下外婆家。

这个暑假,她和宋兰一直处于僵持状态,彼此之间没有联系过。仔细想想,这是多年以来,她和宋兰因为矛盾僵持得最久的一段时间。

期间孟远山打过几通电话给孟窈,想做和事佬。

孟窈却前所未有的执拗。

她在电话里叫孟远山爸爸,语气平缓地说:“我已经妥协过很多次了。但我有我的人生,我应该是我人生的主人,而不是一味地被安排。”

孟远山瞬间无话可说。没人愿意低头,孟窈和宋兰的关系一时之间成了死结。

宋兰对孟窈此次的行为耿耿于怀,在和孟远山通话时多次提起孟窈高中与她的两次争吵。

最激烈的那次是文理分班,孟窈也进行过反抗,但被她镇压了下去。

这次情况很相似,只是孟窈学聪明了,学会了先斩后奏。

宋兰觉得,这些表现都是意味着孟窈的叛逆期姗姗来迟。

包括她和以往截然不同的态度一样。

孟窈的性格不是大吵不闹的那种,甚至她非常不擅长争吵,宋兰说话又不是走温和路线的,母女俩发生矛盾多数时候孟窈都是隐忍的那一方,就算有时被宋兰的言语刺伤都不会大爆发,因此她和宋兰之间面对矛盾的方式总是冷战。但孟窈偏偏又心软,宋兰的辛苦她不是没看在眼里,又要上班、又要照顾她生活起居,每当看到宋兰做家务的画面,她总是会觉得心中梗着根刺,十分难受。

所以孟窈总是妥协的那一方。每当她主动开口,结束冷战,她和宋兰就会不约而同地选择粉饰太平。

但矛盾没有被解决。

它只是埋入了心底。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积攒,终于爆发了。

在宋兰看来,孟窈高中时期只与她有过两次斗争行为,但孟窈自己清楚,她有过无数次反抗的念头,也做出过一些小的行为,只是宋兰没有放在眼里。

最激烈的那一次不像宋兰认为的是文理分班。

文理分班的事孟窈从一开始就知道宋兰不可能答应,但她那时候不知道哪来的固执,就想尝试着争取一下,一边跟宋兰表达自己的意愿,一边又清晰的知道结果。

对孟窈来说最激烈的那一次是在高一刚开学不久。

那时候为了方便上学,宋兰带着孟窈在风翰附近租了房子。对孟窈上学来说是方便了,但对于宋兰上班路程比之前远了许多,导致宋兰上班出门的时间要比之前早半个小时。

那会儿刚搬过来,孟窈上高中又改了作息时间表,宋兰早上得起早床做早餐,还得收拾自己的事,没有适应过来。大概是觉得累,宋兰那段时间有些心烦气躁。

恰巧刚进入高中的第一个月考,孟窈没有考好,成绩比起之前挺不理想的,在班上排名到了中游。可能是意外的成绩单让宋兰觉得付出没有得到回报,那段时间的辛苦变得格外地难以忍受,一下没忍住情绪,将孟窈说了一通。

宋兰可能自己都不记得了,她当时的语气非常不好,言语间带着嘲讽,又习惯性地诉说自己的不易,说如果不是为了孟窈,她不至于这么辛苦。

孟窈被她道德绑架不是一次两次了,每次听到都感觉心口沉甸甸的,有点喘不过气。

因为宋兰的话,她经常产生自己是个累赘的想法。每当这时候她总是会想要回到外公外婆身边。

孟窈性格本就不算外向,刚进入风翰也没完全适应过来,不和老师沟通,也不和同学交流。一个月的时间,一直都是独来独往的,存在感极低。

那天可能也是压抑久了,孟窈看着一直抱怨以及指责她的宋兰,忽然说了句:“不行我住校吧。”

不知道是她当时说这句话的语气有问题还是宋兰本身就是个尖锐的人,这句话听在宋兰耳朵里完全是孟窈在不耐烦地顶撞她。

但实际上孟窈只是觉得很无力。

接着,宋兰的怒气便从对成绩和生活的不满转变到了孟窈对她的态度问题上。

孟窈难得出声争辩了几句,事情反而更严重了。

那是放月假的第一天。

当天下午,宋兰只做了自己一人份的晚餐,对孟窈完全是漠视态度。晚些时候,孟窈揣上手机出了门。

其实她当时没有什么胃口,也不觉得饿,只是不想继续在家待着。

等出了门才发现夜幕已经降临,四处是斑斓绚丽的灯光,周围人来人往,人声鼎沸。

这个人间很热闹,唯独她,格格不入。

那天不知怎么,到后来还下起了雨。

孟窈漫无目的地在街上走着,雨势渐大才想着要躲雨。她手机页面空荡荡的,没有一条信息。孟窈站在便利店门外,有些迷茫地看着雨点落下,砸在地面,堆积在心里的委屈忽然就急速地涌了上来。她慢慢蹲下,将头埋于双臂之间,借着嘈杂的雨声没人发觉,压抑地哭了许久。

孟窈在外婆家度过的这一个暑假除了和宋兰关系闹僵没有联系外,整体还算过得轻松惬意。

八月中旬,因为即将去上大学的缘故,她才从外婆家收拾东西回了家。

高中已经毕业,风翰附近的租房没有再租的必要,孟远山假期回来时和宋兰办了退租,又重新搬回了他们之前的房子。

孟窈回来时站在小区楼下,仰头看着高高的楼层,竟有种阔别已久的感觉。

可能是因为马上要离开这座城市,以往孟窈回家面对宋兰总觉得压抑,现在内心却很平静。

距离录取结果公布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宋兰还没消气,孟窈回到家她只当是家里进了一团空气,不愿搭理。

一直到孟窈月底出发去上大学,宋兰才彻底认知到孟窈脱离掌控这一事实。

人有时候就是很奇怪,她之前恼怒孟窈不听话、隐瞒她,到了孟窈真正离开她去往另一座城市时,她又心生不舍。

即便是这样,宋兰也不会说一句软话,只是在孟远山回家提出要送孟窈去学校时点了下头说:“行。”

“顺便我去见识一下那座学校多有魅力。”

这是宋兰对这次和孟窈之间长达一个多月的战争做出的退让,主动递出了个台阶。

但实际她们谁都知道,表面的和平已经被捅破,往后谁都没法再自然地当作什么事都没发生过。

孟窈就在孟远山和宋兰的陪同下拎着行李如愿去了想去的远方,一座海滨城市。

走的那天,阳光灿烂,将她视线里前方的路照得平坦又坚固。

仿佛未来的每一步都充满希望。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