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章 平税法

李晔特意从去年贡赋说起,可不是为了朝臣们的感念。

待殿内声音渐息后,李晔喃喃道:「共收两百九十万,除去百九十万,还剩下百万贯之数……值三十抽一,也就是三万三千贯……」

前列官员听见了天子的自言自语,不由诧异,什么值三十抽一?

却听得李晔已朝黄海吩咐道:「再从宫中拨出三万三千贯,交至户部账上。」

「大家,还要出钱啊……」黄海一阵心疼,没忍住道。

李晔没有训斥他,耐心道:「该出的钱,自然得出,朕乃大唐天子,总不至于赊户部的账。怎么,宫里没钱了吗?」

「有倒是还有些,但……」

「没有但是,三日内将钱交出去。」

李晔再问向殿下的杜让能:「朕去年收贡赋近三百万贯,七成已转交户部,实际收入为百万贯,按值三十抽一的标准,当缴纳三万三千贯……朕没有算错吧?」

杜让能错愕万分,更不知当如何回答。

值三十抽一,这是用于商人身上的征税标准。

天子乃九五之尊,岂可等同商贾?

而且自上古三代以来,历朝历代,何曾有过向天子征税的先例……

殿内百官此时也都算听明白了,天子竟要向户部纳税!

简直是旷古奇谈,闻所未闻!

顿时满殿哗然。zusi.org 狐狸小说网

立即有一位礼部的郎中大声谏言道:「圣上万万不得啊。圣上乃四海天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四海内一切事物都是圣上的,四海内所有人都应当向圣上孝敬,岂有颠倒过来,反让圣上出钱的缘故?且此举有悖礼制,上下尊卑,以下事上方属正道,圣上乃至尊之人,万万不可屈尊,乱了礼法。」

又有一位年轻点的御史台官员跳了出来,手中笏板直指杜让能:「你竟敢让圣上出钱,比之为商贾、庶民之流乎?目无尊卑,是为大不敬!」

杜让能此时也反应过来,忙摆手否认:「老夫绝不敢如此,绝无此意……」

紫宸大殿,吵吵闹闹,成何体统。

李晔有些不悦了,向远远侍候在角门附近的丁丑点了一下头。

丁丑忙挎着仪刀行至殿阶前,大声呵斥:「圣天子坐殿,所有人等,不得喧哗!」

殿内礼部官员也才记起他们的职责,忙一同维持殿内秩序,勒令噤声。

大殿内重回肃静。

李晔没有动怒,耐心解释道:「正因为朕是四海天子,如今四海不宁,国事渐颓,朕又岂能避而不闻、坐视不理?

「从去岁至今,朝廷革新图变,颁出一道道政令,废除枢密院,重建禁军,丈田分地,籍民入户,淘选贤能,整饬吏治,又整兵强国,办学讲武,乡练壮丁,先后出征梨园寨、奉天,乃至出兵凤翔……所赖众卿扶持,万民拥戴,这些政令和出征都算得顺利,也让朕看见了中兴曙光。

「尔等可又曾想过,每一道政令,每一次出征,都需耗费大量钱财。便如此次出征凤翔,各项支出加起来,不亚两百万贯之数,这些钱财,又从何而出?若只一味苛责百姓,横征暴敛,使得民力枯竭,既不能长久,亦背离了朕精心图治之初心。

「值此之际,朕既为四海天子,为了这四海天下,为了中兴大业,主动捐献钱财,又何错之有,也值得诸卿愤然声讨?

「竟有人因为朕捐献财产,便将朕比之为商贾、庶民,言论如此肤浅,简直可笑。商贾、庶民懵懂无知,迫于朝廷政令、官吏催迫,不得不上缴赋税,朕乃是为了这四海天下,乃是为了这大唐千秋万载,愿缩衣节食,去除声色享乐,主动捐献钱财。

「朕之苦心,朕之夙

愿,尔等知否?」

天子语重心长,纵使这殿内多久历宦海的老官老臣,也不能不动容,齐齐躬身应道:「臣等恭领圣上教诲。」

另有方才不少出言反对的官员认错道:「臣等出言不逊,未能察知圣上苦心,望圣上恕罪。」

「尔等知晓便好。」

李晔大手一挥,一并不予追究,另道,

「前日里,曾有藩镇使者言,圣上当表率天下。彼时听来,朕只觉得滑稽可笑,今朝廷政令不出关中,地方藩镇抗旨不遵者,比比皆是,朕虽名为天子,可曾有表率天下之实?

「然则,在这京城内,这朝殿上,朕当可表率尔等乎?」

此刻可不是讲道理的时候,满殿大臣也没资格跟天子讲道理,唯有纷纷出声应道:「臣等谨遵圣谕,绝不敢有违。」

然后,才各自在心里嘀咕。

天子要表率什么?

莫不是,值三十抽一……

杜让能当然明白天子在紫宸殿内当众捐钱的意图。.

如今连天子都要出钱了,还有谁可以免于课征?

且天子也把话说开了,这是主等动捐献的钱,是解救国难,同那些庶民被课征不可等量而语,自然也不应当视为有辱身份。

既然天子已铺就了路,杜让能也再没了迟疑,会同户部众官员,再次修正了新税法。

新税法中,针对庶民的征税几乎没变,依然由人丁、地租、征役三部分组成,丁税稻或粟或麦两石,地租钱每亩降至稻或粟或麦三斗,征役全年共四十日(含乡练)。所纳主粮均可用布或绢替代,也可直接缴纳等值钱币。

地产和户税都设置了起征线,田产过百五十亩、户资过八十贯者方缴纳,且缴纳税额较先前更大。超出起征线后,每五十亩或每三十贯征税一贯。

且所有人都将被计算田产和家资,也即是所有人都在征税范围内,包括李唐宗室、皇亲国戚、勋贵世族、佛道僧侣、文武百官等等。

包括家奴女婢,这些人的税钱由家主缴纳,按人头计税,壮丁***每人每年纳钱五百,其余小厮女婢佣人等纳钱三百。

大唐境内,除天子特意恩赐外,只有一类人不纳税,军卒(不包括已取得官阶的将校)。军卒不纳丁税和征役,但军户家地租照纳。

其余商贩、工匠等,依旧值三十抽一,从交易中抽取税钱。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