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争辩与诡辩

众人潜意识里都觉得孔彦缙必输无疑了,毕竟这吴与弼敢在这里说出这种话,要么是一个哗众取宠的家伙,要么就是有真才实学之人。

而此刻有来自江西的进士们,在听到吴与弼这个名字的时候就知晓了他是谁了,向身旁人解释了起来,诉说着吴与弼的学识。

“呵,圣上面前,一言一行都应当谨慎,先生既然敢说出这样的话,那么就让老夫与圣上都一起听听你的见解吧!”孔彦缙轻笑道。

他这句话说完,立马又不少人皱着眉看向了他,他刚才那番话可是将自己摆在了朱祁钰的前面。

这种事情可不是一个“百官之首”应当干出来的事,所以又不少人已经对他有些不满了,而朱祁钰也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吴与弼在征得朱祁钰同意后起身朝孔彦缙拜了一拜,随后开口道。

“学生以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即君子做事时,会去好好考虑一番这件事是否符合道义,而小人做事时,他们只会考虑这件事是否有利益就行了,此利当然不是指行商,而是指私利,所以学生以为如果君子行商的话,应当会以道义为主,这样一来也可以一改商人奸诈逐利之心,与其让他们永无止境的追求私利,不如从根本上去感觉商人。”

“而衍圣公方才所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学生以为,君子们都是读万卷书已修身养性为己任的,那么即使是身居商贾之中也能保持本心,不忘道义者,则为素位而行。”

“故学生以为,读书人无论从何业,身居何为,当素位而行不忘本心,坚守道义,这才是一名读书人应该做的事,不能因为职业的转换亦或者身份的变换,就忘掉了自己的本心。”

吴与弼一番话说完之后,四周的进士们开始思考了起来,对于吴与弼的这番话他们的也说不上市认同,但是都觉得有些道理。

孔彦缙不屑的笑了一声,“先生当真是好一张嘴皮子啊,难怪年级轻轻便可为师,如此诡辩之话,当属当世第一啊,先生自称常年钻研程朱之理学,如今看来也不过只是一个空架子罢了,先生今日所以可有哪一点能与之对的上的?”

说罢孔彦缙看着吴与弼问道,“敢问先生,读书者放弃读书去从商,其目的为何?是为了钱和利吗?”

对于孔彦缙的文化吴与弼点着头回答道,“确实如此。”

“那么这就怪了,老夫记得朱子有云,‘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敢问先生,他所求得钱与利是天理还是人欲?”孔彦缙问道。

“人欲也!”吴与弼答道。

听到吴与弼的回答,孔彦缙嘴角上翘,一脸鄙夷的看着他,“人欲也?朱子有云,‘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明矣。’,《礼记》亦有云,‘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泆作乱之事。’”

“先生不求天理,反而求人欲,莫非先生所读之书与我等的不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