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九章

姜澜扶着申屠婵的双肩使两人面对着面,他拼命压着想要上翘的唇角,几乎有些颤抖的道:“好...当然好,你...你是认真的?”

申屠婵的双目已经非常清明,她像是脖子没有使力气一样,微微后仰看着姜澜:“嗯,非常认真。”

姜澜一把将她拉入怀中紧紧抱住,他终于抑制不住大笑:“好,回到京都城便让父皇赐婚,我们成亲!我要给你十里红妆,我要让整个京都城都跟着庆贺!”

申屠婵的手搭在他的背上,姜澜的喜悦像是在感染着她,她也笑了起来道:“整个京都城都跟着庆贺,那是逾矩。”

姜澜将脸紧紧贴着她的头发道:“逾矩便逾矩,太子还没有迎娶太子妃又不是我的错,我要风光大办有什么不对!”

申屠婵感受着这份灼人的爱意,懒洋洋的嗯了一声。

返程的路上只有他们两个主子,又有姜澜护着,这一路上都走的风平浪静。

车队也是走走歇歇,见到好看的山水也要停一停,京都城发了两三封快信过来催促,两人还走了月余才回到京都城。

姜澜先送了申屠婵回镇北侯府,她要在沐浴更衣稍作歇息之后等待皇帝皇后召见。

镇北侯府一家子老小都在门口等着她。

老夫人比从前看着年迈了许多,申屠祺也长高了些,此时正搀扶着老夫人,老夫人一见到申屠婵从马车上下来便老泪纵横,颤颤巍巍的上前道:“我的好孩子!”

申屠婵也快步上前抱住了她,她双眼泛红,也忍不住有些激动地道:“祖母,阿婵回来了。”

申屠丹林站在旁边,也忍不住别过脸去。

这是大门口,自是不能一直站着,申屠婵便道:“祖母,咱们进去说吧。”

老夫人这才止住了眼泪,口中道着好,抬头又请姜澜进去。

姜澜笑着抱了抱拳道:“本王要先进宫,便不打扰您了,改日再来拜访。”

他说完看向申屠婵,申屠婵对他笑了笑。

一行人簇拥着申屠婵进了府,刚坐下老夫人就道:“你有没有伤着哪里?祖母在京都城中日夜难以安枕,燕王殿下他们把小满的骨灰送回来时我做了好几晚的噩梦,阿婵,你没事吧?”

她泪水涟涟,儿子申屠琅在这世上就留了那么两个血脉,申屠婵又是最像申屠琅的,自来懂事稳重,这样孤身前去大周,最担心的便是她。

申屠婵撩裙子在她膝前跪下道:“祖母,孙女好好的,一路扶持太安公主做了太子妃,做了皇后,如今又坐了太后,孙女没有辜负父母的栽培,光宗耀祖,给镇北侯府挣了荣光。”

她说完朝着地上伏了下去,老夫人和申屠丹林赶紧将她拉了起来。

申屠丹林拉着她的手紧张道:“幸亏燕王跟你去了大周,之前咱们府中的人说你在猎场遇到危险,差一点就回不来,是他救了你,你受伤了吗?他们说有一个徐家的女子为你死了,那是谁?”

申屠婵对上了两个至亲的目光,她低下头道:“我没受伤,李静姝替我死了。”

申屠丹林表情惊愕:“李静姝?李向山的女儿?”

申屠婵点了点头,眼中噙着的那滴泪像是断了线的珍珠一样落下来,她咬着嘴唇哽咽道:“对不起,小满死了,李静姝也死了。”

她不知道该对谁说对不起,就是面对亲人们的关切有些无措。

十岁那年她孤身从漠北回来,不亲近的哥哥,冯婴如不在京都城,也没有朋友,整个家里就老夫人多关心她一二,那时候她好像是一只小兽,独来独往的,现在面对众人的关心,她像是掉进了一杯温水中。

申屠丹林将她半抱在怀里轻声安慰道:“是哥哥不好,是哥哥没有好好照顾你......”

镇北侯府有在世女诸葛,远赴大周,将皇六女太安公主一路扶持上了皇后之位,如今宇文极驾崩,太安公主被尊为太后,大周皇室特修了一封国书,为申屠婵请封。

此事在使臣回来当天就传遍了京都城,人人都好奇这个镇北侯府的大小姐是多么的聪慧,多么的美貌。

当时她跟太安公主一起走的时候,即便圣旨说的再漂亮,人们也没觉得她能好好的回来,顶多是在大周寻个贵族嫁了,可是如今她不仅回来了,太安公主还以国书为她请封。

这是可以名载史册的功利。

申屠婵并没有太多时间在家叙旧,皇帝和淑妃也着急从她口中听到更多事情。

申屠婵进宫的时候,道路两旁的百姓挤的水泄不通,就为了一睹她的容貌,虽然使她名扬大晋的不是她的容貌,但是人人都想知道,如此聪慧机敏的女子,会生出什么的容颜。

申屠婵坐在马车里,她依旧是当初离开大晋时候的那身墨绿袍子,头戴金冠。

春分陪在她的身边,笑着道:“小姐,可要掀开外面那层帘子。”

申屠婵名头响亮,此时让百姓隔纱一观,平易近人,定是美名远扬。

申屠婵面无表情,略一点头道:“掀吧。”

绣着鸾鸟的帘子掀开,云纱之下,申屠婵的出尘美貌若隐若现,百姓争相围堵。

京都卫一路护送,维持秩序,也走了比平常多的时间才到皇宫。

帝后二人和淑妃已经在坤宁宫里等着她。

申屠婵进了殿并未抬头,缓步走到殿中央才缓缓拜倒:“镇北侯府申屠婵拜见皇上,皇后娘娘,淑妃娘娘。”

皇帝看了一眼高永一道:“免礼,赐座。”

高永一亲自上前搀扶申屠婵起身。

淑妃还是从前那娇艳模样,一双美目殷切的看着申屠婵,但是帝后在此,没有她说话的份。

皇帝先问了宇文极如何驾崩的,自来帝王疑心重,申屠婵只大概说了突发意外,以及太安公主和秦家联手的事情,明眼人自知她有所隐瞒。

皇帝没有深究,只道:“秦家手掌重兵,秦太皇太后执掌朝政,太安孤儿寡母如何自处?”

一旦太安公主身死,这短短的和亲根本没有任何用处,大晋白白损失一名公主。

淑妃显然最担心的也是这一点,插话道:“还是说已经确定太安怀的是女胎?”

皇后看了她一眼没有说话。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