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后续的计划

肖然看着自己略显凌乱的书桌,微微摇了摇头,准备动手收拾整理一下。

来学校的路上,肖然又好好检查了下的自己身体,看是否存在其他他尚未发觉得变化。

然后发现比原来跳的更高了些,以往校门口几棵树的树叶够起来有点勉强,现在却能够触碰到了,精力也好像比以前更充沛。

奈何现在手头没有量化测试的工具,具体也不知道增加了多少力量,只能等待晚上回住的地方用臂力棒试试。

除了检查自身变化之外,肖然还根据目前情况梳理了下后续的复习计划。

第一阶段肖然打算把高一至高三的教材里面高考涉及到的知识点重新复习一遍,把教材上的课后练习全部重新做一遍。

这是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自家人知道自家事,现在肖然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基础知识薄弱,要不然750满分的试卷也不至于400分都勉强。

至于之前为什么不尝试,主要是效率问题,现在离高考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以他之前的学习效率来计算,在高考来临的时候,能不能按照计划完成三分之一还很难说,并且也很难保证不忘记,得不偿失。

与其浪费那么多时间,还不如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易考的知识点上。

在来的车上,肖然用手机找了高一数学的电子教材,把其中一个小节和课后练习看了一遍,原本晦涩难懂的知识点在现在的自己看来已经变得简单,看完之后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看来这次“流星”带来的关于头脑方面的提升是全方位的,不仅是智力水平得提升,理解水平也大幅增长了。

肖然心里清楚,第一阶段的工作量必然很大,毕竟是高中三年的知识量,比小学初中知识点加起来还多很多。

就是以他现在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估计所花费的时间也不会太短,他的预期是在高考前完成第一阶段的复习计划。

他计划的第二阶段就是大量刷题和扩展课外阅读,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提升成绩。

题海战术,对提升自己做题的效率有很大帮助,刷的题越多,高考遇到类似题型的概率就越大,这可以节省很多思考如何破题的时间。

至于第二阶段执行的程度取决于第一阶段执行完后剩下的时间有多少。

除了上述的两个阶段之外,肖然还打算穿插在这两个阶段中的一个计划就是练字。

肖然的字不能说丑,却也算不上多好看,整洁的卷面总是能让人印象更好。

高二买过的几本字帖,现在还在他的抽屉里落灰,每次练字的热情总是坚持不了几天就被浇灭了。

……

花了十分钟,按照教材和辅导资料分开分类的原则,肖然把试卷和辅导资料整理好放进凳子旁的一个塑料筐和课桌抽屉中。

全部收拾完了,浅黄色的桌面上只剩下了一些课本教材,瞬间感觉简洁清爽很多。

在早读的氛围中,肖然拿起一本高一上学期的语文教材,在喧嚣中开始背诵起了那些要求背诵的课文。

“铃铃铃……”

早读的下课铃响起。

专注于某件事的时候时间总是过得很快,肖然现在就有这样的感觉。

“老肖,走,打球去!”

一下课,刘强从课桌下抱起一个篮球,随后拍了拍肖然的肩膀,示意他去打球。

课间10分钟,是高三学生为数不多的娱乐时间。

“你去吧!我看会书。”

肖然收回落在课本上的视线,抬头看了他一眼,摆了摆手,拒绝了刘强的邀请。

他此刻沉浸在学习的海洋里,第一次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这是他以前不曾有过的体验。

现在的他汲取着书本中的养分,用久旱逢甘霖来说一点都不为过。

“走啦,别装模作样的了,以前也没看你在学习上这么积极啊!”

刘强又扯了下肖然的衣袖,不以为然道。

“滚蛋,李伟叫你呢,去吧!”肖然没好气的说道,正在兴头被打断终究是一件令人不爽的事。

此刻教室门口正有一个胖子正朝着这边招手,他就是肖然口中的李伟。

每个人的学生生涯中或多或少都会有自己玩的一个圈子,而肖然,刘强和李伟三个人就属于一个圈子。

三个人高一的时候就同属一个班级,只是高二分班的时候李伟被分在了肖然他们隔壁的401班而已。

但这并没有疏远他们之间的联系,课间一起打球或闲聊,晚上聚在一起去外面或食堂吃饭。

“切,扫兴。”

说着,刘强拿着球朝着李伟那边走去,毕竟,课间十分钟对于闲暇时间本就不多的高三学子来说显得弥足珍贵。

“老肖呢,他不去?”李伟看只有刘强一个人出来,有点疑惑。

“切,不知道今天抽的哪门子风,下课了还在那看书呢!”刘强撇了撇嘴说道。

“那不管他了,我们赶紧下去吧!”

高三学生所在的教学楼是一栋老教学楼,差不多有一二十年的历史了,绿树成荫,后面就是操场的位置,对于爱打篮球的学生来说倒是拥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

……

默写完一首诗之后,肖然略微抬起头,察觉到有几缕黑色的发丝在眼前跃动,伴随着断断续续的香味窜入鼻尖。

黄涓此刻正靠在凳子上边吃着刚才东西边和旁边的巫长青聊着这几天网上的八卦,扎着马尾的头发随着脑袋的摆动而小幅度的甩动。

洁白光滑的脸颊还残留着婴儿肥的痕迹,腮帮子轻微挪动着,显得尤为可爱,精致的耳廓下面耳垂部分有一个小的浅浅的黑色胎记点缀其上。

从两人交流的话语间依稀能听到是关于某些男女明星之间的话题,青春期的少女就是如此,即使面对繁重的学业依旧不能抵消她们对八卦的好奇。

黄涓,巫长青两人都是走读生,中午和晚上放学回家的时候,还是有时间玩玩手机,所以对网络上的娱乐新闻,明星八卦并不陌生。

现在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拥有自己的手机已经算是一种稀松平常的事情,。

一中对手机管控非常严格,非放假期间,在校园内使用手机被发现者,第一次给予警告并扣除班级及个人相应分数,第二次全校通报并通知家长来校沟通处理,第三次勒令退学。

住校生如果携带手机则必须把手机上交班主任保管,放假期间才会归还,所以平时在校园里公共场合很难发现学生用手机的情况,就算使用也是偷偷的躲在隐蔽的角落或者厕所。

当然,手机主要不要被教务处的巡查老师发现,被自己班主任发现一般都是内部处理。

肖然的手机现在已经关机放在背包里,倒也没有什么影响。

“铃铃铃……”

上课铃声即将结束的时候,刘强踩着点拿着篮球回到自己的桌位。

从抽屉拿出一瓶水,仰头猛灌了一大口,喘着气说道:“呼…老肖,你是没看到,我和你说,刚才我投了一个三分球,真鸡儿帅……”说着放下水,用手摆出投篮的姿势,脸上充斥着“老子牛逼”的骄傲。

刘强一坐下,肖然就感觉一阵阵热风扑满而来夹杂着一股淡淡的汗臭味,不过习惯了倒也没感觉太多不适。

“牛!”

肖然对着他竖起了大拇指表示很赞,这个年纪的学生,往往投出一个好球就能挂在嘴上半天。

今天第一节课是化学,教他们的是一个30多岁的女教师,姓陈,身高偏矮,略显消瘦,单身未婚,长得不出彩皮肤也不够白皙,最明显的是嘴角有一圈淡淡的胡子。

或许是感情上没有太多进展,所以她的精力主要放在了教学上,现在带两个班,一个是肖然他们班,另一个是奥赛班。

对待学生,她表现的很认真,每次考试完,如果考的成绩不理想,她都要在课堂上“恨铁不成钢”的念叨上半天。

她上课最常讲的一句话就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让学生多写多练。

其实这句话也没啥,但是总有一些好事的学生热衷于给同学或老师取外号,断章取义的把其中的“烂笔头”拿出来调侃。

今天难得的没有考试,台上老师在讲着《元素周期律》,而台下的肖然已经自己复习完了并且又开始复习了《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这节课肖然上的很认真。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点很多,主要靠记忆和对其原理的理解,其实不仅化学,所有理科科目都差不多是类似的情况。

现在回头看之前让自己啃起来吃力的知识点,肖然现在脑海中充斥着“就这~”。

肖然现在有点体会到普通人和天才的差距了,在普通人眼中看起来复杂的事情可能到天才眼中可能就变得简单。

这些内容换做以前的他,估计花费两三天都比不上这一节课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

这也让他理解了某些天才之所以孤僻是因为他们在周围没有发现同类,就像高中生不会和那些整天苦恼于1+1=2的幼儿园小朋友有什么共同语言一样,虽有些夸张,但现实就是如此。

以前他一直以为自己和那些年纪前几的学霸的差距仅仅是他努力的程度还不够,现在想来他还是有些天真了,有时候天赋的差距不是单单靠努力能够拉近的。

“走了,放学了!”

放学铃声响起,刘强看着他无动于衷,不由的招呼了他一声。

肖然收回课本上的目光,抬头看了看刘强再看了看,又看了看鱼贯而出的同学才意识到放学了,不由得感慨时间过得真快,有点意犹未尽。

“你先走吧,我今天在学校吃!”

“喂,不会吧,老肖,你昨天是受什么刺激了么?今天这么反常。”

刘强发现今天的肖然有点不对劲了,或者说太不对劲了。

课间叫他打篮球不去,去厕所抽烟也不去,除了中间上了一个厕所,整个上午都在看每个科目的教材,在上面写写画画的不知道干嘛。

“没什么,只是感觉以前浪费了太多时间,现在离高考也就只有60天不到,我想在最后的时间拼一把,不管结果如何终究不会有太多遗憾,我希望你也一样!”

说出这句话,肖然莫名的感觉有些装b,不过他说的也是自己心中目前的想法。

“算了,不管你了,我先走了!”

不等他说下去,刘强就不耐烦的摆摆手准备开溜了,心里感觉有点烦躁。

他最烦这些说辞,类似的话他不知道从父母那里听过多少次了,每次听只能加重他内心的烦躁。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