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翻案(一)

回到家中后,唐婉便将今日进宫一事,一五一十告知了云湛。

听此,云湛心惊不已,“婉儿,你这也太冒险了,你怎么能独自进宫了?”

唐婉笑笑道:“阿湛,我这不是好好的么?”

“可太后娘娘,从没打算放过你了,上次的流言,极有可能就是,太后在背后操纵着一切。”

云湛将心中的猜想,说了出来。

唐婉沉着心,思考云湛所说的话。

虽然,陆紫嫣和赫连兮是整场事件的密谋者,可她始终觉得背后,肯定有巨大力量在操控着这一切,不然赵贵人也不会一心求死。

这样想来,那就是太后娘娘了,这样就能解释,赵贵人为何一直不敢供出背后的黑手。

“阿湛,别担心,我这次行事十分的小心,根本都没有惊动太后的人。

再则,皇宫娘娘遭受那样的算计,我总不能置之不理吧!”

“婉儿,此事你做的对,但就是太冒险了。”

云湛将唐婉拥在怀里,郑重道:“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为夫来处理,你和皇后娘娘暂时就不要见面了。”

“好!”唐婉乖巧地点点头。

次日,清早。

云湛进宫向圣上告知了皇后宫发生的事情,圣上听后大为震惊,对太后的做法更是气愤不已。

听了云湛的提议,圣上对陆紫嫣的看管更加严格了,不允许她走出寝殿,更不允许她和任何人见面。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了,很快就到了月底。

这几天,是唐婉最忙碌的时候,各个铺子都要报账,因此,她一整天都要待在铺子里。

好在,前两日高谦和仲赤来到了京都,帮了唐婉不少的忙。

“云夫人。”

正在对账本的唐婉,突然听到一声清幽的声音,抬头望去,原来是东方曙不知何时在站了房们外。

“咦,你怎么还在这?”唐婉很是奇怪,便道:“仲赤和高谦都已经回去了。”

东方曙眼圈乌黑,神色也不太好,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我...”

唐婉歪头想了想,“看你这般失魂落魄的样子,想必是因苏舒姑娘而起吧!

她怎么了?”

东方曙微颔首,“是,苏舒现在的状态很不好,她也不愿嫁给我,甚至想要离开。”

“想要离开?”

唐婉疑惑了,“你们之前不是好好的么?”

这苏舒姑娘曾经说过,她和东方曙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彼此爱慕。

所以,她心里肯定是喜欢东方曙的。

“之前确实好好的,可她和我始终保持的距离。

我向她表明心意后,可我总说配不上我。””

说这话的时候,东方曙很是神伤,“云夫人,我现在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你可知,她为何会这般么?”

“或许,她是想为自己的父亲翻案吧!”

“翻案?”

听此,唐婉不禁愣住了。

“对的,苏舒曾经说过,她的父亲是被冤枉的。”

东方曙深深地望着唐婉,带着乞求的语气道:“云夫人,你能帮帮我们吗?”

“行。”唐婉点头,道:“一会儿,我家相公回来后,我会把你们的事情,跟他将清楚的。”

“那...那真是太好了,谢谢云夫人了。”

东方曙有些激动,想着,要是苏舒的心结解开后,说不定,她以后就能接受自己了。

“东方兄,别客气!你现在回去,先把苏舒姑娘带到京都来吧!

有些事情,我们还需要当面向她问清楚。”

“好!我这就去!”

东方曙连夜驾着马,快马加鞭地赶往了扬州。

而云府这边,当云湛回来后,唐婉便将此事告知了他。

听说有冤案,身为朝中一品太尉的云湛,自然愿意接下这个案子。

三天后,东方曙就带着苏舒来到了京都,在云府和唐婉夫妻两人碰面。

云家的书房里,苏舒扑通跪在云湛面前,言辞恳切道:

“云大人,小女子苏舒,恳请你为家父翻案,重新审理当年,兖州知县贪污杀人一案。”

云湛上前一步,扶起地上的苏舒,语气温和道:

“苏姑娘,快起来吧!你且告诉我们,六年前,兖州到底发生了什么?”

“是,多谢云大人。”

苏舒起了身,目光看向在场的所有人后,缓缓道:

“奴家唤作苏舒,奴家自幼于兖州长大,而奴家的父亲正是兖州知县,主管着兖州里一切大小事务。

六年前,连日下的半个月大雨,导致兖州发生了水患,许多的良田和房屋都被淹没了。

大量的村民们走投无路,都纷纷跑到衙门里来,可衙门也接收不了这么多灾民,于是父亲连夜加急奏折,将此事上报了朝廷。

而朝廷这边,也很快就给了答复,会发放三万旦粮食和两万两银钱用来赈灾。

五天后,朝廷的赈灾物品,全部都送到了衙门内。

可当我父亲满心欢喜地去,清点赈灾粮食和银两的时,却发现少了两万旦粮食和一万两银钱。

察觉到此事有蹊跷,父亲便派人去调查了。

可没想到,调查的结果却是,他们却说是我父亲,贪污了救灾的粮食和银两。”

“这怎么可能?我苏家三代为官,我父亲更是为官二十载,一直都是恪尽职守,安分守己。

兖州百姓都知,我父亲是个清廉的好官,所以,这根本就是有人故意栽赃嫁祸,”

说到此处,苏舒的情绪有些激动了,“父亲...父亲,他...”

东方曙轻怕着她的肩膀,安抚道:

“苏舒,你不要着急,慢慢讲!”

苏舒胸口一起一伏,呼吸都不顺畅。

东方曙只好道:“好,你且歇会,剩下的我来说吧!”

“嗯,东方曙你说,后面又发生了什么?”云湛道。

“后来,苏大人不服,想要奏明先皇,可是奏折却一而再再而三,被中途压下来。

再后来,苏大人觉得自己再怎样努力,也没有用了,可能就放弃了吧。

反正那段时间,苏大人的整个状态很不好,因为粮食不够,很多灾民都饿死了。

苏大人更是自责万分,身体也是一天一天的消瘦了下来。

而后,过了一个月,突然有一天,朝廷派来了人来调查此事。”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