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农业股份合作制

人群中央,一个老农缓缓站起身体,他略一迟疑,但随后便看着王新开口说道,“少爷,您还是说怎么弄吧!您怎么说我们全体村民就怎么做,乡亲们全听您的!”

“对!我们都听少爷的,”人群中纷纷出声附和。

坐在一旁静静观察的王新愕然道,“大家都没有弄明白农业股份合作是什么意思,就这么信任我?不怕来年粮食收不上,饿肚子吗?”

那老农笑着说道,“土地都是少爷给的,命也是少爷救的,少爷是为我们老百姓着想的,我们大伙儿都知道,我们不信您,信谁?”

“在这天底下,若连少爷的话都不可信?那还有谁的话能信?”一旁的一个中年人也开口说道。

王新没有搭理被晾在一旁的温录为,直接开口道,“那好,大伙竟然如此信任我,那我也和大伙透个底,这个农业股份合作制只是我的一个初步构想,虽然会有可能提高产量,但也有可能带来不可测的风险,凡事不能只往好的方面想,大会儿弄明白了才能心里踏实!”

周家庄的村民们,纷纷开口说道,“我们不信任少爷您,还能信任谁?我们大伙儿都明白您是为我们着想,还请少爷您放心,若是真搞亏了,我们也绝不会有人怨您,乡亲们,你们说是不是?”

“不错!不错!少爷才是真正为老百姓着想的,少爷该怎么办您就明说吧!而且我们每家都有人在工厂里做工,就算到时粮食真收不上来,咱们也不会受饿的。”

听到这里王新也就放心了,他之所以选择周家庄,就是因为周家庄有一半的成年劳动力,都在胶州新办的工厂里做工,即使这次进行的试点失败了,到时他们也不会缺了生计来源,到时候在一家补偿一些银子,他们也不会受饿。

看着百姓们如此拥戴王新,罗崇文眼中露出了欣慰之色,“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相信这个年轻人日后定有一番不俗的作为。

听着百姓们支持声一片,一副把心肝掏出来的模样,王新真的有一些感动,有人说,中国的农民是精明、狡猾、市侩、自私的,这些或许有,几千年来的封闭与剥削之下,使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小心翼翼,也必须斤斤计较。

但更多的,还是淳朴与憨厚的品质,当权者真心为农民着想,农民会永远感恩戴德。

“好!”王新双手一压,大声的说道,“既然大家都信任我,那我就为大家做主了,我的打算是把乡亲们联合起来,成立周家庄农业股份合作有限公司,各家以土地入股……”

说到具体操作层面,村民们渐渐都能理解了,简而言之,是重新清查丈量各家土地,以实际面积入股股份公司,各家不再是独立的经营个体,而是土地统一种植,韩阳镇距离胶州并不远,公司是什么他们还是明白的。

等村民们这次秋收之后,王新会让大顶山的农业研究员,来帮助他们进行水土农田改造与股份制公司的成立。

为明年春天的统一生产打下基础,将来的收益也会按入股比例分成,公司管理人员与实际耕作人员额外领取报酬,富余劳动力可以试着去城市打工,由各级政府提供尽可能的帮助与引导,想去参军当兵的军中也会大力欢迎。

王新之所以会提出农业股份合作制,第一就是为了解决半岛的过剩劳动力,半岛可耕种面积本来就少,这么多人窝在田里,每年收获的粮食根本就养不活,土地进行农业股份合作制后,土地进行统一的耕种,每家最多只需要一个人,没那活计可干的人,自然就会响应政务院的入厂号召,这样就可以避免像西方那样直接把农民强行驱赶入工厂的血腥过程。

第二个则是为了能让土地利用率最大化,收获更多的粮食,同时也是为了土豆、玉米、红薯等高产农作物,推广做提前准备。

第三自然是为了推广农业股份合作制,不过这种方法只适用于人口多耕地少的地方,像琉球那种地广人稀的地方,就不适合推广农业股份合作制。

在这其中,王新把土地的收益权与土地决权进行了分割,即分配收益按出地的比例分配,但表决投票是按照一家一票进行的。

若是按土地面积来算,那一些田亩数量多的家庭,将会拥有对表决的决定权,种什么,怎么种,将会由他一人说了算,别家也会逐渐沧落为他家的附庸,股份制改造将变得毫无意义,完全没能发挥民主的主观性,这是王新不愿见到的。

另外王新还对土地转让,也就是股份转让作出了严格限制。

如果王新允许土地不受限制的流通,那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土地高度集中化,也就是俗称的“土地兼并”,而这恰恰是一个政权走到末路的标志。

王新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产权分散,土地集中使用。

事前商讨完后,百姓们便分分离开了,回家做着秋收前的准备。

第二天一早,大顶山过来的农业研究员们立刻下到田间地头,在当地村民的协助下重新丈量各家土地,并实际考察土壤结构成份,以得出适当的农田水利改造措施。

土地丈量完成,由于即将实行联合生产,某些田埂包括田间休息的房屋都将拆除,这大约可以增加一成土地面积,这些会算入公有土地,收入不会分配给个人,而是作为公司经营费用,至于水利设施的重建的费用,将由政务院提供六年期无息货款解决。

看着田间金黄的麦穗,无论是王新,还是温录为、乔方都是一脸的兴奋,别人不明白农业股份合作制代表什么?他们可是非常清楚。

随着农村大批的富余劳动力走入城市工厂,一个崭新的时代也将会开启,工业革命。

同样在这段时间内,一封劝降信也到达了雷刚的手中,看着跟随传令兵一同到来的吴良,雷刚好奇地开口问道,“你与顾汶认识。”

吴良点头,急忙开口说道,“我与他是亲家。”

“那好!他的骑兵大营,就在三里外的山沟里窝着,我给你一个时辰的时间,你去劝他带兵出来缴械投降,若是他还冥顽不灵,我可就要发起进攻了,你也千万别想着逃跑,想想你的家人子女。”

听到雷刚威胁的话语,吴良的身形就打颤了一下,他立刻开口保证道,“这位将军你放心,我保证让他带兵出来投降。”

雷刚点头说道,“我们的时间非常紧迫,你现在就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