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齐鲁半岛

天际泛出一缕红霞,红色的霞光照映着宅院内的一草一木,海风徐徐吹过带起一缕咸腥。

这座不起眼的宅院中,王新和王刚正在静静的商议着。谁也不会想到,这两人的决定会改变胶州未来的格局,甚至是整个齐鲁半岛未来的归属。

“少爷,您的意思是趁吴梁两国冲突时,咱们趁机把胶州纳入掌控之中。”

王新摇头,嘴角露出一缕意味深长的笑容。

王刚见王新摇头,还以为自己会错了少爷的用意,他又疑惑的问道,“那少爷您的意思是?”

王新站起身走到院中,看着院墙外的那一片红霞,心中不禁赞叹道这当真是,余霞散绮、霞光万道啊。

时光当真是眨眼而逝,一转眼这都已经快三年了。

王刚没有得到王新的答案,正想再次开口询问时。

站在他身前的王新,云淡风轻的开口说道,“我要的不是胶州,而是整个齐鲁半岛。”

看着远方红霞的王新,却不知道自己云淡风轻的一句话,却让身后的王刚瞠目结舌。

“少……少……少爷,他刚才说了什么?他要齐鲁半岛、齐鲁半岛。”

从震惊中清醒的王刚,马上就又陷入了心潮澎湃之中,身为七尺男儿,谁不想做出一番丰功伟绩,谁不想让自己的名字书写在历史的长河中。

王刚语气兴奋的说道,“王刚愿为少爷赴汤蹈火、立马前行。”

听到王刚的话,王新既是欣慰又是无奈,他虽说出想要齐鲁半岛但那又谈何容易,一切事情都必须要从长计议。

王新带着王刚朝一旁的宅院书房走去,在进入了一间简陋的书房后。

王新拿出来一张空白的宣纸,用毛笔在上面画起了齐鲁半岛的地形图。

王新也只是随便勾出了一个大概,最后他用毛笔在宣纸上画出了一条粗线。

他手指着那条粗线说道,“这里是胶州,西北是高密,正北是平度只要占了这三城,齐鲁半岛就有一半在我们手中。”

“平度北面是山区,所以我们根本就无需担心,最后只要我们掐住了去莱州的路线,齐鲁半岛自然会成为我们的囊中之物。”

看着王新手指在地图上挥舞,王刚也是看得津津有味热血沸腾,好似齐鲁半岛已经控制在了他们的手中。

王新看着王刚说道,“如今已经是八月,吴国要是出手最迟不会晚于九月末,所以我们只有一个半月的准备时间。

我要精武门在这一个半月内,扩大对齐鲁半岛各地的影响力,特别是高密、平度、莱州三城。

最好在我们发起进攻时,精武门能在城内策应,定量减少伤亡概率。”

此时的王刚已经被这个决定弄得热血沸腾,他拍着自己的胸脯对王新保证道,“少爷你放心,城内策应的事就交给精武门了。”

交代完一切,王新就让王刚离开了。

王新看着眼前的地图陷入了思索。

王刚也仅知道王新要占齐鲁半岛,但却不知道王新真正的用意。王新的目光往地图上齐鲁半岛的北面扫去,但那里只有红漆色的木桌。

但王新却能在那红漆木桌上看出大概的轮廓。瑶海相望,那里便是东三省的辽东半岛,而正东方则是朝鲜半岛。

只要在登州和旅顺建立海军营地,那整个渤海湾都将被王新封锁。

渐渐的他脑中出现了整个东南沿海的地形图,他一拳重重地打在了木桌上。

语气坚定的说道,“远东的制海权我王新要了。”

听到屋内传来的撞击声,刘家两兄弟兴冲冲地跑进了书房,看到王新安然无恙后,刘大锤和刘二锤才长松一口气。

“少爷,您没事吧?”刘大锤小心翼翼地问道。

王新收回了有些红肿的拳头,不以为意的说道,“没事。”

“大锤,你却通知秦傲天,纪大刚、黄汉昌、张科、雷刚、梁朝,让他们把手中的工作都交给副手,马上前来船厂见我。

另外你再通知,兵工厂的邓世民和孙如,让他们加大兵工厂的制造。

通知纺织工坊,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赶至军服与棉被。”

听到王新喊出怎么一大长串的的名字,刘大锤知道肯定要有大事发生,也不敢有任何的懈怠,马上就转身离开了。

这时的刘二锤却还站在原地发愣,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还没等他想明白,王新就带着他朝船厂外走去了。

黑夜渐渐笼盖大地,负责船厂安全的陈久敖,正在带着保卫人员在流民营地内巡查。

因为有了这些巡查人员,船厂外的流民营地内才能杜绝很多肮脏的事情发生。

因为有了维持秩序的人,流民也会安稳的待在自己的地盘,不会四处乱窜。

很多人也会安分守己,不会做出道德沦丧的事情,因为那么做的人,现在都已经沉入了海底。

王新让人叫来了正在巡查的陈久敖,陈久敖来到王新身前,还没有来得及行礼,就被王新的话语打断了。

“去把最近来的那些身世干净,的独身壮年给我全部叫过来。”

陈久敖性匆匆的来,又脚不沾地地迅速跑了。

经过几日的调理,之前那些面有菜色的人,如今脸色都红润了很多,走路也不像之前似的随风摇摆。

随着一批接着一批的人走进船厂,西面的流民营地顿时就显得人迹稀少了起来。

王新来到了大门处的五个记录人的身旁,开口问道,“刚才总共进去了多少人?”

为首那人在几本记录名册上算了一下才说道,才开口说道,“少爷,总共是4256人。”

王新点头,然后又开始交代起了其他的事情。

很快,上次招募家丁用的几个棚子就亮起了灯光。

为了不耽误后续操练的时间,王新决定进行连夜选拔,从这4256人中,挑选出其中最优秀的3500人。

每一个烛光摇曳的帐篷中,都响起了各式各样的询问声,然后一个个经过确定的人,就直接被带上了码头的福船。

董树随着人群走进了福船底层的船舱,在王新带过来的亲卫队人员安排下,董树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位置上就只有一张草席,和一床干净棉被,董树脱掉了脚上的草鞋,盘坐在了那张草席之上。

此时的他脸上只有茫然无措,他根本就不知道此行的目的地,刚才的对答中他也只是机械性的回答着。

此时一个和他年纪差不多大的青年来到了旁边的草席上,那青年一屁股坐到了草席上。

神经大条的向四周打量着,在看到董树时,他自来熟的就先开始介绍起了自己。

“我叫尚春,不知道这位兄弟如何称呼。”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