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腰缠万贯的小许

看过苏禾的图纸,牛大拍胸脯保证道:“少夫人,你要的这款压汁机很简单,我能做出来。”

不过,烤炉是个什么东西?

苏禾将烤炉的工作原理将告诉牛大,牛大恍然大悟,“这有点像北方的暖坑,只不过是要上下左右同时发热,还要根据烤的食物不同而改变温度。我试着捣鼓一下,看能不能弄出来。”

比喻打得差十万八千里,但烤炉的发热原理没错。

苏禾不忘鼓励道:“加油,我看好你。”

牛大咧嘴笑,少夫人真是人美心善。

斗鱼宴连轴转,老五累得病了一场,赶紧回沙县休养。

苏禾给他开了药方,简单的风寒而已,累出来的。

看完病,蹭了顿可口的饭菜,老五开始汇报工作。

有官府撑腰,鱼老板彻底被打压,加上老五到各种村镇办斗鱼案,鬼面鱼名声大嗓,销量节节攀升。

“少夫人,你猜猜我们现在一天能卖多少鱼?”老五神情激动,却又故作神秘。

苏禾还真不清楚,只知道市场的鬼面鱼已经涨到三文五,不止老五的几家鱼摊在卖,还有许多鱼贩也在卖。

鬼面鱼大,一条按四五斤算,起码就要十五文起,加上各酒楼饭馆的预定,苏禾大胆往高里猜,“五十两。”

五十两,起码要卖三千多条鱼才有这个数。

老五笑,然后伸出二根指头,“以后还要继续往上涨,镇上不少酒楼都在订。”

苏禾都吓住了,没想到鬼面鱼卖这么猛,那这样下去岂不很快被吃绝了?

不算不知道,原来她已经是富婆了,而许富贵马上就要腰缠万贯。

三人一合计,心中底气十足。

苏禾想了想,“咱们现在不算很缺钱,是不是把孩子读书或学艺提上日程了?”

老五愣住了,这事儿他听徐达提过一嘴,当时还以为少夫人是说笑的,没想到她居然是当真的。读书可要费不少钱,而且涉及到众多家属,不好管理的。

苏禾的想法,许戈是没有意见,甚至还感激她替自己考虑得如此周全。不过,这摊子太大了,而且容易引人注意。

老五也觉得不妥,刚要劝苏禾慎重,不料许戈开口了,“可以让老八联合志同道合的同窗,给贫困而愿意学习的孩子义务教学,如此既避免了一窝蜂涌上学堂,又可以择优重点培养。”爱学习又有天分的,可以送到学堂培养。

这不就是后世的支教嘛,苏禾不由大喜,许贵富的脑子果然好用。

不过,县学那帮人向来娇生惯养,让贵族世家子弟自降身份不可能,寒门学子又埋头攻读不愿浪费时间。老八的号召力未必够呀,得想办法解决这个难题。

苏禾跟许戈,不约而同都想到徐县令。

他不是还差亮眼政绩么?如果他能选个示范点,让穷人的孩子免费识字,老百姓岂不对他感恩戴德的。

徐县令身份高,由他出面的话,县学内必有学子响应。

说干就干,趁着苏禾不在,许戈很快召唤来老八。老八已经有段时间没来了,满脸的生无可恋,如丧考妣。

瞧瞧他满脸哀怨的样子,许戈很是不满,“怎么了?让你跟姑娘家幽会,你还不乐意了?”

老八压抑了太多的不满,“小侯爷你为什么不上呀?”

竟然敢顶嘴,许戈挑眉,“你很不高兴吗?”

被他一喝,老八这才如梦初醒,赶紧单膝下跪请罪,“属下不敢。”

哪来的不敢,他已经敢出言顶撞自己了。

许戈鄙视他,“亏你还读万卷书行千里路,连个娘们都搞不定。”

呵呵,小侯爷好像忘了,他现在是什么地位,还不是照顾样被少夫人牵着鼻子走。

当言,老八敢怒而不敢言,他深深吸了口气,无奈道:“小侯爷,这任务什么时候可以结束?”

姓赵的行为极不检点,恨不得将他生吞活剥了,天天带着吃喝的到县学门口堵他,他真的压力很大。万一她在饭菜里动点手脚,自己的名节可就不保了。

自他写书一炮而红,县学众多学子就对他尤为关注,如今又来个死缠烂打的“痴情女”,他在县学出名了。

老八嘴上从不承认跟姓赵的有什么,但同窗俨然将姓赵的当成是未来的朱夫人。他想解释吧,又怕姓赵的果断调转枪头去纠缠小侯爷。

人生,真的太难了。

对于这个问题,许戈自动忽略,而是直接提了授学的事。

由县学学子自愿授学,免费给贫困孩童识字,老八举双手双脚赞同。他就出身贫困,深知穷人的孩子想读书习字多不容易。

许戈跟他盘算,每人每天轮流教一次,一次一个时辰,可以是下课或休息日完成,算下来并不占用学子多少时间。

老八拍板愿意一试。简庭宇现在跟他走得极近,由他出面跟徐县令提,加上有扶弟狂魔徐夫人相助,成功的可能性极大。

苏禾没想到鬼面鱼的销量飙升这么快,她打算重新评估岷江的鱼量。

一早约上徐达,打算沿江而上,看看鬼面鱼的源头在哪。

坐渔船而上,足足走了一个多时辰,老渔民把船停了下来,不愿再往前开了,说是江底有暗礁容易损坏船只。

两人下船,沿着江边山路而上,苏禾发现江面有坡度,不似之前平坦。约摸走了一里左右,再拿网兜朝江里捞,已经没了鬼面鱼的踪迹。

换句话说,鬼面鱼的源头,就在老渔民停船的地方,再往上由于江底有坡度,生存环境有所改变,导致鬼面鱼不愿力争上游。

苏禾带着疑惑问老渔民,老渔民这才一语道破,“公子真是好眼力,沿着这条江往上三十里都是没有渔民的,江底暗礁水流变化极大,干涸期吃水浅容易损坏船只。”

“那往下呢?”苏禾借机问道:“好像下游的州县并没有传出鬼面鱼泛滥的消息,只有咱们沙县有这个特殊情况。”

老渔民祖辈都靠岷江养活,他从呱呱落地就在岷江,自然对这一带水域了如指掌。

“年轻人,你知道流经沙县的岷江江底像什么吗?”

苏禾摇头,她是拿刀看病的,对江河水域不了解。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