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初步实验

出于无奈,我只好暂时辞去了工作,在家潜心研究机甲制作。

在多次实验中,研究表明人型机甲兵器的速度是会受到灵活性限制的。

因此有了两种解决办法:

1、像动画片太空堡垒一样采用变形战斗机,既是机甲又是战斗机,两用作战。但是这样降低了机甲的防御能力,外形的改变会使关节部位变得异常脆弱,很容易成为单兵反装甲武器的良好攻击目标,故而机甲应该是整体成型的比较好。

2、将机甲与高速战斗机搭配使用,高速战斗机可以是无人驾驶的,这样在侦查、轰炸、远程和危险地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投放、对敌饱和攻击、为机甲提供火力支援、母舰防御等方面都可以运用,而且成本比机甲低,总之,不适宜用人的作战行动都可以使用高速战斗机,而机甲的灵活、地形适应能力、战斗员主观作用、装甲厚度、火力持续时间、占领能力等战场综合生存能力则是强于高速战斗机的。

第一种是类似于游戏机甲世纪植入芯片的想法,完整的补充起来应该是:机甲是生物技术、机械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后的产物,一半是碳基生物一半是机器人的东西,你甚至可以认为机甲本身是有生命的,驾驶员是浸泡在一种特殊液体里面的,直接或间接的用大脑来控制机甲,这样减少了机甲受创对驾驶员的伤害作用,缺点是技术过于复杂,而且驾驶员和机甲会有很强的相互依赖性。

第二种是类似战斗机的操纵技术,驾驶员采用骑乘、坐着或者直立的姿势在机甲内部,像操纵战斗机或者坦克那样操纵机甲,现较多的问题集中在如何保护人类脆弱的肉体上,比如受RPG等武器攻击后的脑震荡,还有失重、超音速的影响,机甲行进过程中颠簸和疲劳问题,其实这些问题集中在两个方面:驾驶舱的生存能力和舒适程度,在clamp的漫画Code Geass 反叛的鲁路修里面是设计成逃生仓,这是解决生存能力问题的思路,至于舒适问题,应该是从材料工程方面考虑,比如蛛丝、凯夫拉防弹衣,还有陶瓷、磁悬浮等等。

同时徐鹏还制订了机甲判定标准。

机甲评定标准:

第一,步行双足或多足并能根据要求改装成其他。

第二,腰胯关节可转向。

第三,具有载人控制舱(或远程操控)或者具有自主判断能力。

第四,手臂可多向活动。

以上满足两到三个以上条件,就可以作为机甲的评定条件。

步行双足或多足:总的来讲机甲的下肢,更像现代汽车减震系统的升级复杂化版本。由于开放性的设计空间,使得机体的下肢不再局限于轮子与履带这种平地实用,山地难用的尴尬局面。机甲这种以下肢作为插件基础,用机械腿作为减震系统,替代了原有的车轮与履带,机甲完全可以依据实际使用环境改装部件。

腰胯关节可转向:这一部分实际是两个组件,一个组件是“胯关节“。这个组件的作用类似汽车的方向盘作用,没有方向盘汽车无法转向。另一个组件“腰关节“,它类似坦克炮塔的旋转结构,用于更快的面向被攻击方向。

具有载人控制舱:没有这个控制舱不管是美军全球鹰还是玩具直升机,只有一个称呼叫“机械人“。哪怕是系统在丰富,功能在齐全。控制舱存在的理由就一个,时时决定机甲下一步动作。

手臂可多向活动:手臂不是真的就是类似人的手臂,这里说的有两个关节以上,含两个关节的就叫手臂。手臂不仅仅只是搭载手掌。也可以替换掉手掌,直接使用武器,或者其它的工具。对于机甲来说工具可以不用手来拿。

研究还在继续,而“Anteverse”星球第二次殖民任务也即将开启。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