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公孙野心,祸乱天下之举

涿郡。

刘和的书信抵达。

得知刘和怀揣天子刘协的密诏出了长安城,刘虞禁不住老泪纵横。

“天可怜见,老臣终于等到了陛下的圣旨了!”

身为宗室大臣、牧守幽州的大司马,刘虞对残破的汉室无时无刻都感到心痛。

国贼作乱,国已不国。

长安有董卓挟持天子,关东有韩馥等野心之辈妄想拥立新的天子。

因此,袁绍和卢植先后组织讨董,刘虞都未参与!

刘虞深知,一旦他这个大司马也参与了讨董,就等于不承认长安天子的正统。

这跟同意韩馥等人的拥护,登基称帝又有什么区别?

故而,不论韩馥如何劝,刘虞始终在幽州保持了中立。

刘虞召来了赵该、鲜于乾、鲜于辅、鲜于银、齐周、尾敦、魏攸、程续、公孙纪、阎柔、阎志等州牧府文武从事。

“贼臣叛乱,朝廷播荡。”

“四海俄然,莫有固志。”

“老夫身为宗室大臣,当秉承信念,不可如众人一般颓丧!”

“天子受难,老夫想派一使臣前去朝廷,以示老夫忠于朝廷的礼节,可有能不负使命的人前往?”

别驾赵该举荐道:“有右北平郡无终县人田畴田子泰,事死如生、守以直节,可担大任!”

鲜于辅亦道:“田子泰虽然年轻,但郡中人都称赞田子泰的胆略才学,使君若能厚礼相请,田子泰定然能不负所托。”

刘虞见众人都在称赞田畴,当即遣从事魏攸备齐厚礼去请田畴。

待魏攸离去,刘虞又道:“天子有密诏讨贼,老夫有意遣幽州骑兵南下,于南阳跟后将军合兵讨董。”

“谁愿统兵南下?”

一听要讨董,鲜于乾当即请命道:“使君,末将愿领幽州精骑南下,定然不负使君所托!”

从事程续有心化解刘虞跟公孙瓒之间的矛盾,出言道:“使君,鲜于将军的骑兵不可轻动,不如传令右北平,让公孙太守率麾下骑兵南下。”

“如此一来,公孙太守可以西征董卓建立功名,使君也不用担心公孙太守破坏对乌桓的怀柔之策了。”

从事鲜于辅亦道:“使君,程从事言之有理。公孙太守时常纵兵劫掠,各郡皆有怨言,若能将其调离幽州讨贼立功,使君或可表奏公孙瓒往别处出仕。”

刘虞眉头紧蹙。

对于公孙瓒,刘虞颇为不喜。

治理边事,若是一味的杀伐,只会让双方的仇恨变得更深。

对于公孙瓒这样的边将而言,的确是杀敌建功,名垂千秋了。

但对于幽州的百姓而言,却不是一件好事!

百姓要的是安居乐业,而不是时刻处于杀伐仇恨之中朝不保夕。

因此,刘虞来到幽州之后,一直都致力于用怀柔政策来化解汉人跟乌桓双方的矛盾,在渔阳郡采矿,上谷郡互市,在诸郡劝课农桑,尽可能的避免双方的矛盾冲突。

而附近的乌桓部落同样因为连年的战乱日子过得十分的凄苦,也不想再打仗,纷纷响应了刘虞的怀柔之策。

在刘虞的治理下,幽州渐渐恢复了生机。

然而,对于一直都仇恨乌桓人、希望杀乌桓人立功的公孙瓒而言,刘虞的怀柔之策等于是在葬送了公孙瓒的前程。

以至于,公孙瓒屡屡破坏刘虞跟乌桓部落的约定、甚至于劫掠汉人百姓,以此来增加边境冲突,制造可以出兵的理由。

但乌桓人也不傻,遣使者跟刘虞一核对,双方都知道是公孙瓒在搞鬼。

这也是刘虞对公孙瓒颇为恼怒的原因之一。

公孙瓒要的是建功立名,刘虞要的是百姓安康!

若不是公孙瓒拥兵自重,刘虞早将公孙瓒给法办了,又岂会让公孙瓒在右北平嚣狂?

思索片刻,刘虞同意了从事程续的提议,让其前往右北平向公孙瓒传军令。

若能将公孙瓒调离幽州,对刘虞而言也是个好事!

程续奉命来到右北平,将刘虞的军令传达:“公孙太守,大司马有意遣兵南下跟袁术会盟讨董,但苦于麾下无大将可用。”

“大司马素知公孙太守骁勇善战,麾下白马义从亦是当世精锐,特遣我来告知公孙太守,希望公孙太守可以率兵南下。”

看着眼前的调令,公孙瓒眉头紧蹙:“大司马要跟袁术会盟?袁术此人,素来狼子野心,名义上是遣信邀请大司马会盟,实际上是扣押了刘和想让大司马以他为尊。”

“若本将南下,岂不是受袁术制约?”

“还请从事回禀大司马,此刻应该遣人南下鲁阳,将刘和和圣旨一并迎回幽州。”

“有了圣旨,大司马振臂一呼,即可再组讨董联盟,扬名天下!”

“若能如此,白马义从愿为先锋!”

公孙瓒可不傻。

这南下去了鲁阳,粮草都得受到袁术制约,想不以袁术为尊都不行了。

千里迢迢的跑去鲁阳受袁术节制,即便讨董成功了这功劳也是袁术的!

这种没好处替人作嫁衣的事,公孙瓒是不情愿的。

但若是刘虞在幽州举旗,即便跟刘虞有私怨公孙瓒也会主动请命当先锋!

公孙瓒的想法其实是跟孙坚差不多的。

只要能当先锋灭了董卓,那这天下人都将记得诛董的是谁,名望功劳都有了!

程续顿时愣住:“公孙太守,大司马一心为公,不会去跟袁术争抢盟主的。”

公孙瓒冷笑:“所以说,这就是本将看不惯大司马的地方。他要坚持公道大义,凭什么要求本将也跟他一样?”

“本将可以讨董,但必须以大司马为尊,以幽州的名义去讨董,而不是跟在袁术身后论资排辈,得了功劳还得求袁术恩赐。”

“你一个文从事,如何懂得这杀敌立功的事?”

程续见劝不住公孙瓒,只能无奈的返回涿郡。

刘虞大怒:“讨伐董卓,乃国之大义,公孙瓒岂能以私废公?老夫麾下自有精骑,何须公孙瓒竖子南下?”

“传令鲜于乾,令其率三千幽州骑兵南下!”

刘虞的部将公孙纪跟公孙瓒私交匪浅,暗中遣人将消息送往右北平。

公孙瓒见刘虞不听劝,执意要遣骑兵南下会盟,心中也是颇为恼怒:“刘虞老匹夫,本将有心助你成就大功,你却对本将的善言弃之如敝履。”

“迂腐之人,如何能成大事!”

公孙瓒心中那个气啊。

本来还想着,这刘虞有了圣旨可以讨董了,他也不用窝在这右北平了。

结果刘虞竟然会轻信袁术!

袁术是什么样的人,公孙瓒一眼就看穿了,偏偏刘虞看不明白。

“袁术此人,睚眦必报,倘若得知本将劝阻刘虞老匹夫,定然记恨于我。”

“本将已经得罪了刘虞,若是再得罪袁术,今后难以立足。”

“倒不如.”

公孙瓒心中一发狠,立即召来了堂弟公孙越。

“阿越,伱立即持本将书信,率一千骑兵南下鲁阳见后将军。”

“告诉后将军:本将对其一向钦慕,特遣一千骑兵来助阵,倘若后将军想要幽州的骑兵,可助他除掉鲜于乾!”

“事成之后,你暂时留在后将军身边待命。”

公孙越心头一凛:“兄长,若大司马得知此事,恐怕会举兵问责。”

公孙瓒冷笑:“问责?刘虞老匹夫最精锐的骑兵都没了,拿什么向本将问责?不用疑虑,速去鲁阳。”

待公孙越离开,公孙瓒又召来从弟公孙范:“阿范,你持本将书信去趟信都。告诉袁太守,本将会以讨伐董卓的名义前往魏郡!”

公孙范担忧道:“兄长,袁绍狼子野心不可尽信。上回袁绍想夺冀州,因为青州刘刺史前往邺城劝和,最终才让袁绍被迫和韩馥达成分治冀州的盟约。”

“袁绍一心想要冀州,又岂会让兄长涉足魏郡?”

“倘若袁绍忽然发难,兄长如何能应对?”

公孙瓒冷哼:“袁绍敢发难,那本将就尽夺冀州九郡。本将有步骑两万,骑兵过万,还有三千令乌桓人都闻风丧胆的白马义从,袁绍有什么资格向本将发难?”

这两万步骑,是公孙瓒的底气!

兵马在手,不惧刘虞、同样不惧袁绍。

公孙范见公孙瓒轻视袁绍,心中更是担忧:“可兄长要夺韩馥的一半冀州,青州刘刺史处如何应对?”

公孙瓒不禁皱眉。

对于昔日同窗刘备,公孙瓒心情颇为复杂。

昔日将五百骑兵借给刘备的时候,刘备还只是个试守平原相,如今却已经是青州刺史了。

看着昔日的小弟,如今比自己还位高权重,公孙瓒心中的滋味颇为复杂。

公孙范不提刘备还好,一提刘备,公孙瓒南下夺韩馥冀州的心思更坚定了。

“上回玄德劝和韩馥袁绍,是不想袁绍得了冀州后,反悔不再运粮。”

“但本将若是取代了韩馥,就可以相约玄德一起攻杀袁绍,到时候玄德在青州,本将在冀州。他想要多少粮食,本将就能给他多少粮食。”

“青冀二州还能结成攻守同盟,谁又能挡?”

“待寻机灭了刘虞那老匹夫,本将执掌幽冀,天下群雄谁不以本将为尊?”

“他日灭了董卓,本将亦可当一回大将军!”

公孙瓒目光凶狠,野心毕露。

公孙范见劝不了公孙瓒,只能无奈退下,自去往信都给袁绍传信。

袁绍自邺城夺位失败后,一直谨慎小心。

一边跟刘岱联姻干扰青州的视线,一边暗中给公孙瓒约定分治冀州。

得到公孙瓒的来信,袁绍顿时开心了。

“眼下正值春耕,刘备就算想出兵劝和都不可能了!”

“袁术遣人扣押了刘和,想让刘虞南下会盟,这反倒给了公孙太守南下的机会。”

“我这弟弟啊,还真懂他哥哥的难处啊!”

袁绍心情十分舒坦。

虽然一直跟公孙瓒有约定,但什么时候南下袁绍和公孙瓒都在静待时机。

毕竟刘虞手中也是有精锐骑兵的。

唯有挑选一个刘备和刘虞都来不及出兵的时机,才能让谋划万无一失!

而现在,袁术扣押刘和,直接给袁绍创造了这样的机会。

刘虞骑兵南下鲁阳,青州又面临最重要的春耕。

这两支兵马都已经没有机会介入了。

剩下的就只有袁绍跟公孙瓒之间的博弈了。

“本初,刘虞的骑兵虽然南下了,但刘备始终是个变数。”

“必须设法将刘备的兵力引往别处。”

这一次,许攸抢在了逢纪之前献策。

许攸深知,这是袁绍能争夺冀州最合适的时机,不能再有纰漏了。

若再让逢纪谋划,许攸出于利益考虑不得不再次附和且完善逢纪的谋划。

这对许攸而言,是很难接受的。

既然不想附和逢纪,那就抢在逢纪之前!

“许子远这混蛋!”逢纪见许攸抢了先,不由暗恨。

袁绍果然被许攸的话吸引,询问道:“子远准备如何谋划?”

许攸捋了捋短髯,冷笑道:“刘备为了减轻卢植的讨董压力,遣人跟陶谦和袁术结盟。”

“这很明显,是冲着本初来的。”

“刘备担心本初表奏的豫州刺史周喁会忽然进兵豫州,让正在洛阳的孙坚不得不返回豫州,故而才会跟袁术结盟。”

“可惜啊,刘备这次是在作茧自缚。”

“那郑平自诩才冠当世,妄想以一人之力引导天下大势,实在是可笑!”

“天下如棋,一子落而满盘输。”

“本初可先令周喁出兵豫州,再令刘岱出兵济北国和泰山郡,如此一来,刘备的青州兵就会陷入兖豫战事,再难介入冀州事了。”

袁绍大喜:“青州本就受春耕之累,又要出兵救济北、泰山和豫州,哪里还顾得上冀州?”

“刘备有郑平出谋,我有子远定计,这冀州唾手可得啊!”

许攸得意一笑,一双冷傲的双眸斜瞥了一眼逢纪,眼角多了讽刺之意。

逢纪那个气啊!

许攸这嘲讽的意味太明显了。

逢纪出列谏道:“明公,许子远的定计虽然能得到冀州,但也可能让袁术讨董成功。”

“倘若孙坚不能回豫州,即便明公得到了冀州,也会受袁术节制!”

“此事还得从长计议。”

(本章完)

www.youxs.or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ouxs.org。唐三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www.youxs.org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