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刘裕的选择

“宋王,陛下的诏令到了,您看?”

檀道济急匆匆地从殿外跑了进来,对着刘裕说道。

刘裕听闻,立刻从王位上下来,对着檀道济问道:“使者在哪?还不快请上来。”

“见过宋王,咱家奉陛下之命,请宋王及诸王将军移镇金陵,统帅北府兵,保障长江航道的和平。”

不一会,一个身穿着宦官官服的侍者,走入殿中,对着刘裕恭敬行礼,随后展开刘彻的诏书,对着刘裕宣旨。

“还请大长秋到偏殿歇息,我与众位将军整合兵马,立刻就前往。”

刘裕听到刘彻的诏令,面色如常,对着大长秋恭敬地说道。

“还请宋王快些收拾,咱家还要回去向陛下复命。”

“不会耽误大长秋复命的,您先去偏殿休息,我已准备好了佳肴,希望大长秋能赏脸。”

大长秋看到刘裕态度如此恭敬,有些洋洋得意,跟随刘裕的侍者向偏殿走去,走的路上,还不忘催促刘裕。

“就只有他自己来了?”

当大长秋走出大殿,刘裕又恢复了往日的沉闷,对着檀道济问道,他不认为刘彻指挥派遣一个大长秋来。

“宋王,常遇春率领五军营和神枢营也在城外不远处,他们正在安营扎寨,我问过了,他们是来替换我们布防的,等我们走后,荆南的防护便要交到他们手中。”

刘裕点点头,刘彻多疑的性格他是知道的,既然常遇春来了,刘彻肯定已经做好了应对自己反叛的方法。

一旦自己要反叛,城外的布防军便会成为自己的敌人,开始攻取自己镇守的这个荆南重城。

“你们都说说吧,有什么看法?”

刘裕扫视殿内众人,沈田子、王镇恶、檀道济、朱龄石都端坐在担的文臣谋士,也是人生一大憾事。

“宋王,这刘彻摆明了不信任我们,一旦我们离开了荆州,以后想要回来可就难了。

荆州的丢失,我们就会变成丧家之犬,仰刘彻鼻息。

当初我就说不要投降刘彻,宋王你就是不听,当初我们也未尝没有争霸天下的机会啊。”

檀道济听到刘裕的提议,肚子里早就憋了一股气,一股脑的宣泄了出来。

刘裕看着檀道济,说道:“此事不要再提了,还是说说当下我们应该怎么做吧。”

刘裕当初归降刘彻,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自己本身就没有太大的野心,谋略也无法布控天下,身边只围绕着一些武将,打仗是一把好手,治理天下却有些困难。

当初刘彻与刘备有夹击自己的想法,自己无合适的盟友,为求自保,只能归顺刘彻,这其中也有刘彻开出的条件打动了自己。

后来,当知道刘彻与刘备夹击自己的消息是假消息后,人也已经上了贼船,这个时候再想下船也就难了。

当刘彻西灭明,南攻孙吴,北边的曹操、西部的刘备都愿意加入汉朝时,自己反叛的心思也就淡了,这个时候大汉是最有可能统一天下的,自己也是刘姓,为何不顺应现实呢,做一个大汗诸侯王便可。

谁知道,当初如日中天的大汉,短短时间之内,便有了覆灭的危险。

听到刘裕的训斥,檀道济退回了队列中,开始苦思冥想,寻求破局,到底是战还是和呢?

“陛下,我认为还是听从刘彻陛下的命令吧。陛下肯定已经做好了完全之准备,一旦我们反叛,必然会迎来雷霆一击。我们外无盟友,实力又不足以抗衡汉朝。一旦我们反叛,也只是为秦、唐做嫁衣。大王还不如当个大汉的诸侯王,毕竟好处大王已经收到了。”

沈田子起身,对着刘裕拱手,说道。

刘裕点点头,他也是有这样的顾虑,自己要是反叛,下场未必会好。

但是他也怕,自己一旦离开荆州,会被刘彻吞噬干净,毕竟老刘家的皇帝,一个个心狠手辣,都是顶级的政治动物。

沈田子似乎也看出了刘裕的顾虑,继续说道。

“我知大王顾虑,今日降汉者非我一家,一旦刘彻对大王动手,必然有兔死狐悲之感,其余诸侯王必然起兵反叛,这不是刘彻想要看到的。

更何况,除中华外还有外敌,刘彻要是目光长远,以后还有的是地方用的上的大王。”

“既然如此,那便点齐兵马,将常遇春换防荆南吧。”

就在刘裕下定决心之时,门外一小卒突然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来到刘裕耳边轻声说了些什么,刘裕的脸色惊变,一下子沉默了起来。

沈田子等人,看着刘裕脸色的变化,自然十分好奇发生了什么。

“众位卿家先下去吧,沈田子、王镇恶、檀道济,朱龄石留一下。”

众人在刘裕的命令下,缓慢的退出了殿中,看着面前的思维爱将,刘裕大手一挥,让身旁的侍从,将殿外之人带了上来。

四人看向入殿之人十分好奇,思索此人到底是什么背景,能被刘裕这般重视。

房玄龄看着四人好奇的看向自己,先施礼问好,对着刘裕的方向,拱手说道:“在下大唐礼部尚书兼使者房玄龄见过宋王。”

房玄龄的声音不算洪亮,但在四人耳边听来宛若洪钟,皆不可思议地看向房玄龄。

“房尚书前来所为何事?”

刘裕抬头看了一眼这位历史上唐太宗时期的丞相,五官俊朗,自带儒家风骨。

“房某前来为宋王送一场富贵。”

“富贵?我已经身为大汉宋王,除了皇帝还有谁能比我富贵,难道李世民愿意将大唐的皇位让给我?”

刘裕打量着房玄龄,眼中带着笑意,刘裕的话,逗得殿中四人哈哈大笑起来。

“刘彻多猜疑,想来宋王在刘彻的麾下也不好受吧,刚刚我进城可是发现,城外驻扎着汉军。

宋王的行为已经引起来刘彻的猜忌,大战过后,刘彻必然会着手解决宋王之事的,哪怕宋王侥幸活了下来,恐怕也是做个富家翁吧。

这可与宋王的理想不同啊。”

刘裕眼神微眯,看着房玄龄默默不语。

房玄龄接着说道:“如果宋王愿意归降大唐陛下,陛下准许宋王保留王号,等将来华夏一统可前往海外分邦建国。”

“唐王这是要重启分封?”

“这个是自然,当今天下形势复杂,很多地方都需要自己人,宋王考虑如何?”

刘裕有些心动,这是刘彻不曾许诺的,而且大汉的颓势已经显露,而唐军如日中天,这还真难以选择。

“使者可在我王宫内休息,我要与麾下将领商讨一番。”

刘裕没有同意,也没有反对,开口对房玄龄说道。

“那就等待着宋王的好消息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