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蓝玉拔营(求鲜花、评价票)

小旗朱能直接呆立在原地,瞪大眼睛,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就晋王殿下刚才显露出来的身手、射术,绝对是他从军这么多年来,见过最厉害的。

而且,即便是有这种身手,晋王也没有一丝倨傲,更没有拿殿下的身份压人。

这种心性,想不让人佩服都难。

朱棡打完靶子,负手而立,淡淡道:“怎么样,你们谁照着我刚才的打靶照做一遍?”

七八个士兵,哑口无言,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接朱棡的话。

二百步,正中靶心,照做一遍?

别闹了!

就是一百步,他们也只有百分之五六十的概率命中。

现在远了一倍,他们打中的几率,无限接近于零。

许久,朱能才哀叹了一声,向朱棡拱手赔罪道:“晋王殿下,今日确实是我的错,而且您这一枪打的,我们从心里服您了。”

“只是,如此枪法,我们谁都学不来,所以也不敢让您免罪。”

“您如何处置我们,悉听尊便。”

从心里服了?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朱棡点点头,道:

“很好,这次给你们涨涨教训,没有下一次了。”

“而且,是你们犯错在先,我要你们给四郎赔罪,直到他原谅你们。”

朱能惊诧道:“就……就这样?这么简单?”

他朱能自称是朱三郎、朱四郎的老子、爷爷。

就这罪,都够杀头了!

可朱棡现在,轻飘飘一句‘给四郎赔罪,直到他原谅你们’就没事了?

朱棡面色平静道:“你们最不该犯的错,就是欺负新兵,尤其是受伤了的新兵,所以这是我最看不下去的。”

“至于其他放肆之语,不知者不罪。”

朱能等人,想想自己刚才的咄咄逼人,再看看朱棡现在的宽宏大量,竟生出自惭形秽之感。

都不用朱棡再多说,这些人,就想着赶紧给朱棣道歉认错,以求得他的原谅。

……

“大将军,先锋蓝玉,今日下午就要拔营吗?”

刚处理完朱棣之事,朱棡就被徐达召回到了中军大帐,说是要商量先锋蓝玉提前开拔之事。

这次北伐,蓝玉隶属于徐达的中路军,为先锋大将。

他率领一万轻骑,开拔时间比徐达早了半天。

朱棡记得,历史上的蓝玉,功劳不小,最后却落得个剥皮实草的下场。

而如此惨的下场,其实最初埋下隐患,就是从这次北伐开始的。

自从建立大明朝后,朱元璋对蒙古各部落,一直实行怀柔和分化的策略。

王保保作为所有部落中最强的一支,无疑是朱元璋最好的拉拢对象。

比如,朱元璋的第二子朱樉,娶王保保的亲妹妹敏敏帖木儿,就是很好的证明。

可蓝玉此次出征,俘虏了北元王妃,并因为垂涎于她的美色,将其玷污,使得北元王妃羞惭自杀。

这么一来,朱元璋的怀柔策略,彻底被蓝玉打乱了。

也难怪朱元璋会记恨于他,到最后,将他所有的大罪小罪一起清算了。

既然朱棡知道剧情,不管有没有用,还是要提醒一下的。

于是,朱棡向徐达继续道:“大将军,蓝玉此人虽有大将之才,但此人向来桀骜难驯,喜欢一意孤行。”

“他为大将,倒是能打胜仗,只是大将军务必要在他拔营之前,叮嘱于他,战场之上,不要轻功冒进。”

“而且,要时刻谨记陛下对北元各族的怀柔之策,不可妄杀俘虏,不可折辱北元皇族女眷。”

桀骜难驯,一意孤行?

徐达心想,哪个有本事的人,不是这样。

现在朱棡特意拿这个出来说事儿,其实挺没必要的。

但再想想,朱棡在军中的职务是参军,顾名思义,参谋军务之事。

人家说这些,也是本职工作,不算多余。

所以徐达‘嗯’了一声,便应下了,只等一会儿蓝玉大军开拔之际,特意说给他听。

……

当日下午,先锋大将蓝玉一身金漆山文甲,头戴缨盔,胯下神驹,带领着一万轻骑,于玄武湖,拔营先行。

同行的,还有大将耿炳文。

这意味着,大明中路军,此次北伐,正式出兵。

刚出了应天城,蓝玉兜转马头,来到耿炳文身旁,道:“上次征伐北元,还是三年前,跟随我姐夫常遇春一起,如今再次出兵,时过境迁,我姐夫早已不在了。”

耿炳文哀叹一声道:“开平王,一生忠勇,十几年来,战功赫赫,不输魏国公,陛下也素来倚重,怎可惜,一代名将,英年早逝。”

蓝玉听耿炳文如此说,抬头望天,表情哀然,似是追忆,又似是立志道:

“我大明诸将,若论摧锋陷阵、所向披靡,无人能出我姐夫之右者,如今斯人虽逝,猛志却长存。”

“我等此次北伐,当效仿他当年英雄气概,为大明建立不朽功业。”

蓝玉踌躇满志,似乎在憋着一股气,要在这次北伐中,建立了不得的功业。

耿炳文忽然想起大将军徐达临别时所言,不可贪功冒进,想开口说两句,但犹豫了一下,还是没张开嘴。

……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