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宁竹

“能不能,帮我一个忙?”

陆压接过玉佩。

“你说。”

“我,我有个侄女,在青城,我一死,她日后的日子就不好过了,你帮我将这个玉佩给她,她自然明白我的意思。”

陆压点头。

“好,我答应你。”

老刘轻轻点头,嘴巴微动,声音细若游丝。

“她叫宁竹,和我一样,不习武,总想着考取功名。可她一个女孩子,像什么话。可惜,从小她就父母双亡,跟着我吃苦了这么长时间,我刚当上矿场主没几天,她还没享福呢,我就这么走了……可惜啊,没看宁儿成家那一天。真可惜……”

老刘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彻底听不到了。

陆压伸手拂过老刘的双眼。

扛着老刘走到了矿场外。

用冷月挖出一个坟墓,将老刘放了进去。

没有棺材,没有墓碑。

从始至终,陆压甚至连他全名都不知道,只知道他叫老刘。

陆压走出矿场,拿出了老刘给的玉佩。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老刘救了自己的命,自己没理由拒绝他。

就是不知道这宁竹,知道了老刘死了,会有多么伤心。

听老刘最后的话语。

那宁竹也是苦命人。

从小没了父母。

和老刘生活,老刘以前虽然是刘家嫡系,可不练武,一心读书,结果大半辈子过去,文不成武不就。

被送到矿场当管理者。

矿场的管理者有些油水,可老刘还没当多长时间,就惨遭横死。

真是时也命也。

刘勇。

陆压记住了,以后若有机会,必然给老刘报仇。

走出矿场之后,陆压回到了汉城。

询问了一下青城在什么地方。

青城距离汉城不远,也就几十公里。

学会了轻功的陆压最多两三个小时就能跑个来回。

也不知道老刘为什么没把自己的侄女带在身边。

反而安排到青城去。

莫非是自己在这矿场毫无地位,怕侄女受委屈?

不过这都不是现在陆压该想的。

陆压启程前往青城。

有官路就走官路。没官路直接翻山。

午后。

青城的虚影已经出现在远方。

有了在汉城的经验,陆压也知道了,城门口的卫兵并不查什么证件。

单纯的就是防止打架斗殴的。

陆压大摇大摆地走进青城。

青城论繁荣度还是不如汉城的。

毕竟汉城背靠一个白晶矿,武者众多。

武者多了,消费能力自然就上去了。

而青城不靠海不靠山,也没有天然矿洞。

地处中原,也就靠着城池外的粮田,能够维持正常运转。

陆压按照老刘给的地址。

一路找到一个学堂。

宁竹从小喜欢读书,可这个世界女子没有什么地位。

一般女子并不能学习知识。

而老刘花了大价钱。

才将宁竹安排进了一个私塾。

陆压站在私塾外,抬头一看。

秀子学堂。

听说这里的私塾先生,曾经是个秀才。

后来考取功名无望,只能回家开了一间小学堂。

不过秀才的本事还是可以的。

在附近还挺有名望。

陆压走进学堂。

院落倒是干净整洁,假山流水,还有一群鸡鸭。

将养殖和观赏做到一起去了。

这秀才有些意思。

老远就听到私塾内的阵阵童声。

陆压走到房前。

学堂的窗户都开着,陆压好奇地向里面望去。

室内摆放着许多的桌椅,十多个学生正在跟秀才背诵古文。

宁竹很容易辨认。

毕竟十几个学生,就她一个女子。

宁竹已经十四五岁了,稚气未退,正是好玩的年龄。

能老老实实地坐在这里听课,看来她是真的爱读书。

宁竹周围的学生,都是六七岁,或者七八岁的小孩。

他们和宁竹一起听课。

陆压转头看了看老秀才。

老秀才雪白的胡须打理得井井有条。

一袭青衣,看起来倒是有些仙风道骨。

老秀才念一句诗,那群学生就念一句。

但是陆压并没有听到宁竹大声的跟读。

老子他比我的见怪不怪,没有说话,仿佛已经习惯了。

陆压无事就站在原地听老秀才讲课。

这个世界的授课和蓝星不一样。

老秀才的目的就是将他们培养成儒修。

这个世界的儒修体系,陆压只是听说过,还没有见过。

通过老秀才的讲解,陆压也算是渐渐明白了。

成为儒修第一步,就是读书。

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读完一千本书,不是儒修也成了儒修。

儒道第一阶就是打基础的。

只要读书,都可以成为童生。

而第二阶儒者,就是通过阅读上古圣贤的书籍,从而开发出独属于自己的呼吸法,从而快速吸取炁,转化成浩然正气。

至于第三阶的儒士,那是老秀才也没达到过的境界,他也说不明白。

儒道就仿佛神月大陆的魔法。

普通人无法理解,也无法实现。

而武者和战士一样,所有人都可以修炼。

只要够勤奋,都能入阶。

可魔法不一样,你看不懂魔法文字就学不了魔法,勾画不出魔法刻印就施展不了魔法。

儒道也是一样。

读一千本书?听起来很简单。

那可不是随便一千本都可以的,而且这个读,代表的是读透,揣摩明白。不是说看一遍就行了。

并且这个世界儒修的书可不是什么大路货。

自古知识都是宝贵的财富。

书籍一般都只有一些大家族才有。

老秀才混了一辈子,最后还是挂靠在大家族的门下,才成为了儒修。

可以说,寒门修不出儒。

所有知识都掌握在上层人的手里。

想要成为儒修,必须挂靠在大家族门下。

这也是古代君主立宪制常用的手段。

“好了,今天就到这了,下课吧。”

随着老秀才的一挥手。

一群孩子顺天欢呼起来。

对于现在的他们来说,下课就是最快乐的事情。

老秀才推开房门,就看到已经在门外站了不短时间的陆压。

老秀才看陆压气度不凡。

礼貌地问道。

“敢问您是?”

陆压轻轻拱手。

“在下陆压,受人之托,来找宁竹。”

“哦?”

老秀才回头看了看屋内。

此时别的孩子都已经收拾东西准备回家,而她手里握着课本,仿佛还在研究什么。

敏而好学。  19272/10840913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