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五章我能沟通神明!

神明大人不见了。

李世兴仰望广袤夜空,陷入了短暂的迷茫。

原来真的有煌煌神明存在,自己这般渺小,于对方眼中也不过那沧海一粟。

“满儿,神明大人可否还有别的旨意?”

二叔佝偻着身子上前,小心翼翼地问道。

其他饥民吃得满嘴狼藉,这时也竖起耳朵认真听起神官的吩咐,生怕有遗漏。

李世兴讶然状,反问道:“二叔,你们方才没听到神明之声?”

“不曾。”

二叔微弓着腰,颇为自豪道:“我等都是一介愚民,不配与神明交流,惟世兴你能听闻。我李家之门楣复兴有望,世代儒官,今儿又出了个神官,总算出息了!”

附近饥民听着这些话,再看向李世兴时,眼神都变得炙热。

男子皆谦卑尊敬,老妇又看了看自家尚未出嫁的闺女,面黄肌瘦,心底已经在思量起如何打扮漂亮,借媒妁之言,找月老牵红搭线。

与神明沟通的神官,在民间完全可称的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崇高地位。

李世兴自是知道这一点,他不禁哑然失笑,但现在儿女情长并非重点,生存更重要。

“神明大人既然留下汤饼,那便是让我等自行处理,可这般大的食物,绝非一日可食毕。”

李世兴看着巨大的泡面,稍作思量,朝着二叔吩咐道,“二叔,你速寻几个掌过厨的伙计,看看如何风干储粮,尽快处置,莫让那蚁虫啃咬了去。”

二叔欣然点头允诺,流民群里有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接着,李世兴又去安排几个习武的练家子去轮流值夜,长夜未央,马匪随时可能经过。

神明大人的神通广大,但也不可能事无巨细地帮助凡人。之前帮的那几次,就已经是莫大的救命之恩,恩如浩海。

“而且现在没了饥饿困扰,我等愚民,也是要尽早回馈神明大人才是了。”

李世兴看向身前积攒的人群,鼎沸错杂,随即高声问道:“有谁曾任修建屋舍的匠师,都随我来!一同收拾农庄废墟,加固垒墙!”

话音刚落,一时间流民队伍里群情激昂,接连抛出十几个精壮黝黑的汉子,瓦匠木匠泥匠,盛出不穷。

逃难的灾民里,本就是生活中劳苦的百姓,心灵手巧,个个都是顶好的人才!

二叔蹒跚着走来,沉声向李世兴问道:“满儿,接下来你又要做何打算?”

李世兴倏然回道:“二叔,我欲为神明奉祠建庙,尚飨香火。但在此前,仍需先划出一片大伙能过夜的居所。”

闻言,二叔看向远处狼藉的楼阁残骸,叹了口气:“这可不是个容易的活计啊。”

李世兴笑了笑,目光炯炯而坚定:

“苏公曾自那《六国论》有云,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我等愚民在这荒灾乱世中,得神明相助而往,又岂惧不能建立丰功伟绩?所谓万丈高楼起,不过是始于今时之足下耳!”

“好!不愧是我李家男儿!”二叔听后眼前一亮,欣慰笑道,“人生在世,当效秦王天可汗之盛名。”

话毕,爷俩儿便不再多言,各自领着人手,忙去处理手头上的活计。

……

……

顾临之从梦中醒来,在床上伸了个懒腰。

昨晚半夜和李世兴说完话后,他实在是困得不行,本想躺会床小憩,结果就直接睡到了天亮……

起床洗漱,随意叼了块面包。

顾临之揉着还有些惺忪的睡眼,翻出了手机,寻思着是不是该给造景箱录个像。

他的本职就是一个哩站杂谈up主,每天剪辑上传视频,就好些奇特的小玩意,名气勉强还能看过眼,有些核心粉丝群。

运气好的时候,还能接到点电动牙刷之类的商单小广告。属于那种虽然饿不死,但也赚不了大钱的状态。

要是把造景箱做成一个系列,能不能多涨点粉丝?

顾临之想到这逐渐兴奋起来,打开摄像,就开始往造景箱里拍。

“咦?”

顾临之突然惊奇道,又在箱子里有了新的发现。

昨天自己放在箱子东边的那条泡面,竟然消失了!

不仅面消失了,连下边的土都被刨得一干二净。

本来想拍下小人吃饭的场景,难道现在只能作罢?

顾临之有些不甘心,又抬眼往造景箱里查看。

突然瞧见几个晒得黝黑的小人,正往西边的空地走去,那块地上干燥整洁,排放着些面干曝晒。

而在屋檐底下,妇孺孩童们劳作,把沉重的面块分批切碎处置,秩序井然。

看到这里,顾临之释然了。

“这就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民以食为天。”

只要给些食物,他们就会自己想办法处理,大旱灾年因地制宜,借着暑气高温风干食物,只是其中一种最基础的储粮手段。

顾临之又看向造景箱里的农庄废墟。

流民里的青壮力男性已经在清除瓦砾堆,分工明确,似有重建文明的意思。

人群里叫李世兴的小人最是显眼,已经换下了直掇袍袖,身先士卒投入到了搭建梁木的行列里,干得是满头大汗。

“真不错。”

顾临之点了点头,生产带起劳动力,这片农庄底下说不定还有完好的地窖。

有信仰就是一种好事,终有一日,此地将万家灯火长明!

造景箱顶上,顾临之打开手机摄像,默默将文明起步的最宝贵一幕录下。

又观察了片刻后,窗外响起蝉鸣聒噪声,时间已经到了正午。

箱里的小人也开始避暑,来到屋檐底下歇息。

“接下来也该轮到我出手了!”

顾临之见状,屁颠屁颠地来到茶几前,拿出昨天刚买的水雾喷壶。

撕开包装,倒灌进矿泉水。

然后回到造景箱旁,开始挑选着合适的喷雾点。

……

……

天光炎热,足蒸暑土气。

屋檐底下,李世兴擦着汗水,二叔站在身旁述说着上午的成果。

“粮货都处理完好了,满儿,但南岗那片地实在太过干涸,难垦。”

二叔撮起一小瓢水,润了下嗓子,接着道:“十几个丁壮汉子拿着锄头,垦了半天,愣是没出个三分地。”

“要不,咱再做一场祈雨,唤神明相助?”二叔又担忧道,“就怕那雨势浩大,把刚晒的饼食给淹嘞。”

“嘘……”

忽然,李世兴竖指在唇边,示意噤声,“二叔,您且仔细听听。”

二叔不明所以,年老的他有些耳背,不如年轻人灵敏,只能静下心来倾听。

万籁寂静中,虫鸣窸窣,南岗方向伴随着细密的水声落地,悠然入耳。

“这是……下雨了?”

二叔蓦然瞪大双眼,可附近晒粮的空地,却依旧是艳阳高照。

他又接着望向南岗方向。

朦胧烟雨飘渺如烟,轻快凉爽,仿若雨水独此一地!

“是神明大人!”二叔惊骇道,正要行跪拜大礼于天,却突然被侄儿拉住了。

“切莫要跪拜行事,二叔。”

李世兴摇摇头,扶着老人诺然道,“神明大人不喜这套礼制,三尺顶上,我等埋恩于心,心诚则灵。”

此刻,南岗伴风雨吹息,黎民百姓聚屋檐下仰观天穹。

其中有人欢喜作歌,供万人传唱,以敬神明。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