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潜伏名单

估计这个时代也只有徐山可以豪气地说出这样的话来了吧。

一般人哪怕再有钱,也不敢这么狂。

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只有徐山的钱,可是比大风刮来的还简单。卖一卖君子兰,就能赚近百万。

另外现在这天线厂也是日进斗金。

剩下的咸菜厂,粉干厂,也进入了正轨,虽然说每个月都在盈利,但是在徐山没有刻意营销的前提之下,它们倒只是小打小闹,顶多就是能让村里人,厂里人的生活跃上一个台阶,剩下的钱倒当真不多。

至于这钗头凤服装店,最近生意萧条了一些,但是每天一两千块的营业额还是有的,一个月能赚个万把块,也已经相当耀眼了。

松本听到徐山的话,也只在心里暗暗赞叹,真是财大气粗,挥金如土也莫过于此吧。

他被徐山的气度所折服,不由咽了口唾沫说道:“我可以跟你合作,不过我知道的搜罗文物的那些人,级别都比较高,估计你们不太好抓他们。”

“这个你不用管,只要他们有违法犯罪,我们也是虽远必诛。而且只要是在我们国境之内,一切违法犯罪,都会被追究,不管啥时候发生的,只要你敢犯案,就等着被抓吧。”

徐山这话虽然说得很豪气,但是他自己也知道这年代的刑侦条件,想把所有案子都破了,那基本不太可能。

松本倒也没有相信徐山的话,只是低头,在徐山的注视之下,写下了几个名字。

徐山拿过来一看,这几个名字却都不是倭奴的名字,他有点好奇地问道:“为什么这些名字看上去都像是我们国人的名字啊。”

“没错,搜罗文物的那些人,为了能在国内行动方便,都有化名,而且他们哪一个看上去都不像是倭岛人,有些甚至跟老农似的,穿很破烂的衣服,一口乡音都有可能让你觉得他就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

“不过光是这些名字,我们好像也很难抓人啊,甚至找不到这些人,你想靠着这么一张名单就换取你的安全,好像也做不到吧。”

松本装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你说的对,我忘记了,这就给你写出地址。”

他说着在第一个叫做崔金柱的名字

然后就捂住脑袋,把笔一放,不再往下写了。

徐山早就知道这家伙动的什么心思,笑道:“看来你这是待价而沽啊,这是不见兔子不撒鹰,是想用这一个名字,换一些好处是吗?”

松本点了点头,干脆摊牌了:“我的安全要是得不到保障,我不会再写第二个名字的。”

徐山将纸笔都收了起来:“很好,你可以先去休息了,等我们确认了这个崔金柱的真实情况,就会把你放了,并且派人带着钱,护送你回倭岛的。”

松本这才放下心来,乖乖跟人离开了审讯室。

等他一走,徐山却是变了脸色,这个松本还真是够蠢的,他真以为自己凭着交待的这个名单就可以拿捏徐山了吗?觉得徐山会花这么多钱,还要派人冒险送他回倭岛让他重操旧业?

如果徐山是真正的警察,也许为了维护咱们警方的言必信,行必果的形象,可以履行承诺,可是徐山就是一个编外人员,审讯也好,刑侦也好都只是他的爱好罢了。

他没必要跟这些犯罪分子,特别是来自境外的犯罪分子说什么信用。

所以他一开始就是在骗松本的,为的就是骗取他这张名单,只要掌握了这名单上的一个名字,抓住第一个,往后就仿佛是钓带鱼一般,可以一钓一大串。

……

临州,龙井村。

一个茶农模样的人,正在给茶树施肥,他皮肤黝黑,衣衫破旧,锄头在茶树边上挖出沟堑,这干活的利索程度,完全就是十年以上的老茶农。

冬天的太阳,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这种天气,叫做小阳春,茶农口渴了,便拿起边上的一只绿色钢制水壶,拧开盖子,倒了一盖子的水,慢慢喝起来。

只有在这个喝茶的时候,他才能想起来自己并不是真正的茶农,而是一位文物贩子。

他叫崔金柱,本名叫做张本龟一郎,早在十一年前,他就悄悄潜伏进入这龙井村里,取代了一位出外串联之后失联的崔金柱,摇身一变,成为了这龙井村的一位茶农。

这十一年间,他兢兢业业,表面上看绝对就是一位十分专业的茶农,但是暗地里,他不知道从这里偷走了多少件文物,还有各种各样连书上都没有的好东西,悄悄地将它们运往倭岛。

他也因此积攒了许多的好东西,在倭岛的家人,更是因他而变成了豪门,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茶叶的施肥,一般都是在冬季,这符合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在冬天给茶树上足了肥,春天的时候,茶叶才会出更多的芽,才能长得快又长得好。

崔金柱是一个很执著于细节的人,这一种执著,来源于他引以为傲的所谓工匠精神,无论什么事情,都要做到极致才行。

同时他在倭岛的时候,就对茶道十分痴迷,这才会自告奋勇,潜伏到这龙井村来,成为崔金柱,至于那个真正的崔金柱,自然是被他们的人给暗中处理了。

现在的这张本龟一郎,使用了倭岛忍术当中的易容术,把自己化妆成崔金柱的样子,取而代之。一开始那几年,他还小心的模仿着崔金柱的样子,渐渐的村里人都觉得他就是崔金柱了,于是他也就放开了许多,甚至不用再易容了,反正这些年,陆陆续续的,崔家的那些跟崔金柱亲近的人,都已经死了。当然他们也不是正常死亡,基本上都是看出来一些端倪之后,莫名其妙就死掉了。

本来这年头村里死人,那是很稀松平常的事情,事故,自杀,生病,自然死亡,基本上每年都要死好几个人,因为当时生存环境可远比后世要恶劣许多,基本上只要不是死状极惨,看不出明显的伤,都不会被怀疑是他杀的。

正喝着茶,突然有一个村里人跑过来找他。等近了他认出来是村里的一个二流子叫做水生,这水生平时游手好闲,坐吃山空,崔金柱就拿几包烟把他发展成为自己的耳目,经常让他打听一下村里人谁挖到什么好东西。

毕竟这龙井村,也有相当悠久的历史了。

水生跑得上气不接下气:“金柱哥,快去看看吧,村里的铁蛋跟二愣子,挖出来一件好东西呢。”

“嗯,纳……哪呢?”崔金柱听到挖出来好东西,一激动差点倭语都崩出来了。

“现在就在他们家门口摆着呢,他们打算拿那个东西当成猪食槽,可是我听你说过,城里好像有人收从地里挖出来的好东西,就过来告诉你了。”

“你干得不错。”崔金柱赞扬一句,然后放下锄头就跟水生往村里跑。

回到村里,便看到了一群村民正围着一只巨大的瓷器盆在那里围观,这瓷器盆相当的大,上面沾上了一层黄泥,几个村里人正拿着脚去蹭这些黄泥,打算把裹在上面的黄泥外壳给蹭掉。

“这么大一个盆,你说拿来干啥呢,拿来当碗吧太大,拿来当洗脚盆吧又太小,倒是正好当猪食盆。”

“当猪食盆有点太浪费了,依我看这是过去有钱人家的花缸吧,用来种莲花的。不然咱们去挖点藕来种下吧。”

“你啥身份啊,还学过去地主老财种莲花呢?要我说啊,这东西哪里来的,埋回哪里去,别把地里什么不干净的东西给招引过来。”

村里人七嘴八舌,说什么的都有,听得崔金柱心里直痒痒,这时候他主动站出来说道:“各位乡亲,叔叔伯伯,这东西应该是好东西,值不少钱呢,我听说城里有人收这些好东西,少说能卖百十来块钱呢。要不然我跟水生把它运到城里去,卖了的钱,给咱们村里大家分一分,怎么样?”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