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收礼只收脑钛金

其实徐山之所以这么想去倭岛走一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也想布局倭岛。

因为他在国内哪怕混得再风生水起,目前来看只能赚国内的钱,哪怕是那种假古董去坑倭奴的钱,那也得经过崔金柱还得经过山海集团,过了好几道关,落在自己手上的钱其实也没有多少。

真正能够赚大钱的机会,其实是在85年,也就是广场协定签订之后,这将直接导致倭岛迎来失落的十年,这正是收割整个倭岛财富的开始,而在这之前,如果能够在倭岛布局一番,在闹市区能够购置几套房产的话,到时候等到广场协定之后,这房价就会坐火箭一般飚升。

现在已经是84年春了,离这广场协定的签订也就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徐山手头的钱,在国内来说已经很多了,但是真要放在国际上,那就是绝对的小卡拉。

至于这种买房的行为,其实也就是割了一小丛韭菜的行为,真正赚钱的是股市。

不过徐山对于股市是一窍不通的,所以他想做的,是另一条路子,但是这路子赚的钱并不光彩,他还需要到倭岛考察一番之后,物色到合适的人选才能开始下手。

于是他干脆地答应了药师龟板的请求,答应亲自去一趟倭岛。

不过这也得在药师龟板在这一边搞出来保健品之后,要不然这家伙万一反悔,徐山真就人财两空了。

药师龟板也知道徐山的担忧,而且他拿出来的诚意也是十足,立刻就答应了徐山愿意拿出来他最新研究的一个保健品的配方,这配方来自深海鱼类,据说是从深海鱼类身体里提炼出来的一种短链肽,配合一些特殊的汉方药,制成的一种胶囊,服用之后可以让人头脑聪明,视力变强,记忆力增加等等。

徐山亲自试验了一下这胶囊,虽然没有药师龟板说的那么夸张,但是睡眠质量的确得到了有效的提高,而且吃嘛嘛香,头脑也的确清醒了一些。

这就相当不错了,要知道在后世的市场上,那些所谓的保健品,基本上都是安慰剂,特别是所谓的让男人更加强壮的那些玩意儿,根本是啥用没有。

至于后世的首富钟搬运曾经搞出来的什么鳖精,那更是被百姓嘲讽,就是让一只王八在池子里游了个泳,然后就拿那泳池的水灌装出来的。

就那样的东西,也被万千消费者追捧。只能说国人的养生意识那是真的强,只不过一代版本一代神,一开始的双宝素,再到后来的某春宝,再到后来的鳖精龟丸,还有四株五株口服液,到七味八味始皇丸,到后来的脑抽金,到最后返朴归真,保温杯里泡枸杞。

基本上每个时代的人们,都会为了某种保健品或者保健方式而买单的。

现在徐山跟药师龟板合作,直接就买了一个胶囊厂,着手开始生产这种胶囊,胶囊还没上世,先买了许多的广告,访谈,把这个药师龟板给大大炒作了一番。

人靠衣服马靠鞍,要卖产品靠包装。

这药师龟板的履历本来就相当漂亮,再加上他的长相又跟高仓健很相似,在电视访谈之中不露腿的话,绝对的吸睛。而且经由聚优广告公司余二狗跟张闯闯两个人的软文稿,一个热爱东方大国文化,对国内百姓抱着极大好感,以平等态度对待国内百姓的大国人民的老朋友的形象呼之欲出。

现在这个年代的老百姓,也跟后世的百姓一样,对于这些喜爱国内文化的外国人,抱着极大的喜爱,他们愿意为了这些老外买单,就仿佛后世许多老外,只要处处称赞,夸一夸国内的美食,就可以吸粉无数,可以赚得盆满钵满。

并且只要这些人吃饭不砸锅,就可以一直赚这份钱。

所以当余二狗和张闯闯接到徐山的授意,炮制这些软文的时候,他们也有点忐忑,觉得是不是吹得太过了一些,但是这软文一上报纸杂志,顿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随后许多报纸上出来的关于深海鱼类,短链肽之类的软广告,也成为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文章。

至于这种东西的名字,徐山也不浪费后世那些大佬的智慧,既然徐福记已经抢了后世人的商标了,那么就不妨再接再厉,再抢一些名字过来,于是直接就抢注了脑字系列的一切金属,不过这个系列,却是被叫做脑钛金。

不久之后,电视上开始出现了一首洗脑的歌曲:今年过年不收礼啊,收礼只收脑钛金。

这歌曲当初推广北极人的时候用过了,音乐的版权,一直都在聚优广告手上,所以现在用在这脑钛金的上面,倒也不算侵权,相反大家都能从当中想到它与北极人的联系。

要知道北极人现在已经是家喻户晓的热门产品了,除了内衣之外,北极人的吴老七又在徐山的授意之下,拓展了业务,开始涉足运动服装,更加舒服有弹力的运动服装,最近也打算推向市场,至于高端内衣市场,现在已经完全是北极人的天下了,北极人在各地的摊位,都是人满为患,大家都以穿北极人为荣。

于是在这洗脑的广告歌曲之后,脑钛金又推出来了与北极人的联动。

吃脑钛金,穿北极人,过成功生活。

这不押韵的大白话,却是触动了许多人的心,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口袋里钱渐渐多了起来,日子也算富裕了些,可是这口袋里有了余钱之后,他们却是不知道如何消费为好,现在有了指引,他们只要照着这种指引生活,就可以成功了。

虽然这只是错觉,但是人都是从众的,于是乎大家都纷纷地掏钱,过上吃脑钛金,穿北极人的人上人生活。

与此同时,沈轻虹这一边,一款崭新的功能饮料也被研发了出来,为此徐山又斥重金,盘下了一家汽水厂,并且跟越省的一家生产易拉罐的厂子联系,订来大批的易拉罐,不久之后,一种名叫红鹏特饮的饮料,以每罐两块五的价格走上市场,并且在全国铺货。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