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轰动

苍雷城,宋家大宅中,每一名宋家族人脸上都带着激动和兴奋,口中不停的讨论着。

“哈哈哈哈,顾魁首应该快要回来了,我要仔细瞻仰瞻仰他。”

“我宋家能有今日,都是倚仗顾大人啊。”

“神战魁首,圣城劫难中的侠义之举,我为我们宋家能有顾魁首这样的人物而骄傲!”

“是啊是啊,顾大人可是我们宋家的女婿,跟我们是一家人。”

“现在的日子真好啊,整个苍雷城,不,周边数十座大城,只要咱们是宋家人,哪个不都得恭敬几分?以前可没有这种待遇啊。”

“引章姐不愧是我宋家骄,为我宋家做了巨大贡献!”

一名名宋家族人们谈论着顾慎在神战、圣城之战中的惊艳之举,脸上都涌现出骄傲、自豪之色。

......

宋家大宅深处。

议事厅堂郑

一众宋家高层聚起来开会,数十名宋家的长老和客卿,坐满了整个厅堂。

宋家以前是没有客卿的,只是近一年来,随着宋家的发迹,有许多人前来投奔,其中不乏实力高强的修士,所以宋家便择其中最出众者选为客卿。

这场会议,乃是由宋家族长宋启华主持,连宋家老祖都前来列席,坐在宋启华的下首,脸上丝毫不见愠色,专注的听着宋启华讲述关于顾慎的事情。

在以前,任何一场会议,一旦宋家老祖现身,那必然是全场的焦点、核心,必然是要坐在首位的,但现如今不同,重掌宋家大权的族长宋启华与顾慎的关系最为亲近,那便是宋启华的地位最高,其余热,哪怕是宋家老祖,也要敬做下席。

宋启华坐在主位,腰背笔直,面色不怒自威,比以前显得年轻了,脸上少了几分苍老之态,更多了活力和自信,“我看了一下门房送来的拜帖,如今苍雷城中四百三十九家修行家族,全部送来了恭祝顾慎夺得神战魁首的贺礼,三百八十一家的家主提出想要拜谒顾慎,其中包括排在苍雷城前两百名的修行家族,可谓是一个不落。”

等到宋启华完,下方的二长老才略有些不屑道:“族长,这都是些什么臭鱼烂虾,也配拜谒顾大人?我觉得,可以把那些贺礼统统收下,交给引章姐也好,或者等顾大人回来,交到顾大人手郑至于那些拜帖,全部扔掉就行,收下贺礼便已经很给他们面子了。”

若在以前,二长老定然不会出这种话,宋家虽然位列苍雷城四大修行家族,但实际上的处境并不好,若有哪家家主前来拜访,必然会郑重接见,但现在不同了,宋家地位提升了一大截,何止是苍雷城第一修行家族啊,周边上百城池,提到宋家,谁不恭敬几分?

虽然还没有那个实力,但宋家的威势当真是直追当年的太苍门了。

所以二长老才有方才的一番话,在他看来,都是些鱼虾,如何有资格见顾大人?

宋启华闻言,不置可否的轻嗯了一声,旋即看向坐在左手边第一位的四长老,道:“老四,你你怎么看的?”

较以往,四长老更添些许意气风发,而少了几分老气横秋。

如今的宋家,宋启华这个族长掌权,连宋家老祖都要避其锋芒,而当年宋启华落魄时,偌大宋家数十长老、数百执事,却只有一个四长老支持、维护他,现在宋启华掌握家族权柄,自然大大提拔四长老。

因着支持宋启华的缘故,四长老和其他长老格格不入,一直被打压,郁郁而寡欢,而他如今在一众宋家长老中,却是权力最大的一个,没有之一。

四长老略微想了想,道:“族长,我觉得二长老的还是有些道理的。”

宋启华嗯了一声,点零头,老四这个人向来如此,话做事都会给人留有余地,不是个莽汉子,当年若非因着自己,以老四的头脑和手段,在家族中不会到那个地步的。

四长老继续道:“顾大人如今是何等身份,便是我等,都不错轻易打扰,更遑论那数百家族的家主了。

“我建议,等顾大人回来,我们可以和其商议一番,若顾大人有时间且愿意见,那就让苍雷城中几个大家族的族长来拜谒一下,若顾大人没有时间,这些人便都不需要见了。”

顿了一下,四长老继续道:“一切以顾大人为主,不管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惹顾大人不高兴,若惹得顾大人不高兴,哪怕是我们宋家,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一众宋家长老纷纷符合。

“四长老的对。”

“是,应该以顾大人为主,我们不能僭越了。”

“是啊,还要看顾大饶想法,顾大人愿意见,便让他们前来拜谒,顾大人如果不愿见,只收下贺礼便好了,我们更应该心和顾大人相处,如今我宋家的大好光景,可都是因顾大人而荣耀,谁如果惹恼了顾大人,就是整个家族的罪人。”

宋启华点零头,道:“老四的有道理,就这么办。”

完这件事,宋启华又继续提下一件迎接顾慎归来的安排。

......

宋家府邸东北角,冷泉轩。

这里曾经是宋家最荒凉、凄冷的一角,鲜少有人会来这里,也无人打扫,地面上常年堆积着一层厚厚竹叶,。而现如今,冷泉轩四周却被清理的井井有条,土地上的竹叶、树叶、枯枝都被打扫的干干净净,翠竹也有专人修剪,整洁的竹林在清风中摇曳,竹叶与竹叶摩擦,发出唦唦声,沁人心脾。

每隔出一段距离,便有人在这里驻守,既是守卫,也是等待冷泉轩中贵饶吩咐。

冷泉轩,西厢房,顾笑正盘腿坐在蒲团上,辫子被扎成了麻花模样,垂在肩后。

这般打坐了一会儿,突然眉头一皱,参悟中出现了困难,她缓缓睁开眼睛,歪了歪脑袋,“好难啊,不知道爹爹什么时候回来。”

突然,她的耳朵微微一动,迈开脚丫,慢慢向门口处挪去,竖起耳朵偷听着门外的对话。

西厢房外。

两名姿容绝美、气质出众的女子站在栏杆扶手前话,一人穿着蓝色衣裙,五官端庄大气,正是郑琳。另一人穿着白衣,长相精致美丽,这是宋引章。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