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战斗法国(2)

其实德军1942年的进攻目标究竟是不是高加索地区,红军总参谋部到7月7日仍然不能100%肯定。虽然如今德寇在南线攻势如火如荼,而中线却风平浪静,但德军的主要突击方向说实话也并没有那么“南”。

到7月6日,德军魏克斯集群前锋已经抵达了沃罗涅日,霍特的装甲部队也在顿河上游一带,倒是南方集团军群精锐中的精锐——第6集团军——还在向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的接合部突击。

如果德军占领了沃罗涅日,谁能保证他们不会转而北上,配合中央集团军群继续进攻莫斯科呢?

更令斯大林犹豫的是,如今“德军的目标是高加索”这一观点最坚定的支持者正是西南方面军司令铁木辛哥。

正是这位铁木辛哥大将,在两个月前的哈尔科夫反击战后期旗帜鲜明地支持向突出部继续投入装甲部队。而当时总参的沙波什尼科夫和华西列夫斯基,以及西南方面军政委赫鲁晓夫都认为应当撤军。斯大林最终选择信任铁木辛哥的判断,毕竟相比于总参谋部的二人,铁木辛哥更靠近一线,而且他在41年的表现也不算差,而赫鲁晓夫又并非专业的指挥人员。

于是……将近两个集团军就这么没了。rexue.org 西红柿小说网

斯大林着实被铁木辛哥气到了:赫鲁晓夫都能看出来局势有多危险!他可没上过一天军校!这位苏联领袖本以为铁木辛哥是出于卓越的指挥才能,才提出了反常识的见解,搞到最后,原来他就根本没常识!

正因为此,当铁木辛哥再次要一些的援兵时,对敢打敢拼的将领还算宽容的斯大林都忍不住讥讽他:“如果有商店卖师的话,我一定买四五个给你,但统帅部现在一个多余的师都没有了,请铁木辛哥同志体谅其他战线的困难。”

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按理说总参与前线的意见基本一致,斯大林本不会有不同意见,但奈何有铁木辛哥这位重量级人物拍着胸脯说“德军目标在南线”,斯大林这下又犹豫起来了。

不过斯大林再怎么犹豫,至少加强沃罗涅日方向的布良斯克方面军肯定不会有错。因此统帅部在7月1日便派出了斯捷潘诺夫中将带领的空军代表团,协调第一航空集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空军对德军实施空袭。此外,他还派出总参谋部的华西列夫斯基将军实地考察前线状况。

华西列夫斯基在7月5日返回莫斯科,建议斯大林从过于臃肿的布良斯克方面军里再组建一个新的方面军,也就是沃罗涅日方面军,斯大林批准了这一建议。

第一航空集团军基本上由曾经的西方面军空军改编而来,第427团现在也归属这个集团军指挥,只是他们由于机型特点,没有被抽调去执行对地攻击任务,而是继续负责莫斯科的防空。

而罗贝尔压德国人机场的提议,对于427团要承担的任务来说有些过于激进了,因此团里肯定需要向上级请示。

听说罗贝尔想报复性突袭德军机场之后,427团的飞行员们都提起了兴趣。不管上级最后批不批准,他们都拿出了百分之一百的热情完善攻击计划,最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方案,请李尔斯维克和卢申科上报给师里。

“如果我们能够顺利借助云层躲开德国人的侦测成功抵近目标,三个中队将分两波攻击敌人的机场,三中队负责压制敌人的防空火力,二中队扫射机库,一中队在云层中待命。二三中队完成任务后就撤出,一中队掩护。我团计划将战斗时间控制在五分钟之内,在敌人追击之前脱离战场。如果德军机场想要起飞拦截,那么按照德军的一贯做法,他们会加满油门飞到1000米左右的高度再水平加速,而在他们加速之前——”

李尔斯维克说着,将举在高处用于模拟一中队位置的右手挥下,拍在了左手的手背上,其意不言自明。

“计划挺好。”师参谋长听完后立刻表示肯定,“应对敌机拦截的预案也做了,我觉得可行。”

“为什么是三中队压制敌人的防空火力?这个中队不是才刚组建吗?”

“是这样的,师长同志。”李尔斯维克说明了自己的想法,“三中队虽然新人比较多,但中队长是那个法国飞行员,压制防空火力的经验比较丰富,副中队长则是强击机飞行员转来的,他俩带队压制没问题。”

“那你们就去干吧。”师长大手一挥,批准了这个计划,“行动代号有吗?”

“巴士底日献礼。”

“啥?”

“这次行动是法国志愿者罗贝尔·克吕尔中尉提议的,计划也是他主导制定的,这不马上要到法国国庆节了嘛,我们就做了个顺水人情。”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