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三章四字经

终于有所收获了,手抄本抄写的正本,一定有点价值,要不然谁闲着没事抄它?

这时陈文哲高兴起来,就算不是古董,这些书也肯定有点价值。

还有,这可是手抄本,说明原本稀少,找不到代替的,才会手抄一本。

如果不是孤本,不是找不到代替品,谁会闲着没事抄一堆书?

“史记、大越史记,咦,这大越史记就有好几本?”

稍微看一眼陈文哲就放下,接着查看其他书籍,这些都是手抄本,而且是手工装订起来旳书籍,很好辨认。

稍微数了数,这里的这种史书,还真是不少。

不用说,这不知道是谁的收藏,最后居然也落在了这家小店里。

“老板,这些书籍怎么卖?”

那位女店主看了陈文哲一眼,道:“那是手抄本,很贵,每本三十六万!”

陈文哲一愣,这么贵?三十六万啊,国内那些黑心老板,也不敢随意叫这种价吧?毕竟这是钢笔书写的手抄本!

“老板,三十六万盾!”

就在此时,跟着陈文哲的翻译开口道。

陈文哲这才反应过来,这三十六万也不贵啊,合人民币一百块。

这女店主绝对是看人下菜碟,她就是认出了陈文哲是华夏人,才会出了这么一个价格。

相比南越人,给出这么一个价格,肯定是有点坑人。rexue.org 西红柿小说网

但是对于陈文哲来说,一百块倒是不贵,但是,这终究不是市场价。

此时再看书架上的一大溜书籍,陈文哲就比较满意了。

这肯定是子孙不肖把老一辈一个字一个字抄下来的史书,当垃圾处理了。

但是,这些不肖子孙要是不卖,他去哪里找这么多南越史料?

虽然不是正版古籍,但是手抄本也有一些研究价值。

最多考证一下,看看抄的对不对,只要跟其他古籍比对一下,有没有价值就清楚了。

再说,陈文哲也不用这么麻烦,他只要回溯一下,就知道这些手抄本到底是怎么来的了。

稍微看了一下,陈文哲就有点惊叹。

没想到这么一回溯,居然追根溯源,看到了一位收藏界的大佬。

陈文哲不得不感叹,别人生的时候好啊!

早生几十年,那个时候搞收藏机会才多。

放下手中的一本南越史记,陈文哲很是感慨,南越人也不容易,他们国家的历史,却只能去找别的国家的人抄。

抄就抄吧,你抄回来了好好保护也行,现在又沦落到了书店之中。

通过回溯,陈文哲可算是发现了不少有意思的事情。

之前他只能是羡慕南越人,他们不只是能收藏自己国家的青花瓷盖房子,还能收藏大批小鬼子的好东西。

现在好了,他们国家的大批古籍,居然都被弯弯那边的一位大收藏家弄走了。

通过回溯,陈文哲了解了事情始末,感觉还真是有点好笑。

不过,现在不是嘲笑人家的时候,而是应该落井下石,连这些手抄本也给他们弄走。

这里的书籍不少,一本一本慢慢的看,发现确实是一整套。

甚至这些书籍还有编码,可以让后来者,清楚的观看整个南越的历史。

陈文哲看了一眼在旁边的女店主,她恐怕不知道,这些就是他们国家的文明史吧?

南越在五代以前属华夏郡县,其历史为国史的一部分。

至后晋天福四年(939年),越人吴权开始独立。

其后继以丁、黎、李诸朝,据说皆有“史记”。

可惜这些王朝或因享国短暂,或因动乱频繁,其史记皆散佚无存,难以考究。

据弯弯那边的学者研究,南越现存史籍可考者,至陈朝(1226—1400)始。

陈朝及以下后黎、阮诸朝,皆依华夏例设置史官,所修撰之国史有多部均以“史记”命名。

同时,私人撰著史书中,亦多有以“史记”题名。

很显然,陈文哲看到的第一本术,就是一个阮朝的史记,只不过好像不是官修史书,而是民间私人著作。

当然,这里面也有官修史书,而且还有不少。

在这里较有影响,且以“某史记”题名的官修史著,稍微翻看就看到了好几个版本。

第一种是黎文休《大越史记》,这人是南越自主后,陈朝(1226-1400)时期的著名学者。

他所著《大越史记》,于陈圣宗绍隆十五年(1272年)奉敕编成。

因为真品藏在弯弯,所以这部史记早就被国人研究明白。

而通过回溯,陈文哲也知道,这位黎文休书写的《大越史记》,是目前所知南越历史上,编撰最早的官修史书。

也是南越13世纪以前,出现的一部内容较为丰富的史书。

据南越现存汉籍文献来看,此书也是南越自主建国后,编撰的第一部以“史记”题名的官修史书,其后还有潘孚先《大越史记》。

潘氏的《大越史记》与黎文休所撰书同名,成书于(后)黎仁宗延宁二年(1455年)。

而内容上则上接黎文休《大越史记》,记述陈朝陈太宗以后至与(后)黎太祖时期,明军退出安南的史事,实际上是黎氏书的续编。

这本此书成书于后黎朝立国后不久,后黎朝是明朝军队,从越南撤走后建立的王朝。

由于民族情感的激扬,后黎朝尤重修撰国史。

潘氏的续编,顺应了这一潮流,因而在南越获得极高评价,这就让它可以与黎氏原编媲美。

故越南《四字经》称誉云:“文休孚先,才长于史,本纪修纂,汉之班固”。

有意思吧?咱们有三字经,而人家是四字经。

最后还吹出来了个汉之班固,也不知道现在这些南越人,读到这里会有什么感想?

嗯,他们也不用读了,因为根本就不会读!

一边翻一边看,这些并不全是史书,比如说四字经,这里也有一本。

当然,最有价值的肯定是史书,所以陈文哲最先挑选出来的全是史记。

比如《大越史记全书》、《大越史记前编》、《大越史记》,加上前面的两种,总共是五种,而且都是官修正版。

可惜这些都是手抄本,不是原本,要不然价值就更大了。

70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