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太平道的历史

原泽海:

“这次要做得是件大事,需要你密谍司全力配合。今天晚些时候,将有一个太平道余孽押解进京,只要此人一到京城,你马上来通知我,具体的事情随后详细与你说知,你先下去安排一下吧”。

邵强领命而去,原泽海与两位礼部官员去了餐堂用饭,才吃到半拉儿,又有小厮来报,说工部河道司卫策卫大人与夏侯十三少在外面求见。

原泽海让小厮将人先领到会客厅等候,快速将饭吃完,到了会客厅的时候,夏侯十三少正在与卫策闲聊,见原泽海进来,夏侯家的十三个少爷妹夫姐夫地乱叫,直让不明所以的卫策惊讶不已。

卫策认了原泽海为主,自然不好像夏侯十三少这样随便。毕恭毕敬地对原泽海道:

“下官卫策拜见原神使”。

与卫策的主仆身份,现在不好在十三少面前暴露,所以两人相互用的是官面上的称谓。原泽海与夏侯十三少嬉闹了片刻,对十三人正色地道:

“我有事情需要出去一段儿时间,你们中间可以选两个人与我一起出行,不知谁愿意与我一起”?

原泽海问出这句话,就知道自己这句话等于白问,以夏侯十三少的个性,能有一个外出的机会,每个人都不会轻易放过。果然,原泽海话音刚落地,十三个人就乱哄哄地争抢起来:

“我去”。

“我去”。

“我”。

“我”。

“停停停,你们谁也不要和我争,你们年纪还小,以后有的是机会,你大哥我年纪最大,再不出去活动活动筋骨,以后怕是没有机会了,这次就让我去吧”。

“每次有外出的机会,大哥就是这句话,这次不能再听大哥的了,说什么也该轮到我了”。

“你们都那么大了,和姐夫一起出去,从年龄上也不相衬啊?这次就让小弟去吧,一路上也能给姐夫忙前忙后跑跑腿,让你们这么做,姐夫也不好意思啊,是吧,姐夫”?

……

原泽海知道让他们继续这么争吵下去,到明天早上都不一定会吵出个结果,当即接过老十三的话道:

“行,存孝算一个,另外一个就让十二哥去吧,各位大哥在家也不是没事,给我置办府邸的事要加紧了,等买好园子,还需要修缮一番,这事就拜托各位大哥了”。

“现在我要与卫大人说些事情,明天上午辰时,你们十三人带好狩猎的装备,一起来驿站找我,记着多带些马匹,我有用。十二哥和存孝明天来的时候就带好行装,别的你们不要多问,依我的安排准备就好了”。

老十二夏侯贤的字是存贤,老十三夏侯孝的字是存孝,原泽海点名让两人随行,这两人显得特别兴奋,听原泽海让大家回去准备,夏侯贤急切地道:

“那好,我们就不打扰姐夫说事了,明天辰时,我们准时来驿馆与姐夫会合”。

等夏侯十三少离开,原泽海对卫策道:

“身体还好吧?有没有什么不适”?

卫策:

“谢主人抬爱,奴下身体没事,早上吃了主人给的解药,体内的经脉已经修复如初,只是主人的丹药凭的霸道,到现在还有真气在体内没有完全化掉,现在一边与主人说话,我还需要不停地运功调息,稍有停顿,就怕再次出现真气紊乱的症状”。

原泽海:

“我给你们用的,根本不是毒丹,而是元婴修士才能服用的化灵丹,依你现在的修为,当然有些承受不住里面霸道的灵力。但是,只要你们挺过这一关,对你们日后的修炼有莫大的好处”。

“早上给你们的,也不是什么解药,而是舒缓和稳定体内真气的定灵丹,有修复经脉的作用。现在我对你说了真相,你心里可有后悔认我为主”?

卫策:

“回主人,奴下已经想明白了,太平道自创始伊始,到现在已经两千多年,至今没有任何建树,如今太平道每况愈下,与其身在太平道中,每日躲躲藏藏,提心吊胆,还不如早日离开的好。而且,经过今日之事,奴下认为跟着主人,是奴下的福分。奴下能在主人身边效力,将来的成就一定小不了。”

原泽海:

“你能有这样的认知,说明你动了一番心思。你放心,跟着我办事,我绝对不会亏待了你们。我现在正在用人之际,急需要一些修为高深的人为我效力。现在给你们的这点儿帮助,在我这里实在算不得什么,等这次的事情办完,我准备加快你们的修炼进度”。

“先不说这些,现在我想了解一下太平道内部的具体情况,把你知道的情况对我说说吧,越具体越好”。

卫策:

“奴下遵命。太平道创始人张角的祖上遂于,曾是周文王父亲季历的家臣,季历在世时,骁勇善战,在与外族的征战中取得了许多辉煌成就,被商王亲封为西周伯。因为遂于才能出众,而且对季历非常忠诚,得到了季历的信任”。

“有一次遂于跟着季历外出征战,在一个名叫望原的地方发现了一处秘境,季历让众属下在外守候,只带着遂于一人进了那处秘境。两人进入秘境两年后才从里面出来,出来时,两人的修为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从那以后,西周伯季历变得更加勇猛好战,凭借一身修为锋芒毕露,因而招来了商王的猜忌,最终被商王设计杀害了”。

“季历死后,遂于以家奴的身份,先是追随文王,后又辅佐武王,为大周朝的建立立下了不少功劳。武王曾经要封赏他官职,他以一心向道为由,谢绝了武王的封赏”。

“后来姜子牙封神,给了遂于一个黄天的封号,武王也赐了遂于张姓。但张遂于自始至终以武王家奴自居,遂于的子孙后代,以大周皇室家奴的身份侍奉了姬氏八百多年”。

“后来大周被西楚霸王彻消灭,遂于后人隐姓埋名,意图为姬氏报仇,可没多久西楚霸王就被汉王刘邦打败,从那以后,张氏隐居于钜鹿一带,一心向道不问世事。就这样过了几百年,张氏家族渐渐人才凋零,已经到了没落的边缘了”。

原泽海:

“据我所知,西楚霸王灭掉的是始皇嬴政建立的大秦王朝吧”?

卫策:

“大周朝分封诸国,不论是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还是后来一统天下的始皇嬴政,或多或少都有姬姓血脉的存在。老张家先祖认为,姬姓兄弟之间打生打死,谁最后夺得天下都可以,始皇嬴政统一天下,也是姬姓恢复正统的象征。西楚霸王灭了大秦,才算是真正断了姬姓的正统,所以才将灭周的涨算在了大楚国的头上”。

尽管心里还有些疑问,原泽海却不想在此事上细究,对卫策道:

“你接着往下说”:

时间到了汉末,张氏出了一个修炼天才,被南华老仙收为了弟子,将太平要术传授给了此人,让他利用此术普救世人,此人就是后来创建了太平道的张角”。

“张角创立了太平道,利用自己擅长的符箓术为百姓治病,笼络了不少百姓的人心,只用了十余年时间,信众就达到数十万之众,而且太平道得到当时大汉朝廷的允许,信众广布天下,在当时已经是很大的民间势力了”。

“张角见自己日渐势大,又受了自家兄弟张梁、张宝的怂恿,渐渐起了逐鹿天下之心,对信众宣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太平’,发动信众起兵,意图取汉室朝廷而代之。可是,因为太平道聚集的兵将,乃是一帮乌合之众,太平道兴兵没多久,张角就发现单凭这些乌合之众,最终难成大事,心里渐渐有了隐退之心”。

“然而,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一步了,不是说收手就能收手的。于是,张角诈死埋名,回到他师傅南华老仙那里再次隐居了起来。果然不出所料,太平道起事没多久,就遭到了各方势力的毁灭性打击,一帮信众死的死逃的逃降的降,最后存下来的没有多少”。

“后来,祖神原离欲迁半数华夏子民于异域,不过有个硬性约定,迁往异域之人,必须是各个家族里最优秀的年轻后辈。张角从师父南华老仙那里得知这个消息,再次偷偷出山,在民间找到隐藏起来的太平道信众,与他们的后人混杂在各个世家大族的子弟中来到了这里”。

“本来以张角的年龄,已经失去了迁徙来此的资格,可张角将自己幻化成了少年人的模样,也顺利地混入了迁徙的队伍,最终与大家一起来到了这方天地”。

听到这里,原泽海插话道:

“不是说来这里的人都是各个世家大族的子弟吗?张角是如何混进来的”?

卫策:

“你想啊,本来好好的一家人,却要硬生生地拆散,许多家庭是不情愿的,一些人私下用外人顶替自家的后辈儿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张角和那些年轻人就是这样混入迁徙队伍的”。

原泽海: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谁能想到,留在祖地的人,大多数人最多只能存活百年,迁徙到这里的人,至今还在人世的,也还不少啊!那后来呢?张角怎么又和曹灏闹了个不死不休,这中间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卫策:

“张角来到这里后,换了个名字,带着一帮信众迅速抢占了一块儿领地,从此开始传授这些信众道法仙术,与外界倒也相安无事。坏就坏在楚皇陛下建立的大楚国上,西楚霸王灭周,老张家始终视大楚为敌,你曹灏建立大楚国,还宣称‘楚以汉亡,当代汉兴’,这不是给老张家添堵吗?于是,张角开始密密地在大楚国各处搞破坏,最疯狂的时候,大楚国甚至到了濒临灭国的地步”。

“不过,当时楚皇陛下已经成长了起来,而且陛下的仙法,正好克制张角的道术,最终两人经历了一次大战,那次战斗一直打了几天几夜,张角终因不力,死在了陛下手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