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山中岁月

那一次我死里逃生之后,失去了父亲,得到了三位师父。大师父自然是张道长,二师父就是救我回来的那位算命的老者林道长,最后一位师父是个年轻的道姑,姓柳,名飘飘,说来也巧,她竟是赶尸门的那个柳道长的女儿。

多年后,我想起这段时光,如果没有二师父出手相救,我骨头都成了他人的藏品和药引;如果没有三位师父收留和教育,像我这样先天不足,又特别笨的人,可能也活不了多久。

为了我的健康,大师父经常运功为了治疗,以帮我提升身体的抗病能力。大师父说,我缺了二魂三魄,魄是可以恢复的,而魂需要找回来才行。

人身有七魄,分别居于四肢和头、胸、腹等位置,我胸部、左右手之处的魄散掉了,身体伸不直、长不高,双手笨拙。通过内功干预,可分他处的魄,比如将下肢的魄分为几道,然后运气将其导引到合理的位置,再花一些时间补气养魄,不多久便又能七魄皆满。

大师父只用了三天时间就为了分好了魄,再用一个月时间,以人参、灵芝、鹿茸等药物配他自制的药引,日日令我服用,不到半年,我居然身体完全正常了,身高长的速度惊人。脸色也跟正常小孩一样红润起来。

只是找魂可太难了,大师父说,魂是阳之精,一旦离身,跑得快,可能瞬间就在万里之外,魂离开身体,单魂不成鬼,可能附在某些事物上,只要是有生命之物都可以,尤其是猫狗,狐狸和狼这些比较灵性的动物身上,魂在动物身上无法真正融入,只能算是寄存,凡魂寄存在其身的动物会特别聪明,甚至能懂人言。当然飘散的单魂,最有可能是被附近的新生儿所吸引,物以类聚,新生儿的灵府是开放的,其出生之时就是灵魂投胎之时,一个正常的灵魂投胎时,可能会排斥其他的魂魄,但对单魂单魄,它只当是天地灵气,会一起带入灵府之中,有些人天生就比他人聪明,极有可能,其出生时,要么得机缘,在灵府开放之后,吸收了大量的天地灵气,要么是它吸收了他人失落的单魂。单魂一旦被其他新生儿吸收,可就不好找了。另外除了新生儿,一些修道者也能时时开放灵府,在其静修之时吸纳天地日月之精,魂是精华之中的精华,自然也是他想要吸纳的。有些修道者,变成邪魔后,甚至专门吸食他人的生魂,但这是一件遭天谴的事。但单魂不是生魂,生魂是居于肉身的中三魂之整体。修道者吸入单魂,只是他们的运气,不会让他们变成邪魔,只会提升他们的功力和悟性。

因为少了两魂,我比常人笨很多。道观里还有其他六个师兄弟,分别是大师兄秦政、田家两兄弟大满和小满;三个女生程澈、余欣和大师父的亲外孙女巫灵。这六个孩子都是大师父千挑万选的入门弟子,个个都天资卓越,他们几乎都是那种闻一知十的人,而我闻百知一。

大师父在给我们讲课的时候,看到我总不免皱着眉头。后来他去了湘西一趟,说是请高人来为我建虚魂。他一去居然大半年没回来。

二师父林道长和小师父柳飘飘性格比较随和,由他俩带我们这群娃娃,直接让我们学业给废了,我们七个人整天在山里到处钻,大师兄秦政领着我们下山洞探险,去老林子捉鬼,甚至自制了弓箭去捕猎老虎和豹子。秦政比我年长三岁,长得高大、强壮,已然是一个十来岁的少年。不光几个女孩特别崇拜他,连我和大满、小满都很崇拜他。因为我有点笨,秦政有时候会捉弄我,比如骗我说某种虫子能吃,但当我真的要将虫子送入口中之时,他就会打掉我手中的虫子,更多的时候,他像一个兄长一样照顾我们。

做为修道的弟子,大师兄就像班长,还得带我们做功课,那时候,我们上午学习书本知识,但在早上,我们要练内功,要学道术。道术无非是香功、符箓和咒语,再加上仪式性的步法和指法。步法和指法是内功的运用,而香功对应的是请神;符箓对应的召唤和借用天地之元力;咒语则是将自身的力量魔法化。这三种道术的运用都需要自身境界的提升和内功的强大,更需要很高的悟性。悟性不能感通天地,肯定不能请神降圣。

七个孩子中,我自然悟性最低,几乎连咒语都记不住,肯定无法施咒用法。但是让其他人惊讶的是,道术中最难之事,焚香请神,我香都没烧好,但请神神来。而其他人,即便是大师兄秦政请神也屡有不应,且他们只能请一些城隍、土地、以及山川河岳之神,小师父曾试着让我请大神大仙,居然也能请下来。当然他们也不敢让我请三清之类的最高神,但却让我成功请到了太乙真人。要知道太乙真人就算是玉皇大帝去请也要看他心情。我居然焚香颂号就将太乙真人给请下来了。这种大仙降世就是不一样,我们小观里里外都是异香,经久不散,太乙真人显灵于正堂之上,整个正殿被七彩霞光照亮。二师父见了,领着我们不住地叩头行礼。小师父激动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那一次太乙真人只停留不到两分钟,赐了圣水和仙丹各一。这东西后来成了我们镇殿之宝,圣水和仙丹皆可服用。圣水也可用来调制法器,哪怕是一滴圣水,滴在普通桃木剑或五帝钱等法器上,那些玩意就能杀魔灭怪。仙丹则可以制作灵物,一点仙丹的碎屑,存在一个挂件之内,就能帮助修道者吸收到更多的天地灵气。

这么好的宝物,小师父柳飘飘怕将来起争执,就在收藏宝物时说,这是小名请来的,将来优先给小名用。先保存着,等你们大师父回来再决定是不是现在使用。

大家都算是修道之人,自然知道这些宝物的作用,传说服食仙丹,可以白日飞升。但如果飞升者修为不高,到了南天门,守门的天王不会放行,更不会给予仙籍,反而会夺了丹气,发回人间重修道术,或者就像嫦娥仙子一样,服食仙丹后,没能登天国,而是寄在月宫,故有“嫦娥应悔偷灵药”之说,不过嫦娥毕竟是上古之人,终究还是修成了月宫主神。

其他传说中服食仙丹飞升的,都是境界和际遇非凡之人,很多人毕生修道,自己炼成仙丹,或得神仙所赐仙丹,服食飞升。黄帝在黄山是得赤松子所赐仙丹飞升的,且得赤松子接引上天,有大仙接引,南天门的广目天王也不敢阻拦。

得到仙丹后几日,大师父就带着神巫巫有子回来,他进门就问:“仙丹可收好?”

原来太乙真人并不是无缘无故赐我仙丹的,大师父说他跟神巫正在南方深山找帮我建许虚魂的药引,有天做了一梦,梦见太乙真人跟他说,仙丹才是最好的药引。真人说已赐仙丹在道观中。于是大师父立即起身回山。

后来我才知道,大师父跟巫有子在大山里为我找了大半年的药引,是一只通灵的白猿。那东西太聪明了,无论大师父用法术还是陷阱,它竟然都能轻松躲过。虽然大师父没有抓到它,但这东西终究和我们结缘,在我一身最紧要的时候,还是这只白猿替我死了一回,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大师父回来的第二天就开始与巫有子作法,为我建虚魂。他们摆了祭坛,向天地之神献祭了三牲,然后巫有子带着罗盘在山中寻找阴阳和谐的宝地,在我们道观所在的这座南方名为烈风山脉的大山中,这些的宝地很容易获得,巫有子选了其中一处靠山面水的小山谷。然后他生炉化药,不知道啥名的各种药物和奇奇怪怪的东西,全都扔到炉子里煮沸了。大师父将仙丹拿来,取其十分之一入药,仙丹这种宝物,能有一点碎屑就足以做药引。

那一小块仙丹入炉,整个炉子里便升起一阵青雾,散发出奇妙的芳香,巫有子让我们所有人都聚拢在丹炉附近坐禅,他说,由仙丹导引出的药香难得一闻,药香入体,可提升人体的元气。对修炼内功大有裨益。

丹药炼了七天方成,得药丸数颗。巫有子又将炼药的渣滓泡水给我沐浴,我坐在一个半人高、直径一米的圆桶里,口噙药丸全身浸泡在装满药水的桶里,药水没过我的头顶。奇怪的是我并不感到呼吸窘迫。巫有子在药水中,放进了两棵水培的怪草,那草在药水中,根系自动延伸,沿着我的锁骨,我两边颈窝各被一棵草占据,我颈窝处微微刺痛,感觉那草在我颈窝处扎根了。我遵巫有子的吩咐,泡在药水中一动不动。大概过了半个时辰,我忽然觉得自己可以在水下呼吸了,其实不然,是那个怪草的呼吸,从我的颈窝里进气到了我喉咙中。巫有子在外面看着,不时让我大师父焚烧催化符扔到药水里。那符化在水里,就有一股力量钻到我的皮肤里,微痛,但却让人内心澄净。不知不觉我就泡在药水里睡着了。

醒来的时候,只见三个师父、巫有子和我的师兄弟们个个欢喜,他们说我在药水里睡了七七四十九天。巫有子终于完满地帮我建了虚魂。大师父用法眼看到我心里七窍全开,今后再也不用担心我学习迟缓了。

为酬谢巫有子,大师父将所剩的几颗药丸倾囊相授,巫有子也大喜,他还是给大师父留了两颗,他说这东西有起死回生之效,还能提升功力。这样一说,它就是人间至宝了。

巫有子带着是来颗小药丸离开了我们道观。自他为了建了虚魂后,我仿佛换了一个人一般,心中虚静,眼中澄明,一闻真经,即悟妙道。

以前我是师兄弟中最笨的,现在我与最聪明的小师妹巫灵几乎没什么区别,三位师父才教罢,一问谁理解了,每次我和巫灵都同时举起小手,巫灵和我年龄一般大而略小,她的生日比我晚七天,因此我算是师兄。这丫头以前是唯一的那个一学就通的,现在有了我这个竞争者,她觉得特别来劲,每次都要跟我比比谁记得更熟,谁一天学的更多,她天生过目不忘,我在这一点上追赶她有些吃力,但我自在药水里泡了四十九天之后,那两棵后来从我肉里拔出来的怪草似乎有让我脱胎换骨之效,我的心灵就像重生一般宁静,这时候,无父无母的我在世间真无一丝牵绊。这构成了我的先天境界,让我在领悟道法时十分自然。

巫灵十分骄傲,她也是师兄弟中唯一一个敢骂大师兄的,但她在我建了虚魂之后,对我特别好,有时候想起什么,半夜都要溜到我被窝里同我说话,师兄弟们笑话她,说她是我媳妇,她才收敛些,但白天还是总要拉着我一起出入,我们道观里平时并不吃斋,在山中我们自给自足,大师父让我们养了几十只羊,每次都是小师父带着我们几个一起与山脚和河边放羊、挖野菜,巫灵每次都要拉着我一道。两个小师姐,程澈和余欣故意拉我们玩嫁新娘的游戏,而每次巫灵扮新娘时,她都只选我做新郎。

时光荏苒,转眼过了三年。我再也不是当初来时的那个只会焚香请神的笨男生,我已经从二师父那里学到高明的相术,从小师父那里学得了剑法,从大师父那里学会了各种法术,领悟了本门的心法和大道,不仅如此,我还无师自通了一些驱鬼辟邪的小小法门,其中有一些是我们师兄弟一起琢磨出来,当然多数是和巫灵一起发明的。

人大一岁就懂事一点,我跟巫灵心灵上的那种联系也似乎更紧密。巫灵从三岁就跟大师父来到山里,听说她命硬,克父母,从她生下来,母亲就一直病,大师父看到女儿的身体,感觉不妙,于是做法事,掩盖了她在世俗世界中的痕迹,将她带到了道观修行,让她父母和她知而不认亲。说起来,这个女孩子有父母也跟我没父母差不多。

如果我能一辈子呆在山中,也许我真的会跟巫灵相伴终生。但就在我十岁生日那天,道观里来了很多人。他们的到来打破了山中的宁静,也再次使我的生活改变。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