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盛世佛,乱世道

江南无奈的摇摇头,道:

“这个故事确实浪漫,但并非大家所想象的那种浪漫。”

“在浪漫中,还带有一丝悲情!”

“这个故事发生在抗日时期,总所周知,当时小日子过得不错的本人无情的侵犯了我国大面积的土地,还残杀了无数的国人。”

“所过之处,尸横遍野,就跟畜生没有什么区别。”

“甚至拿它们跟畜生比较,都是在侮辱畜生。”

“当时有一个小道观,里面只生活着两个人。”

“一个六七岁大的小道童,一个三四十岁的道长。”

“原本道观中只有道长一人,可以说是一人吃饱、全观不饿,后来有一天的早晨,刚推开观门,刚好看到个刚出生没多久的小孩。”

“道长心存善念,便将其收养。”

“两人之间的关系,是师徒,更是父子。”

说到这里,江南停了下来。

他注意到雅兰和雅若这对双胞胎姐妹正在注视自己,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

那如痴如醉的样子,也不知道在脑海里想着什么。

很快,雅兰和雅若就注意到了江南投来的目光。

她们的眼神在半空中相撞,两人顿时害羞不易,脸蛋变得通红,煞是可爱。

看着两人娇羞的神态,江南无奈的笑了笑。

他没想到只是看一眼她们,就会害羞。

现如今这种女孩已经很少很少了。

江南深吸口气,准备继续讲故事。

这时,他只是扫了眼弹幕,就愣住了。

虽然故事没有讲完,但直播间的观众们却炸开了锅。

“原来,不管在什么年代,都有丢孩子的!”

“这可不要乱说,以前那是因为环境太乱,根本没办法养活!如果把孩子放在道观或者寺庙门口,至少还有一线生机!”

“现在之所以丢孩子,大多都是年纪轻轻的胡搞!”

“说的没错,基本上每年都会丢孩子的新闻爆出来,而且百分之九十都是在某某某学校发生的!”

江南边看着弹幕,边继续道:“在道观之中,曾栽种了两株牡丹,还是道长亲手栽下的。”

“后来,他们所在的这座城市也沦陷了。”

“随着小鬼子攻打进来,越来越多的人民组织起来,或是去寻找八路军,或是自己阻止民兵队,以此来打鬼子报仇。”

“道长在某一日,将小道童托付给了附近的一户人家,关上了道观大门,毅然而然的选择上阵杀敌、以身报国!”

“他自幼学习武功,想要凭借一身武艺,多杀几个小鬼子。”

“在离开之前,他告诉小道童,一定要守护好道观。”

“如果想我了,那就去道观里看看我栽种的牡丹,看到牡丹就如同看到了我。”

“等到有朝一日将小鬼子赶出华夏,我自然会回来,与你团聚。”

“小道童记住了师父的话,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返回道观,里里外外的进行打扫。”

“由于太思念师父,他不仅将那两株牡丹培养的很好,还又重新栽种了很多很多。”

“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师父没有回来,也没有传来消息。”

“第二年,依旧如此。”

“第三年……”

“渐渐地,随着小道童逐渐长大,他似乎已经明白了什么。”

“不过他并没有离开,依旧留在道观里。”

“直到小道童老去,他也没有等到师父。”

“可是道观留了下来,道观里那无数的牡丹也留了下来。”

“一年年春去秋来,牡丹盛开到调零,岁月变迁,反反复复。”

“道长和小道童早已经不知道离开了多少年,可是这件事情在当地却流传了下来。”

“时至今日,都还有人会前往这座道观,欣赏牡丹。”

“毕竟,正如道长的那句话:见花如见人!”

“这个道观就位于关羽的故乡,只不过并不像少林寺、武当山等那些大门大派那样特别出名。”

“然而这个故事,同样浪漫!”

直播间的观众们认真的听着江南讲故事,从一开始的嘻嘻哈哈,到最后,渐渐的陷入沉默。

一直等到江南讲完,这才回过神来,陆陆续续的开始扣字。

“浪漫!这才是真正的浪漫!”

“小了!是我们的格局小了!”

“一开始我还以为男女之间的浪漫,没想到竟然是家国情怀的浪漫!”

“这个故事太棒了,好像去这个道观看看!”

“致敬那个年代的英雄们!”

“没有他们的奋勇杀敌,哪有我们今天的幸福自在!”

“今天晚上我一定要去重温一下《长津湖》!”

“不不不,我觉得《八佰》更感人!”

“《集结号》才是真正的感人,更多的是心里憋屈!”

“真是奇怪!为什么以前我不知道这个道观呢?”

“这你就不懂了吧!有句话叫做盛世佛,乱世道!道长只有再乱世才会出山,至于那些肥头大耳的和尚,你看看现在一个个吃的可是满嘴流油!”

“不好意思!我佛不渡穷人!”

“听说,有的方丈表面上烧香拜佛,背地里开着奔驰,还找女人呢!”

“盛世不见道,乱世不见佛!”

“道教才是我国最正统最本土的宗教,流传了数千年呢!”

江南缓缓站起身,眼神深邃,道:“此时此刻,我想吟诗一首。”

这句话,出自本山大叔的宋晓峰。

“古观花香沁心肺,不见当年种花人。

天香国色应有如,碧血忠魂见三清。”

“正所谓,修道济苍生,道长和小道童这份爱国之心和坚守之情,一定会感动上天,从而让他们登入仙界。”

“说不定在很多年以后的某一天,一位相貌清秀的少年推开了道观的大门,他磁性的目的很简单,那便是当个小道士。”

“而此时的道观已经被发扬光大,收了无数的弟子。”

“当这些弟子看到少年的那一刻,总觉得在哪里见过。”

“直到第二天早课,所有弟子来到大厅,见到了师祖的画像!”

“也是在这一日,道观里的牡丹花开。”

“前所未有的娇艳,前所未有的喷香。”

“第二年的某一天清晨,一阵孩童的哭闹声在道观大门口炸响。”

“当所有弟子接连抱起这个孩子的时候,它都嗷嗷大哭,根本止不住,直到那位相貌清秀的少年出现……”

说到这里,江南戛然而止。

这些都只是他心中最美好的幻想。

可直播间的观众们听得入迷,怎么可能让他就此打住。

“岛主继续啊!”

“快快快!”

“我要我要!我要听!”

“岛主这思维不错嘛,应该去写小说的!”

“对对对,岛主去写书吧,我给你打赏盟主!”

“我打赏黄金盟主!(黄金盟主几乎是所有作者的梦想!)”

“不不不,我觉得这个故事有点儿简短,可以直接写成剧本,最后拍摄成电影,不仅可以宣传道家文化,还是电影中的一股清流!”

“说的有道理!现在的电影总感觉千篇一律,看名字,就可以猜到结局!”

江南只是讲了一个很简短的故事,可直播间的观众们却陷入其中,迟迟无法回过神来。

甚至有些人想要立刻购买机票,前往这个道观看一看。

哪怕这个道观里什么也没有,能够前去拍摄几张牡丹的照片,也是极好的!

现如今,人们对于道教越来越敢兴趣,也越来越有感情。

首先,道教是我们的本土宗教。

其次,佛教这些年太恶心了,虽然也有一些好的和尚,但是更多的却是在干着各种坏事,为佛教抹黑。

甚至现在佛教已经变成了公司,而非正儿八经的宗教,更别提什么信仰了。

反观道教,越来越多的道长活跃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与网友们分享着道教文化、知识,还有武功,尤为的平易近人。

两者一对比,自然后者更容易让人喜欢和尊敬。

也正是这种原因,以前各种影视剧都会拍摄佛教为主的作品。

比如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

当时一毛钱的票钱,硬生生的卖了一个亿呢!

还有《济公》、《少林寺传奇》等等。

可现在更多的是拍摄道家为主的作品。

在国漫《一人之下》中,龙虎山老天师、武当王也等让人喜欢的角色,都是与道教有关的。

他们的人气不仅仅超越了主角,甚至因为某一句台词,还会让无数的视频博主跟风进行拍摄。

江南看着滚动的密密麻麻的弹幕,很公正的解释道:

“其实不管是佛教还是道教,都有自己的特色,也都有好人。”

“比如当初地震的时候,就有个罗汉寺破例让无数的孕妇进入里面进行生孩子,关键还正好生了一百零八个。”

“要知道寺庙有个规定,禁止见血。”

“还有些真心潜修的苦行僧,它们也是很不错的。”

“以前也有一些和尚下山,保家卫国的。”

“甚至在明朝时期,就有和尚下山抵抗倭寇呢。”

“只不过是现在某些蛀虫祸害了佛教罢了。”

“当然,我本人最喜欢的还是道教!”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