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兄弟离心

在长安的贵族圈子里,经常会产生各种稀奇古怪的流行趋势,什么新罗婢,昆仑奴,斗鸡走狗养l童。

游手好闲的勋贵阶级几乎将这个世界上所有好吃的、好玩的东西都尝试了一遍。

或许是因为实在太过空虚的关系,绝大多数的流行往往只会风靡一段时间就被抛弃。

但是有一项活动却能经久不衰,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都乐于参与。

那就是——马球。

自从大唐建国以来,朝野上下就对这种同时体现技术和力量的活动乐此不疲,许多功臣家里都养着一只马球队,平日里时不时就要比上一场。

为此甚至诞生了一种“马球经济”,每逢比赛日,贩卖各种吃食的、开赌局的、放高利贷的,都能挣的盆满钵满。

......

这一天,空闲了没几天的南城马球场再次迎来一场比赛,参赛双方是胡国公(注1)秦叔宝府上的忽雷驳队和卢国公程咬金府上的特勒骠队。

这两只队伍都是整个长安马球界赫赫有名的劲旅,所以来观赛的人也是前所未有的多。

随着场上双方你来我往,围观百姓的欢呼声响彻云霄。

一间防范严密的包厢中,以李承乾为首的皇帝诸子次第而坐。

看了一会儿比赛,李承乾收回目光,对身边坐着的几兄弟说道:“说说吧,诸位皇弟今日邀孤出宫所为何事?”siwu.org 猫头鹰小说网

虽然早已从李贞那里得知了李佑等人的谋划,不过李承乾却不打算自己说破。

李佑和李恽对视了一眼,轻声问道:“大兄,我等听闻朝廷有意许吴王开府之权,不知是否属实?”

就在李恪回京之后没两天,长安市面上就开始流传起便有意让吴王开府建牙的消息。

李恪自己最近这几天也在四处奔波,拉拢各种关系,私底下更是放出话,要在国子监中遴选幕僚。

虽然太极宫始终都没有就此事发表回应,不过有时候不回应就是一种回应。

眼看着李恪越爬越高,现在居然连开府的权力都快到手了,李佑几人哪里还忍得住,这才有了今天几个兄弟联名请李承乾出宫游玩的事。

......

李承乾的目光从众兄弟的脸上一一扫过,最终神色平静的说道:“开府建牙这种大事向来唯有天子能够决断,尔等当去向父皇询问才对。孤虽然奉父皇之命协理朝政,不过此事却不在孤的管辖范围之内......”

见李承乾有意推脱,李恽连忙上前拉住他的衣袖说道:“不瞒大兄说,我等眼看着吴王兄建功立业,心中时常自责不已。同为高祖血脉,父皇子嗣,我等若每日待在这长安城中斗鸡走狗,岂不是辜负了皇祖父生前的殷殷教诲?”

看着李恽一脸恳切的模样,李承乾实在是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其他人这么说也就罢了,他李恽在高祖在世的时候几乎从来不去大安宫问安,这个时候说什么皇祖父教诲,实在是有够嘲讽的。

好在李承乾的城府够深,虽然心里对李恽嗤之以鼻,表面上却还是点头赞同道:“蒋王所言不差,我等身为人子,自当勠力王事,为君父分忧才是。蒋王能有如此见识,想必父皇知道了也会龙颜大悦的。”

听李承乾这么说,一旁的李佑神色一喜,连忙接口道:“大兄所言极是。我等身为父皇血脉,为朝廷效命,为圣上分忧,乃我等义不容辞之事。臣弟斗胆,还请大兄为我等谋划一二。”

说着,给其他几人使了个眼色,众人同时起身向李承乾躬身一拜。

李承乾心里早有定计,不过还是装出一副惊恐加为难的模样,连忙扶起李佑和李恽:“皇弟快快请起,诸位皇弟是父皇下旨召回长安的,孤身为人子,岂敢违逆父皇的旨意......”

李佑拉住李承乾的胳膊:“不瞒大兄,臣弟等有意向父皇请求就藩。只是有吴王前例在先,父皇怕是不会让我等回到原来的封地。”

“我等求见大兄,就是希望大兄能看在骨肉同胞的份上,替我等谋划一条出路。一时的苦楚我等也受得,只是希望日后能如吴王一般便可......”

李佑终于把自己的目的说了出来。

李承乾抬头看了看其他几个兄弟,只见所有人都在用一种期盼的目光看着自己。

李承乾故意做出一副为难的表情,“思索”许久之后才叹息道:“既然是诸位皇弟的请求,孤作为兄长,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也罢,孤就替诸位皇弟谋划一二,还请诸位皇弟稍候几日......”

听到李承乾答应自己等人的请求,众人连忙躬身再拜:“多谢大兄......”

......

等到李承乾和李佑等人看完马球回到东宫,意外见到了等候已久的晋王李治。

自从李承乾和武媚娘的婚约定下以后,李治已经很久都没有到他的东宫来了。

两个月不见,李治的相貌基本上没什么变化,不过李承乾却突然莫名其妙地生出一种疏离感,这让他一时有些发愣。

看到李承乾,李治从坐席上站了起来,躬身一拜:“臣弟拜见太子大兄。”

“......”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李承乾的心不由的一沉,他从李治身上看到了李恪的影子。

略作沉吟后,李承乾上前扶起李治,像以前那样亲昵地揉了揉他的脑袋,故作轻松地问道:“雉奴今天怎么有空来大兄这里了?”

和李承乾担心的一样,李恪并没有像从前那样跟他撒娇,而是神色平淡地一躬身:“臣弟已经向父皇和母后请旨,年后便前往太原就藩。知道太子大兄接下来一段时间会很忙,所以提前来向大兄道个别。”

李承乾突然陷入沉默,过了很久才沉声问道:“是因为武氏的关系吗?”

李治抿了抿嘴唇,摇头默然不语。

看着李治平静的面容,李承乾一时间不知该说什么才好,整个显徳殿安静得落针可闻。

......

注1:唐朝很多勋臣的封号在死后都做过改封,为了大家读起来前后通顺,统一采用最终的封号称呼。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