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李承乾叹了口气,苦口婆心的劝道:“唉,父皇这也是最近被六部那些官员缠得没办法,又不是针对王叔你的。”

“这老子当然知道!”

李孝恭狠狠瞪了李承乾一眼,说道:“你小子说,为什么老子不能排第一。”

李承乾叹了口气,心知不说清楚的话,这老小子今天是没完了,只好说道:“按着王叔的功劳,画像凌烟阁是肯定没问题的。至于能不能排第一,承乾说了不算,最后还得父皇拿主意,不过依承乾来看,王叔这个第一估计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

“王叔,我大唐从马上得的天下,总不能再在马上治理天下吧?那些文官才是维护国家统治的基础。说句大不敬的话,为了让百官有盼头,如果我是父皇,这第一的位置,肯定是个文官。就算父皇不考虑这个,按照功劳,也有人不在王叔之下啊。”

“谁?”

“李靖李将军。当年李将军征战天下,功劳可不比王叔你少,而且前两年刚刚灭了突厥。而王叔你,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自从父皇登基之后好像就不怎么上战场了这是事实吧?”

“李药师?”李孝恭皱了皱眉头,估计也是想到了李靖神一样的战绩,有点自愧不如,最后只能没话找话,“他凭什么和老子比,老子是皇族。”

你还老干爹呢。siwu.org 猫头鹰小说网

(恶搞一下,小弟曾经是老干爹的粉丝,韦神是我心目中唯一的国产第一中单:))

李承乾有些无语:“如果说论出身,那有一个人王叔也比不了。”

“考,老子是陛下的兄弟,还有谁比我身份高的?”

“孤的舅舅,母后的亲哥哥,和父皇从小玩到大的长孙无忌。王叔以为你比起他来如何?”

李孝恭一直在考虑武将中没有比自己更强的,居然忘了文官这边还有个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是和李二陛下一起长大的,那是穿开裆裤的交情,再加上还有长孙皇后的面子在里面,自己无论如何也是比不过他的。

认识到这一点的李孝恭只好叹了口气,说道:“难道真的没办法了?”

“没办法了,除非王叔肯把女儿许配给父皇。”看到李孝恭有点想开了,李承乾开了个玩笑。

“考,老子肯嫁,他敢娶吗?那是他亲外甥女。”李孝恭不屑地说道。

......

送走了一脸不快的李孝恭,李承乾好不容易有了些休息的机会。

苏薇端着一个碗走了进来:“殿下辛苦了,吃点莲子羹吧。河间王叔也是的,明知道殿下做不了主,非要来胡闹一番。”

李承乾接过莲子羹喝了几口,笑道:“王叔就是这样,什么事都要争第一。当年不辞辛苦的南征北战,就是因为每次都被父皇压了一头,心中不忿,才次次抢着带兵。不过他今天来闹可不是胡闹,他这是做给父皇看的,让父皇念着他的功劳。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说不定最后真能被他拿个凌烟阁第一呢。”

“不会吧?”苏薇捂了捂嘴。

“圣心难测,谁知道呢。”李承乾悠闲地喝着粥。

......

两人这边正说着,杨林进来禀报:“殿下,卢国公求见。”

李承乾无奈地看了苏薇一眼:“估计又是一个为了凌烟阁的位置来的,爱妃你先下去歇息吧,孤见见他。”

苏薇行了一礼:“臣妾告退。”

等到程咬金进来,李承乾一问,果然是为了凌烟阁的位子来的,不过他倒不像李孝恭那么贪心,只要有他一个就行。

李承乾好言安慰了一番,让杨林送他出宫去了。

接下来几天,李承乾每天的工作就是接待这些一心想着画像凌烟阁的功臣勋戚。

过了半个月,估计时间差不多了,李承乾把记忆里的二十四功臣列了一张单子交给李二陛下。

只是原本的二十四功臣变成了二十三功臣,因为侯君集被太子殿下“不小心”给忘了。

李二陛下考虑了几天,将画像凌烟阁的名单公示了百官。

到底是多年的君臣,李二陛下还是念了旧情,把在家闭门思过的侯君集加了进去。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第一赵国公长孙无忌

第二河间郡王李孝恭

第三莱国公杜如晦(杜如晦逝世以后,被李二陛下徙封为莱国公)

第四郑国公魏征

第五梁国公房玄龄

第六申国公高士廉

第七鄂国公尉迟敬德

第八卫国公李靖

第九宋国公萧瑀

第十褒国公段志玄

第十一夔国公刘弘基

第十二蒋国公屈突通

第十三勋国公殷开山

第十四谯国公柴绍

第十五邳国公长孙顺德

第十六郧国公张亮

第十七陈国公侯君集

第十八郯国公张公瑾

第十九卢国公程咬金

第二十永兴公虞世南

第二十一邢国公刘政会

第二十二莒国公唐俭

第二十三英国公李勣

第二十四胡国公秦叔宝

(原谅我用个名单水了200字吧。)

......

自从发现自己的儿子越来越能干,李二陛下就更放心的去游山玩水了。每年有小半年的时间,李二陛下都在各处巡幸。

这不,前两天借着暑气太重,不利于太上皇养病的理由,带着一大家子人跑去九成宫避暑,顺便举行围猎去了。

又逢休沐,李承乾把宫里的事务安排了一番,带着杨林出了宫。

......

月氏(rouzhi)酒家,长安城最大的酒馆。

和醉长安以酒菜美味称雄京师不同,这个月氏酒家只卖酒,而且只卖美酒。

除此之外,就连下酒的小菜都得自己准备。

李承乾不喜欢在宫外喝酒,不仅是因为不安全,更主要的原因是大唐的所谓美酒在他看来也就那样,实在是和后世的酒没办法比。

虽然李承乾手下的作坊已经按着他的法子把蒸馏酒给做出来了,不过就那么点产量,还不够宫里和那些功臣分的,市面上根本看不到。

(这里有一点需要说明,李承乾弄出的蒸馏酒并非当世唯一的高度酒。事实上从秦汉开始,中国就已经出现了酒质清澈,度数不低的酒,名为“法酒”。只是因为制作工艺的原因,一般只用于宫廷大宴和祭祀使用。李承乾弄出的蒸馏酒虽然产量也不高,可是与法酒比起来已经简便许多,也有了大规模生产的潜力。)

长孙涣坐在李承乾的对面,正抱着一壶酒自斟自饮。

今天李承乾出宫可不是为了和长孙涣喝酒来的,他还有正事。

两人这边正喝着,杨林凑到李承乾耳边说了一句:“公子,人来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