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初动

李承乾站在船头,看着金陵码头的灯火慢慢消失在视线之外,在他身边站着的除了赵元茂和薛仁贵,还有驾船而来的林木和卢照辞。

别看李承乾表面上表现的胸有成竹的样子,其实他心里对这次江南之行也有些没底,这才把自己手下几乎所有的力量都带了过来。

至于林木,在不久前就被李承乾收归门下了。

李承乾手里那么多商号作坊,总得有人来打理。

虽说杜荷已经守完了孝,现在替李承乾管着醉长安的生意,可是做生意这件事也是讲究天分的。

杜荷虽然对做生意感兴趣,可是他实在没有做大生意的能力,最多也就是赚个辛苦钱。

李承乾还在为自己东宫这边一大摊子事着急上火,哪有功夫管这些生意上的事,随着李承乾手下那些作坊越来越大,保密工作跟不上,导致很多东西都出现了山寨商品,李承乾的生意也因此受到了冲击。

本来他还想着是不是利用一下太子的特权打压一下,可是想到这样一来不说对自己的声誉有影响,单单是这种行为起到的不好的示范作用就足以让李承乾望而却步了。

就在李承乾苦恼的时候,林木出现了。siwu.org 猫头鹰小说网

本来李承乾也没打算和林木有什么交集,可是几次三番的巧遇倒是让他对这个人产生了兴趣,这才抱着好奇的心态让人查了一下林木的身世,这一查之下才发现林木居然是个不可多得的商业奇才。

后世《唐书》对于林木是这么记载的:通国侯林木,字培森,幼时家贫,混迹于市井之间,多有鸡鸣狗盗之举.......得异人授陶朱之术,年甫弱冠即富甲一方......得遇上,甚为信重,兹以通南北之力,行东西之便......元新十四年秋,因功进通国侯,封七百户......神龙十七年,病薨。

......

史书记载当然不可能面面俱到,很多事情都没有说清楚,而且为了给人留面子,很多事情都是不会记载的,这也是历史的惯例了。

虽然历史书上没有,但是作为当事人的李承乾当然知道的很清楚了,林木小时候家里的确很穷,为了生活,经常做些偷鸡摸狗的事,不过所谓的“得异人授陶朱之术”就很值得考究了。

按照李承乾搜集来的情报,传授林木“陶朱之术”的不过是个不如意的小混混,成天骗吃骗喝的讨生活,林木跟他学这些骗术估计也就是为了有口饭吃,没想到林木青出于蓝,就靠着这些骗神骗鬼的本事,硬生生创立了长安城首屈一指的大商号“百宝阁”。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林木这些伎俩上不了台面,他商人的身份更是为那些自命清高的儒门子弟所不齿,但是穿越来的李承乾并不在乎这些。

对他来说,能够帮到自己的人,只要对方不是十恶不赦,他就照用不误。

所以他很快就派人联系了林木。

......

商人自古以来就为人所不齿,在唐朝,商人甚至不允许参加科举。

林木家财万贯,人们虽然表面上敬重他,可是私下里对他商人的身份都十分的鄙夷,就连乡间地头那些穷到衣服都没得穿的黔首,也能朝他吐口水,不屑地说上一句:“呸,不知廉耻的逐利之人。”

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份,林木这才每天和那些士子结交,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抬高自己。可是他也知道,那些士子在自己面前林兄长、林兄短的,背地里指不定说些什么难听的话。

嘴长在别人身上,林木虽然生气,却是拿这些人也没有办法,为了维持这种畸形的友谊,林木还要花费不菲的金钱,颇有点花钱找虐的意思。

因此当李承乾找上门的时候,林木想也不想的就答应了他的拉拢,为李承乾管理手下那些商号和作坊,为的只是李承乾日后封妻荫子的承诺。

......

站在船头,享受着清凉的江风,李承乾开口问道:“林兄,孤让你准备的那些东西准备的怎么样了?”

知道了李承乾的身份,林木也不敢再像以前那样大大咧咧了,也不管李承乾是不是看得到,恭敬地弯腰拜道:“回禀殿下,殿下需要的钱都已经从长安和洛阳两地运送过来了,天海商号和百宝阁能动用的资金都在这里了,总计是三千金,制钱十万贯(一贯合一千钱,十万贯便是一万万钱)。”

......

自从来到大唐,最让李承乾受不了的就是花钱。

不是说李承乾小气,而是大唐的钱实在是太坑爹了。

唐朝的时候,百姓用的都是制钱,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铜板,至于影视剧里经常播放的银子什么的,在市面上几乎看不见。

中国自古以来就不是金银产量的大国,后世明清时期有那么多的金银流通,主要是因为自从宋朝开始的对外贸易,从外国人那里赚来的。

唐朝时期,中国跟外国的贸易流通尚不发达,新大陆也还没发现,因此金银在这个时候还是稀罕物,虽然官方定的物价是一金兑换一万钱,可是真正实施起来的时候,一金往往能换到一万两千到一万三千个制钱。

至于白银,则根本就不会在商品交易中流通,只有朝廷国库和大商人大地主会在家里的地窖中收藏一些。

随着贸易的发展,不仅是白银,就连黄金也被富商大贾和公侯贵胄收入家自家府库,商业对于铜钱的依赖越发严重。

可以想见,最后国家经济肯定会出问题。

正是因为考虑到了这一点,李承乾这才千方百计的算计倭国,打算从倭国“搞点”金银回来。

只是不管李承乾未来有什么打算,至少在现在,他还是不得不拉着成船的铜板跑去和人做生意。

......

一个铜板没什么分量,可是上亿铜板加在一起,还搭上三四千斤的黄金,这就颇有些分量了。

载了这么重的东西,就算是以负重见长的趸船,行驶的也有些艰难。

众人头天晚上戌时出发,直到第二天中午,才远远看见扬州城的城墙。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