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章 请皇子登基

谁说古代女子不大胆?

在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她们的愿意,超乎你的想象。

以往,一个朝代的覆灭。首先被屠杀和流放的,就是这些皇室中人。而这些皇室妃子,贵人,有些会被秘密处死,有些则是被新的皇帝抢走,也有一些流放到青楼,惨不忍睹。

皇朝覆灭的那一天起,她们就已经不是贵妃。宫心玉她们,有很强的自我认知。

如果李丰年不要她们,等待她们的,将是流放青楼,供万人赏玩。

李丰年一扫众人,这些女人漂亮吗?自然是漂亮,她们都是从全国各个地方,经过层层筛选出来的。但是,他不想要。

没有原因。

自己的夫人们,都是跟自己感情深厚的。而这些女人,只是为求生,求能继续保持这种虚荣的生活。

他凭什么给?

“遣散原籍!”

李丰年冷冷道,他一步转身,头也不回的离开。

宫心玉脑袋嗡的一声,一屁股坐在地上,失魂落魄起来。

金国,金銮殿!

郭准喊来了百官,战战兢兢的在堂上等着。他知道,那位大皇子,可能只信任他的老师余淮安。那么自己丞相之位,怕是要让出来的。

甚至是,那位会以任何理由,放逐自己,或者秘密处决。

毕竟,他已经是前朝的臣子,而前朝已经覆灭!

正想着,那位来了!

砰!

郭准吓的瞬间跪在地上,双手作揖。其他人见此,丞相大人都跪了,咱们也跪吧?

于是乎,百官哗啦啦的跪下去一大片。

李丰年眉头一皱,道:“这是作甚?”

郭准虽然害怕,但是他脑子转的快啊,当即说道:“臣,恳请大皇子殿下登基为帝,统御四方,开辟盛世,造福苍生!”

“臣等,恳请殿下登基为帝,统御四方,开辟盛世,造福苍生!”百官齐齐喊道。

“殿下,你不登基,这偌大国土,要名无名,礼制,语言文字,朝廷制度,皆是没有一统的标准,易生事非!”

“殿下,登基吧!”

“四海归一,天下一统,殿下万寿无疆!”

“殿下登基,是顺应民心,顺应天道。”

李丰年:“……”

“殿下若不登基为帝,臣等就跪着,绝不起来!”郭准说道。

李丰年眉头一皱,在古代,的确有臣子逼皇子登基为帝的。这里面有说道,皇子想要当皇帝,但他不能明说啊,那可是皇位。这话,得臣子来说,得臣子把皇子抬到那个位置上去。

这样一来,皇帝有面子,臣子有里子,对大家都好。以后皇帝就算有什么过失,臣子,百姓,也不好指责啊,毕竟那是你抬上去的。臣子犯了什么小过错,皇帝也不好责罚,因为那是抬你的。

这朝廷,就是人情世故啊!

“郭大人!”李丰年沉声开口,“你们的意见,我会考虑,但不是现在。”

“其一,三国未定,北凉虎患犹在。其二,大景尚太后国殇,她毕竟是我岳母,此时登基不妥。”

“诸位请起!”

众人这才慢慢站了起来,只要大皇子殿下,有统领四方的心,他们就能等。

李丰年坐在皇位

他这本册子,记载了金国文武百官的名字,出身,官位等等详细资料。而另外的册子,则是户部呈上来的一些关于金国的国情,税收,以及账本等等。

这些东西都是他要来的。

“丞相郭准!”

“臣在!”

郭准站了出来。

“本宫命令,郭准,在金国动乱期间,行执掌文武百官之职责。统领百官,务必要稳定金国,保证不发生动乱,保证金国百姓春耕,兼,监察百官之职责!”

“臣,领命!”郭准一拜。

“户部尚书丁龙生!”

“臣在!”一位老人站了出来。

“本宫命令,丁尚书速速查清金国各地百姓受寒灾,水灾等灾害情况,春耕基本情况。如有受灾,尽快安排救济。如赈灾粮食不够,尽快向上报告,我这西山最不缺的就是粮食。”李丰年说道。

丁龙生神色动容,大皇子殿下他,刚回京城,就为民生而考虑,未来自然是会将金国带至鼎盛。

“臣,领命!”

“刑部,御史台!”

“臣在!”

“本宫命令,刑部与御史台辅助丞相行监察百官之职责,速速派人前往各地,监督地方官员不得趁乱违法违纪。”

“我有个情报机构叫做蚁群,你们应该是清楚的。我的蚁群,每天都会汇报海量的信息上来。如果让我发现,你们治下的官员有违法乱纪,你们,连坐。”

“明白吗?”李丰年沉声道。

刑部和御史台两位大人神情凝重,重重的点头。

连坐!

这是他们第一次感到莫大的压力,因为以前的律法,谁犯事就抓谁,或者是把谁家满门抄斩。但现在不一样了,谁的手下犯事,谁就要承担责任。如此一来,他们不敢放松啊!

因为人心是会变的,他们也无法保证,曾经的清官,好官,在这场动乱之中会不会为非作歹。

他们能做的,就是尽快查办这群人!

“娜扎!”

“臣妹,在!”

“五万娘子军,外加五万镖师,横扫一切反叛者,速去!”李丰年下令道。

“臣,领旨!”

朝中百官,均是神色微变。大皇子殿下掌控了紫云城,掌控了金国的所有高官。而且,一道令,撤去除了府兵之外的所有城防军。

即日起,不愿撤销的,阳奉阴违的,明目张胆的,都将受到娜扎公主和镖师的清扫。

试问,当下的金国,还有谁是镖师的对手?还有哪座城防,胆敢反抗?

就算是现在还嘴硬不解散的一些城防军,等迫击炮怼到他们脸上的时候,他们自然就服了!

李丰年在朝堂之上,颁布了诸多政策。其中大多数,都是为了稳定金国。也有一部分,是约束朝廷和地方官员的。

还是那句话,打下江山容易,治理江山很难。

曾经的夷国,只是一个国。而且,李丰年迅速让西山入场,带动了夷国的经济,让夷国百姓都有饭吃,这才收服了夷国。

而今,是辽,金,大景三个国家啊!

李丰年都感觉头很大!

而且,他没有在金国待很久。颁布一系列稳定国家的政策之后,留下了五万镖师驻守,他便是匆匆赶往大景。

在前往大景之前,他去了金国刑部大牢。

在大牢里,见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