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再次模拟震惊李二

甘露殿。

长孙无忌等人沉默不语。

李世民方才听完了他们的阐述,淡淡的道:“所以,太子是为了证明自己?”

众人没有回应。

片刻之后。

“是!”长孙无忌作为最亲近的大舅哥,点头道。

李世民“嗯”了一下,问道:“诸位爱卿以为是否应该让太子去吐蕃?”

岑文本拱手道:“陛下,老臣以为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还是不要让太子殿下去比较好。”

房玄龄附和道:“陛下,臣也这么想。”

魏徴却摇头道:“陛下,臣以为让太子殿下去吐蕃,也未尝不可。纵观古今,历朝历代二世之后必然是守成为主,不会再开疆拓土。可是,这些王朝无不最终没落。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现如今,我大唐有新式粮食可以推广,让天下百姓以后真正做到不再食不果腹。又有火器,所向披靡。若是走守成之路,未免可惜。”

众人忍不住微微颔首。

为什么历代王朝二世以后守成之君?

多年征战后,民不聊生,继续休养生息。

最重要的便是战争消耗的粮草是惊人的,百姓都没有粮食果腹了,又何谈对外征战?guxu.org 时光小说网

长孙无忌长叹道:“陛下,其实我有一句话一直想说,我就觉得青雀他变了。以前的青雀想要争夺储君之位,老夫根本就不看好他。他年幼聪慧绝伦,但是他令我想到了一个人。”

“前朝杨广。”李世民接口道。

长孙无忌点点头。

没错!

杨广!

杨广究竟什么样,民间的百姓或许不知,他们这群人怎么会不明白?

杨广极具才华,又充满野心和抱负。登基以后,他想要一展抱负,却因为成长太过一帆风顺,却忽略了实际情况。

而后,便是屡屡遇挫。

若是他愈挫愈勇,后面的一切也许会不尽相同。可是,杨广三征高句丽,太过于孤注一掷,最后一次几乎是破罐破摔,以至于隋朝精锐尽丧。

此后,失败的杨广像只鸵鸟一样蜷缩起来,等待隋朝的覆灭。

这就是出身优渥,地位超然,又没有经历过挫折之人的下场。

相比之下,李泰真的太像杨广了,这也是他努力了这么久,拉拢了这么多人,也就岑文本这个李泰党的头目比较有影响力,其他人如长孙无忌、魏徴……即便是牛进达这种武将都没有任何人选择他。

这也是李世民从来没想过培养李泰为储君,却又宠溺他,才想着以其他方式补偿他,没想到反而被误解了。

李世民终于下定决心,道:“朕虽然是这个大唐的皇帝,但是也不怕当着诸位爱卿的面说句人尽皆知的实话。自古以来,王朝兴衰,改朝换代不过寻常事。朕没敢奢望打破这一切的不自量力的想法,只想我大唐可以荣耀一时,不属于前人和后人。所以,朕决定同意太子前往吐蕃。是福是祸,是成是败,就看他的能力和造化。”

众人沉吟良久。

“臣附议!”长孙无忌照例第一个赞同道。

“臣也附议!”

“臣等附议!”

李世民拍案道:“宣李道宗、李靖、尉迟敬德……让他们来甘露殿。”

一干武将随后而来。

长孙无忌先向他们说明了君臣之前讨论的想法。

一干武将思考了很久。

众人同样赞同。

李世民目光炯炯有神的道:“派五千兵卒护送吐蕃使团,另派三千禁军护卫太子,火器营全部交给太子。副将则选程处默,卢国公你可有异议?”

程咬金目光一凝,拍着胸膛道:“这是俺老程的荣幸!”

“好!”

李世民点点头,又道:“太子离开这段时间,军事学院准备招收学生,第一批学生先从你们的子嗣中选择,满十六者全部进入军事学院。至于成就如何,就看他们的造化了。”

“谢陛下!”

群臣激动不已。

李世民又眯着眼睛道:“明日太子大婚,一切从简,三天后让吐蕃使团离开长安。”

众人没有反对。

谁都明白皇帝为何会这么想,万一太子一去不复返呢?本来,越王作为皇帝最宠溺的儿子,一直没有纳王妃,群臣也不敢掺和。

此去吐蕃前路未知,好歹给太子留个后。

李世民笑道:“明晚都去越王府,你我君臣不醉不归,其他太子成婚的礼节全免了!”

“遵旨!”

群臣离去。

【叮——】

【系统冷却已结束,可再次进行模拟。】

李世民内心激动万分。

好!

来得太是时候了!

朕再模拟一次,也好确认一下青雀此去吐蕃是不是一定功成!

“模拟朕的儿子,新太子李泰。”

【叮——】

【宿主指定人物,模拟开始!】

【模拟人物:李泰,皇帝嫡次子,字:青雀】

【武德九年,你……】

李世民驾轻就熟的道:“直接跳到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泰前往吐蕃。”

【贞观十七年,齐王谋反,太子逼宫,其中都有你的身影。至此,因你救驾有功又带来了新式粮食和火器,皇帝立你为太子,群臣没有任何人反对。】

李世民:“……”

不是说直接跳到贞观十七年吗?

【叮——】

【模拟暂停,温馨提示,贞观十七年的内容无法跳过,因为此次模拟结果有所不同。】

“好吧!”

李世民只能耐着性子看。

【叮——】

【模拟继续!】

【同年,吐蕃使者来唐,请求和亲。皇帝为了皇权交接答应吐蕃和亲的请求,但根据你的建议,必须是吐蕃公主嫁到大唐,皇帝让你纳吐蕃公主为王妃。】

【吐蕃使团再次来唐,传达赞普的意思,完全同意大唐的意见。至此,和亲一事几乎没有悬念。没想到,你在送吐蕃使团禄东赞离开时,被刺客暗杀时,禄东赞替你而死。】

【大唐和吐蕃之间因此而一触即发,你携带几千唐军和刚训练出来得火器营,前往吐蕃。九死一生之际,吐蕃内乱,大唐大军压境,消除吐蕃这个隐患。】

李世民狠狠的吐了一口气。

成了!

可是,这个九死一生……

【同年,在你的提议下,大唐军事学院成立,为以后的大唐培养了无数人才。】

【贞观十九年,大唐皇帝宣布讨伐高句丽,你规劝无果后随军出征打破高句丽。正如你所说,后勤必然出问题。为此,唐军不得不最后班师回朝。但是,从吐蕃开始,到高句丽战场,火器令所有藩国闻风丧胆。至此,没有任何番邦小国敢冒犯大唐的国威。】

李世民吃了一惊。

讨伐高句丽,青雀也去了?

相比较上一次,这一次的模拟结果有些非常大的变化。

【贞观十九年,新式粮食在齐州获得大丰收,李佑因此而重新获封齐王。齐王李佑对你感激不尽,若是没有你,也就没有了他。】

【贞观二十年,你领兵再次进入突厥腹地,这一次你在草原兴建城池,屯兵于此,彻底掌控了突厥腹地,通过和草原各部进行贸易,令各部牧民生活无忧,令草原各部没有了反抗之心。】

【贞观二十一年,草原各部尊你为“可汗”,你成为突厥实际的掌控人,成为突厥之王!】

轰——

李世民震惊万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