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次上小学88

其实有很多的时候班主任都是知道这些行为的,但是想抓还很难,因为这个时候无论是我们班里还是整个学年里当时抄别人作业的时候都不是如同往常那样抄了,而是有的时候故意写错一些东西,这个在数学作业方面是最为明显的。答案什么的都不一致,就说是抄别人的也说不过去,如果真说是问这些同学为什么字写的这么乱的话,那么很多同学都会说是在假期过完一半儿时间的时候才写的,有的时候一天写好几天的,肯定是字体要乱一些。

其实很多时候班主任老师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其实现在想一想那个时候抄作业就是自己骗自己,对自己不负责的一种表现。但是那个时候的上小学的70年代末出生的人谁会知道以后是什么样子呢?除非家里的家长是那种如同我们班数学最好的那个学生一样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或者是班里学习相对好一些的那些学生的家长有当教师的可能会对学生的作业以及课堂知识抓的比较紧一些。

但是那个时候大多数的学生真的没有什么学习知识的这个概念,或者说可能老师并没有给我们灌输一个学习到底是为什么的这么一个概念。所以那个时候每天放学写完作业就是跑出去疯玩,我还是属于那种不太喜欢出去玩的孩子呢!那每天写完作业都得出去玩到天黑吃饭,可想而知那些喜欢打架和淘气的孩子是什么样子了。

而等到真正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的时候大多同学其实都已经来不及去弥补当初对学习不重视所产生的后果了。当然家里有钱的或者是家里父母是当大官的这部分人例外,因为这些人自打出生的时候其实已经比大多数人少奋斗了好几十年的时间。

孟老师收上去的作业又一次发了下来,毕竟这个时候假期还没有真正的结束,虽然说这个时候距离真正的开学其实已经没有几天了,但是毕竟假期没有结束,有很多同学的作业如果按部就班的写的话还没有完成。因此抽查完的作业发下来也是很正常的了,当然对于一些提前写完作业的同学反正也不表扬也不批评。

接下来就到了对于到校日来说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那就是发新学期的教科书以及象征性的发几本作业本,为什么说象征性的呢?因为学校发的作业本根本就不够用的,每个学期在我记忆里每一个学生都不知道要买多少作业本,当然这里区分还是有的,那就是买数学作业本的数量多于买语文作业本的数量。

说不喜欢学习吧!无论是到校日发书的时候还是正式开学发书的时候,班里所有的同学对于新书都是爱不释手,不知道从头到尾要翻看多少遍。但是还是可以看出侧重点的不同,学习好的尤其是数学好的同学可能就愿意看新学期的数学书,而大多数同学是还是看语文书和那些课任课的新书多一些,反正是每本书都会在刚刚拿到手之后不停的翻看好几遍,当时我敢说大多数同学都是抱着这个学期一定要认真学习的态度的,但是智商这个东西和班里的学习环境让很多同学都不可能真正的达到这个时候的心理想法。

孟老师看我们把新书看的差不多以后就开始布置另一项到校日的工作,那就是打扫班级和责任区的卫生。这个时候我记得有一个同学要回家叫他奶奶,说要让他奶奶来到班里帮着擦一下窗户,但是孟老师还是给否了,说道现在住的距离学校也不是很近,还以为是原先住在十六门后边儿那片儿呀!你回家找你奶奶怎么也得走将近30多钟,你和你奶奶再往学校走又得将近30多分钟,这1个多小时的时间可能班里同学把其他地方都打扫完了,你让那些同学是留下来等你还是不等你?好了,还是一会儿到高年级让别的班级老师派学生过来吧!

孟老师说完以后就开始布置了那天到校日去学校的这些同学都干哪些方面的卫生,和之前都差不多,有负责擦桌椅的,有负责扫地的,有负责擦地的,有负责擦黑板的,有负责擦教室前后两个门的,有负责在责任区扫地的和擦地的。

其实有的时候我现在回想小校时期的校园生活除了学习之外其实如同这种打扫卫生的活动也是校园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其实回想小学时光的话,我还是那句话可能记忆最为深刻的都是那些可能与学习没有什么关系的事情。

当然这里我们班级还要负责一个重要的地方,那就是顶层的那个大教室,但是因为十六门早就拆除的关系,因此从十六门拆除的那一天起去不去顶层这个大教室干卫生好像对于我们班级来说已经不是很重要了。其实这个顶层大教室一直到五年级的时候还是由我们班负责打扫卫生,直到六年级开始以后,六年级的班主任可能认为一个班级同时负责两个责任区的话有些太耽误时间,所以从六年级开始顶层的那个大教室就不归我们打扫了。

不过话说回来了,自从十六门拆除了以后我们班的同学对于能不能被派到顶层打扫卫生已经不是很看重了,因为冬季里再也看不到屋顶的落雪和十六门后边儿那些平房升起的渺渺炊烟了,最喜欢看的景色消失了,也就不会再让我们这些学生有兴趣了。

别看大家都有着分工,但是还是有区别的,女同学可能分到的任务相对来说就干的快,男同学分到的就相对来说干的慢。其实大家都不愿意干的就是擦地的这个任务,因为这个任务要等到所有其他同学把教室里的卫生都干完了以后才可以开始干,因此等到地干的时候其他的同学早就回到家了。

我基本上每一次轮到的指定工作都是擦地,不过好在每次都不是一个人,因此每次当别的同学都是教室里干活的时候,我和其他负责擦地的同学就是在水房里或者是在走廊里责任区里呆着,当然有的时候也会上到顶层那个大教室呆一会儿的。

高年级的学生过了一会儿来了4个人,都是5年级的,其实开学这些同学也就是6年级的了,因为真正的6年级的同学肯定是不可能大批的回到小学了,因为毕业了,如果再回小学可能更多的就是取毕业证了。

来的都是男生,那个时候在我的记忆里好像帮助我们擦玻璃的都是高年级的男生。并且给我的感觉好像个子都很高,那个时候个子矮的同学好像想擦窗户也不让,但是个子太高的同学老师也不会让擦玻璃的。因此来帮忙擦玻璃的这些高年级男同学在我的眼里好像个子挺高,但实际上应该是中等个头的男同学,只不过那个时期反正在我们省城来说越高年级的同学好像个子越高,虽然说低年级每个班里都有那个么几个同学的身高不次于高年级的同学,但是总体来说那个时候高年级的同学个子就是高,低年级的同学个子就是矮。

不过现在已经很难通过身高来区别学生是上哪个年级的了,因为孩子的营养什么的比80年代的小学生可是强多了,虽然80年代的小学的营养比70年代的小学生的营养强,但是这个时代总是在进步。现在如果走进小校校园里的话,可能身高和一些普通成年人身高差不多的小学生是经常能看见的,但是80年代的时候和普通成年人身高差不多的小学生只是偶尔才能看到。

其实在我们还是二年级的时候有的时候到校日打扫卫生的话,那些高年级也会派来女同学来帮忙一起打扫卫生,但是三年级的时候就只有派男同学过来帮助擦窗户了。

基本就每次都是派来四名男生帮助我们擦窗户,每次都是四个男生的腰里系上一个那种特别长的跳绳,然后两个站到窗台上去擦窗户,而另两个男生则始终是尽量往后站着,有的时候孟老师也会让我们这些在最后负责擦地的同学也帮着拉着跳绳。这是高年级的同学这么擦窗户,等我们上五年级以后就是自己班的同学擦窗户了,但是我们擦窗户的时候可不是把跳绳的另一端绑在站在教室里的同学的腰上,而是绑在了位于窗户下方的暖气管道上,因为五年级的班主任说如果真发生什么意外情况话,站在屋里的同学的体重根本就不可把站在窗台擦窗户的同学给拉回来,弄不好还会出现别的意外。所以绑在暖气管道上是最为安全的。当然这个一个时期一个样儿,等我们这波儿人上初中以后听说长虹小学的领导禁止学生进行擦窗户的这个劳动了,都是让家长过来帮助擦窗户了。

其实那个时候等我们上五年级的时候开始擦窗户的时候,别的班的同学是什么心态我不知道,但是我们班里负责擦窗户的那些同学其实每次擦完窗户以后一下来也会说道挺害怕的,五年级上下两个学期的时候我们班分别在2楼和3楼呢!所以就可以想象同时期在4楼擦窗户的那些同学是什么样的心理了,但就是那样也是让我们自己擦。可是没有想到的就是等我们上初中就完全改变了。

等这些高年级的同学擦完窗户离开以后,我们班里的卫生就基本上干的差不多了,一个女生把窗台又重新擦了一遍以后也走了。反正那个时候基本上就是负责干不同劳动的同学只要是把自己负责的卫生干完就离开班级了,当然这其中有的直接回家了,有的可能还会到操场里玩一会儿再离开。

等班里其余同学把负责的劳动都干完以后,那次到校日来的同学也就基本上走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我们这几个负责最后擦地的同学了。和以前一样,我们几个人先把椅子四腿朝上扣在书桌上,然后就开始了擦地,虽然说这样干的话有的人会说有些费劲,但是这样干的好处就是擦地的时候没有死角,可以把教室里所有的地面都能擦到。如果不把椅子倒扣在桌子,而是不停的在擦地的时候挪椅子的话,那么擦起地来感觉更加费劲。还不如把椅子扣在桌子,这样擦起地来还快。

我们都每次都是从班级的最后一排开始退着往教室前门的方向擦着地。等我们几个人在教室前门汇合以后就到水房把拖布重新投了一下,然后就是站在教室的外边等着教室里的地面干了,因为我们那个时候的打扫卫生的工具都是放在教室最后的卫生角里的,因为要等教室地面干了以后把拖布放回到卫生角去,总不能把拖布往教室门口一放就走。

因为这个时候天气还是挺热的,因此地面干的也快。等地面干了以后我们就把拖布放回了卫生角,然后拿起了终于离开了教室。当然这其中还是要有一位同学去办公室告诉一下孟老师卫生搞完了,因为别的那几位同学的家相对来说住的比较远一些,因此这次告诉孟老师卫生搞完了的任务就由我去完成了。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当我们离开的时候都会把教室前边的那个门给关上,关完以后就看到那几位同学都是用跑的姿态离开教学楼的。

我来老师办公室告诉孟老师卫生搞完了,孟老师说知道以后我也就离开了教学楼,操场里还有学生在玩呢!有几个我们班的同学,也有其他年级的同学,反正就是在那里瞎玩,也说不出来在玩什么,反正是满操场的跑。那个时候我好像一般的情况下不愿意在操场玩,除非是正式开学以后的体育课解散以后可能会在操场上玩一会儿,但是这种情况下我好像不愿意在操场里玩。其实我在前面的文章里就已经说过,看孩子以后的交际能力强不强,会不会为人处事,都不用在什么初中,高中,大学里看,只要看小学的时候孩子是不是愿意和大家一起玩其实就已经能看出来这个孩子以后是什么样子的人了。

我这么说可能那个时候上小学的网友们会有不同的意见,但是请大家好好想一想,那个时候经常在操场里玩的和在操场里疯的同学长大以后可能不是大富大贵,但是肯定过的也不那种特别贫穷的生活。当然这个也是分地区,可能在我们北方这边儿会显得很明显,但是在南方可能就不那么明显了。当然我这里指的玩更多的是指的和不同年级的同学玩,而不是指的那种只和有限的几个同学玩的那一种玩。

背着回到家以后已经是11:00多了,其实到校日检查作业用不了多长的时间,发新学期的书本也用不上多长的时间,绝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了打扫卫生上了,所以9:30到校直到11:00多回到家里对于我也很正常。

其实也就是最后擦地面的同学回家的时间晚一些,别看都是打扫卫生,但是很多同学虽然也参加了劳动,但是分干哪方面。比如说负责擦黑板的,负责擦教室前后两个教室门的同学可能干的就非常快,很多时间感觉他们好像连10分钟都没有到就干完离开教室了。但是对于在教室里扫地的和我们这些擦地的回家就晚了,负责扫地的那些同学其实劳动的时间也很长,只不过他们离开教室的时间比我们这些负责擦地的早一些而已。

那一天我离开学校以后就直接回家了,因为心里想着回家以后把书皮儿给包上。姥姥那天也还在我家里居住,我试着用在家里用挂历纸和牛皮纸自己包书皮儿,但是很遗憾的就是都没有成功。反而是浪费了很多母亲留下来用于给我包书皮儿的挂历纸和牛皮纸。姥姥会缝衣服什么的,但是不会包书皮儿,因此姥姥在一旁陪着我着急也帮不上什么忙。等晚上母亲下了班以后才帮着我把新发下来的书和本给包上书皮儿了。包书皮儿这个技能直到现在我都没有掌握,也不知道我们那些成为人父人母的同学是不是掌握了。母亲给我包书皮基本就是用那种挂历纸和牛皮纸,而在这一时期在大舅二舅附近的那个省城里最为出名的国营大型商店里卖文教用品的地方已经出现了那种专门用于包书皮儿的专用纸张,并且色彩什么的也都特别的丰富,上面的纹路什么的也特别好看。但是反正是在我上小学和短暂的中学时期的时候母亲是没有给我买过这种专门用于包书皮儿的纸张。不过姑姑的孩子上小学以后,姑姑每次在开学的时候倒是没少给表弟买这种纸张,但是姑姑和姑父都不会包书皮儿,因此每次表弟一发新书以后,姑姑或者是姑父就领着表弟来到我们请母亲帮助包一下书皮儿。直到现在我都感到有些遗憾就是这种书皮我是没少见到同学和亲戚的孩子使用,但是我是始终都没有用上。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