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胡杏花自缢身亡

再说让刘勇传递进去的话,他思忖了两日,还是找了胡杏花聊了会天,觉得这女人求生欲望非常强,不至于会发生什么情况,便将她老公赵德伦的话告诉了她,没想到这女人听完话就大声哭泣起来,劝了几遍都不管用。刘勇在牢狱中见到事情多了,生怕她想不开自杀,随安排妇人狱卒昼夜看守,不准出事。

这胡杏花听到夫君这个话,无异是要休了她,后来看到带来了衣服,竟然是出嫁的婚衣,她才真正明白,夫君要她离开这个世界了。

胡杏花心情极为复杂,与叔和表侄通奸,这生恐怕是无脸再回到寿阳了,更不能活在世上了。刘勇虽然劝说过,但她自知罪恶深重,死心已定。无奈看得紧,她没有机会去死。女狱卒对这种淫乱女人本就看不起,昼夜看守又太累,那天到了半夜,就支在墙边睡着了。胡杏花擦洗了身子,穿上结婚时的衣服,借着月光整理了头发,将被子搓成绳子绑定在铁栅栏上,将头伸进活结里,用力将身子往下沉。因为绑的地方比较低,当绳子卡在脖子上时,气喘不过来难受,她试图呼喊,想用力蹬脚提醒看守,可此时她已经用不了力,慢慢就咽气了。

正当鄂云布考虑命案如何收场的时候,监狱里的刘勇一大早来禀报,胡杏花自缢身亡了。guxu.org 时光小说网

鄂云布吃了一惊,顾不得责怪刘勇,连忙赶去牢中,只见胡杏花悬挂在栏栅上,衣裙整齐,表情似乎有些痛苦。

正好赵德伦都在广茅,衙门派人通报了死讯。赵大成和赵德伦赶到牢房里看了尸体,发现身上有些伤痕,但赵德伦视而不见,也没有对刑讯提出看法,对衙门自缢勘察结论没有异议,便签字画押,收回尸首,并卖了一口楠木棺材,让狗子先送回寿阳,等待他们回去之后再安葬。

事情处理之后回到客栈,赵德伦长叹了一口气,他早就料到会这一天,所以并没的感到吃惊和悲伤。而赵大成却非常震惊,想不到胡杏花会走上绝路,人虽然死了,但对赵家的解脱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机会,没有胡杏花的口供,案件就不能结案。

这时,鄂云布也感到事情有些难办,幸好赵家还是识大体,没有追究衙门刑讯逼供,给足了衙门的面子。鄂云布前后思量,觉得随了卢居贤的心愿也是不错的想法,然而原先的一些口供如何更改,也是一个困难。他思前想后,还是差人人将卢居贤请到衙门来。两人言辞一番,鄂云布下意识地提出结案的难处。

“鄂兄,卢某在京城接到地方廷报很多,此类命案也是不乏其人。既然是口供,那就人说的,人说的还是可以改变的。”卢居贤说道。

“赵家命案朝廷也在关注,巡抚大人三番五次传话要本官公正办案,可如今有了新的口供,人犯却死亡了,本官不好交代啊。”

“何不重新审理,看看究竟什么新的证据,假如有了新的证据,鄂兄再相机行事,不用急着上报。”

鄂云布觉得自己是太轻率了,何不再将案子梳理一遍,看看有否可以通融之处。卢居贤看到鄂云布有些同意他的想法,便将银票又推到他跟前:“鄂兄,以后此案报到朝廷,卢某自会妥善处置,请你放心。”

有了卢居贤的承诺,鄂云布也来了个顺水推舟。

卢居贤从衙门出来,连忙找赵家兄弟商议,提出一个大胆的建议,让他们尽快办理。卢居贤的办法就是传话给狱中之人,嘱咐他们翻供,就说是胡杏花生怕淫乱之事暴露,便下毒害死了情妇和李家父子。hn

赵大成觉得这的确是个办法,便写下信,连忙请刘勇过来,将信交给他,又给他五百两银子。得到银子的刘勇急忙去监狱,借故让狱卒离开之时,将信分别让尹管家他们看了一遍,这些人认得大少爷的字,就点头应允。阿根不识字,刘勇将尹官家带去阿根处,让他跟他说是大少爷的意思,照此口供就行。

果然,鄂云布听了卢居贤的话,又在牢中审理案件,没有想到竟然众口一词,说是胡杏花下毒害命。鄂云布厉声讯问:“前几次审理为何不说?”

尹管家说:“大人,胡杏花是赵家三少奶奶,我们是下人不好说,如果说了,赵家肯定会责怪,把我们赶出赵家。”

“现在为何又供出来了?”

“人命关天,我们不想死啊,大人。”

鄂云布又问:“你们怎么知道是胡杏花下毒的?”

尹管家说:“大人,案子发生后,胡杏花自感罪恶深重,便将下毒一事告诉了我们,当夜她在食物中下毒之后便借故离开府上,去了娘家,实则就是想躲避。”

胡杏花事发当晚不在赵府,确实有这回事,前几次口供中都已经明确,就此看来嫌疑是挺大的。

随后,鄂云布又连续讯问了其它人,口供基本一致。他想,就此结案,也许是最好的结果了,也对得起收到的银票了。

鄂云布当堂将何连喜、李家田两人释放,其余人等待上峰批复之后再处理。

本意为此案报上去便万事大吉,可他没有想到,如今的巡抚大人不是陈万全了,而是黄进大人了。黄进接到案件报告,细细一看,案情由变为胡杏花下毒害人,况且疑犯已经自缢,这不是岂有此理吗?他狠狠地将报告扔在地上。此时,魏伯仁和吴富贵两人有事正好进来,魏伯仁便拾起报告看了看,才明白黄进大人发脾气的原因。

“大人,寿阳命案已经三审,今日又是这种结论,下毒之人已经自缢,这案子怎么查下去?”魏伯仁说。

吴富贵看了后,心里便打起主意来,如果案件无法结案,大家的精力便放在命案上,这赈灾款调查就得爱影响,对自己来说是好事一桩。于他说道:“大人,这案子本来就复杂,鄂大人下此结论,必定是有口供支撑,大人不妨先上报,看看刑部的想法,如果他们也无异议,此案定案也是情理之中。”

“这鄂云布也真是糊涂了,这种结论如何经得起推理?此案如何能上报朝廷?皇上会怎样想?我黄进将置于何地?”黄进非常气愤。

魏伯仁并不清楚此案的背景,到底是谁在背后操控,而致案件三次无法弄清真相,涉及多名官吏,到此时,他也不好说话了。

“大人,就下官以为,胡杏花自缢未尝不是好事,此案就此结了,也少了麻烦,大人可以专心赈灾,筹集军粮,这才是江南省的大事。”吴富贵说道。

黄进摇摇头道:“吴大人不知啊,皇上对查案颇有研究,此等案件上报上去,皇上岂不认为我等不会办事?”

“那怎么办?”吴富贵故意说道,“寿阳命案如果再拖延下去,终究不是个事情。”

“不如再进行一次审核,如结论正确便可上报朝廷了。”魏伯仁说道。

这时,黄进突然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武郡王的丈人李琦大人,此人来江南省专司刑务,让其出面去再审,如果有错,武郡王也会担待,不至于会责怪下面,况且武郡王与皇上的关系也不错。想到这里,他的心里有了底,便让人去叫李琦来衙门。

李琦一直在关心着黄进来江南省的情况,时不时还密信告知武郡王。这回黄大人亲自派人来传,他的心里便打起鼓来,不知黄大人是唱的那出戏?

“大人,传下官过来有何事?”李琦到了衙门就迫不及待地问。

黄进对这位下属早就放下了巡抚的架子,反道是嘘寒问暖进来,让李琦一时摸不着头脑。对这位武郡王的丈人,黄进不敢有半点怠慢,他深知武郡王在朝廷的份量。再说,李琦在地方多年,深谙处事之道,不能小看了他。

“李大人,近日武郡王可有来信啊?”黄进问道。

“回大人,小婿前几日来过信,让我好好协助黄大人将江南省的公务处理好。”

“那请李大人回信时替下官向武郡王致谢。”

“一定,一定。”李琦点点头。

黄进走到书案前将鄂云布上报的案卷拿过来,交给李琦:“鄂大人在广茅直隶州审案结束,结论在此,请李大人过目,不知有何想法?”

李琦虽然没有看到案卷,却早就从广茅的眼线里得知了情况。此时,既然黄大人让其看,便显出惊讶的神态道:“这案子一波三折,确实不简单啊。”

“不满李大人,此案卷的结论本官还有诸多疑问,为什么需审查三次才弄清楚?”黄进有些不解。

“此案看似一波三折,其实也是顺理成章啊。”李琦道,“第一次是食物中毒,第二次是烘板中毒,此两次中毒都有可能,勘察中会很难判断。第三次下毒之人被查出,说明确认了第一次的结论,第二次只是多绕了些路而已。”

听李琦一说,黄进觉得有几份道理,可他还是有些疑问:“这下毒之人胡杏花既已死亡,出此结论可信度又有几何?”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