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耐克精神是如何塑造出来的

“他问教练,如何打破自己创下的世界纪录,教练回答他,跑再快一点。”

耐克有句脍炙人口的广告词:“JUSTDOIT!”相当程度地表达了耐克的精神,而且,这也是由威登-肯尼迪广告公司所想出来最有名的一句广告词,其中也包括了威登-肯尼迪的精神——很简单,就是运动精神。

耐克广告和一般商业广告最大的不同就是很少去特别鼓吹产品——运动鞋、服饰、用品……而是鼓吹运动精神。因此,耐克广告很多的创意是取材自日常生活,是实实在在的真事,而不是捏造或创意演绎出来的故事。甚至,这些广告中的当事人并不见得和耐克有直接的关系。

但是,耐克还是颂扬他们,因为这就是运动精神。

让我记忆深刻的两则广告,一则是:一位老先生,在冬天的早晨,光着上身,在旧金山的金山大桥上跑步。一位记者访问这位老当益壮的老人家:“这么冷,你的牙齿不会发抖吗?”这位老者一笑,说:“我把牙齿放在家里!”

另外一则广告的主角是地球上最伟大的运动员之一,曾被誉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的美籍中短跑健将迈克尔·约翰逊(MichealJohnson)。约翰逊询问他的教练如何再打破自己创下的世界纪录,他的教练回答他:“跑再快一点!”

这些广告并非虚构,都是真人真事。威登-肯尼迪的人看到报纸的报道后,想办法找到当事人,再以广告重现这些事实。

不管是耐克还是威登-肯尼迪的人,都共享一个相同的信念——他们相信真实的运动精神,也就是“运动会使人更好”。

威登-肯尼迪曾经制作一个耐克广告,是说一名染上毒瘾的女子,因为吸毒,她的小孩被政府强制交由社会局管束。她决心振作,开始跑步、戒毒,持续3年后,身体终于恢复健康,把小孩接了回来。记得当时的广告文案是:谁说你不能跑离麻烦?

而负责耐克广告文案的威登-肯尼迪同事们,也是“运动会使人更好”的真正信徒。即使是冰天雪地的冬季,他们依然是一早就爬起来跑步。在跑步当中,只有腿和脑的意志力在竞争——我到底要跑多远?我为什么不窝在温暖的被窝里?这一切,都是你自己在与自己的意志搏斗,与自己的身体抗争。

也有许多同事到了中午的休息时间,不是先去找个好餐厅,而是先套上跑鞋去跑两圈。

他们都是很好的人,很诚实,很有人性。他们好像一群哲学家,注重的是真理,而不会用一些假话、虚话,捏造一些事情来骗你。

耐克和威登-肯尼迪对于真实是很认真的,有时候,甚至是辛辣的。

1996年奥运会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时,耐克在亚特兰大竖了许多大广告牌。上面有两句辛辣的实话:“今年如果你没有拿到金牌回家,那你只是和其他观光客一样。”“你不是赢得了银牌,而是你失去了金牌。”

除了强调“运动精神”外,威登-肯尼迪在耐克的广告上也强调“只和意见领袖对话”,这和一般广告都想和大众说话的精神大相径庭。

他们的想法是,一般在运动上有杰出表现的人,通常也是具有魅力的领袖或偶像,而当他们穿上耐克的红色球鞋时,其他的追随者当然也会跟着穿上红球鞋。

基于“只和意见领袖对话”的策略,约翰·杰伊发展出一种名叫“城市进击”的广告手法,就是不只用海报或电视广告,而是将广告更深入城市,与城市互动。做法是拜访每一个城市,找到那个城市的传奇或精彩人物,作为耐克广告的主角。例如,在纽约市,我们找的对象是纽约街头篮球迷心中的传奇人物——绰号为“山羊”的厄尔·马尼戈(EarlManigault),而不是NBA联盟球队知名球员。

然后,威登-肯尼迪在纽约的地铁上做了以“山羊”为主角的耐克海报,以表达“耐克来此向纽约致意”。

耐克还做了一个令人大为意外的广告。他们访问了某个小学最出色的小球员,以他作为广告的主角,就在学校的正对面租了个广告牌,将这名明星球员的故事写出来。老实说,这么大的耐克居然如此重视这么小的人物,这样一来,不仅这名小学生可能这一辈子都会是耐克的死忠拥护者,而全校其他的小学生,看到这样的情形,当然也会被影响。

为了让此策略奏效,为了收买人心、在每个城市里扎根,威登-肯尼迪和耐克有一个公式做法:找出这个城市最酷的人。所谓的城市酷客,就是指对整个社会都很了解,什么都知道的人,他不一定是明星或名人,但他要像了解自己家一样了解他的城市。威登-肯尼迪请这些人担任“城市进击”的顾问,好让耐克能迅速在此城市扎根。

除了耐克之外,威登-肯尼迪还有其他的广告客户,但是这种从现实生活中取材,贴近人生来做广告的手法,耐克和威登-肯尼迪可说是“天作之合”。在强调诚实和颂扬运动精神的共同理念下,他们携手做了许多成功的广告。但与其他的广告客户合作中,威登-肯尼迪就不见得能如此得心应手了。

一颗苹果从树上落到地下,也绝不会离苹果树太远。两所设计学校教了我理论,而威登-肯尼迪教会了我如何去执行。直到今日,我做的许多事情,都深深地受到他们的影响。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