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好的学校教的思考技巧,会让你一辈子受益的。”

当我走出机场,眼前罗得岛的风景让我当场愣住,差一点就哭了出来。

为什么?因为我看到一栋栋新英格兰风格以及维多利亚式的美丽、精致、可爱的木造房子。当然,还有与它们互相搭配的美丽树木和蓝天、白云。我想,100个人中会有99个人赞叹:“太美了!”而我,大概是100个人中唯一看到此美景却想赶快转身逃走的人。

我一点儿都不喜欢木头房子。我对绿树、花草、蓝天、白云等大自然的恩赐美景也没太大兴趣,甚至一般在炎热地带长大的人对于冰雪的幻想及喜爱,我也没有。说老实话,我讨厌下雪。

也许,我真的就是一个怪胎。我喜欢城市,喜欢方方正正的水泥建筑,喜欢高速公路、商场、购物中心……我甚至不讨厌带着点汽油味和废气的空气。看到罗得岛的一派乡村风光,我几乎想马上原机返回休斯敦。

但是,学已经转了,车卖了,租的公寓也退了,我回得去吗?像所有我曾经面对过的类似情况一样,我无奈地继续往前走。

本来向罗得岛设计学院申请到摄影系的入学许可,但我后来想转到设计系,结果学校方面也顺利通过。像罗得岛设计学院这种全美国首屈一指的设计学院,以我并不十分出色的成绩来申请,竟然十分顺利,应该是因为本身也是罗得岛设计学院杰出校友的阿普丽尔老师写的那封很棒的推荐信吧?

罗得岛设计学院的风景就和罗得岛差不多,几栋古色古香的建筑物隐映在一片绿意中。看到与我过去经历截然不同的校园,心里不无失望之意,我以为自己可以看到一些比较炫、比较酷,不管是建筑物或校景,能够表现出设计感觉的校园。说老实话,我当时确实是蛮失望的。

离开罗得岛设计学院10年后,再想想当初对于学校的第一印象,不由为自己当时的无知和狂妄自大汗颜。

称罗得岛设计学院为美国最具历史、最古老的设计学院应该理所当然,因为英国人在移民美洲大陆初期就设立了这所学校。在我入学时,它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比只有200多年历史的美利坚合众国还要年长得多。

这里是汇集了全美精英的新英格兰区,周遭多是全美著名的常春藤盟校或十大名校。从我们学校走四十几步,就到了有名的布朗大学;如果开车前往马萨诸塞州,1小时车程内有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往康涅狄格州的方向走,1小时内可抵达耶鲁大学;3小时的车程内,可以拜访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及马里兰大学;往北开,4小时内可以到宾夕法尼亚大学。

古人常说“人杰地灵”,其实不无道理。广义的新英格兰地区是美国文化的发源地,美国许多古老而显赫的家族都聚集在此,许多优良传统也得以保存下来,使此地区成为美国人文荟萃之地。

罗得岛设计学院本身也是全美最好的设计学院之一。《时代》杂志及《新闻周刊》在对全美的艺术学校进行评比时,均将罗得岛设计学院排在前三名。纽约市的艺术总监,七八成都出自该校。而自己开设计公司或创意公司的校友,更是不计其数。同学之中卧虎藏龙,几乎是来自全美国的精英分子。例如,我的一个同学后来成为有名的创意杂志《COLORS》的编辑,设计专业的人都知道这个工作职位本身就是一项成就。还有玛莎·史都华的《生活》杂志,平面设计公司“2x4”,也都是出自同学的手笔。

在申请进入罗得岛设计学院时,我虽然成绩中等,但申请时递交的设计作品,却以一种与众不同的表现手法得到认可。我因而产生了如井底之蛙般的自大,表面维持相当程度的谦虚,心里却把自己算做一号人物。

因此,在罗得岛求学的过程中,我曾一度把老师带着深意的教育方法当做太过学术气息的夫子自道,甚至感到不耐烦。即使老师一再在课堂上提醒我们,以后我们回顾学生生涯时,会对学校的训练及教育心生感激,但我仍然无法体会他意所何指。

离开学校多年后,我渐渐领悟到,老师并没有自吹自擂,罗得岛设计学院所教授的思考方式和技巧,深深影响了我日后的生活方式,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不但替我们打开了眼界,还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我们的境界。

对于在此学校接受的教育,我心存感激。我在这所最好的学校里,遇到了最优秀的人。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