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百岁老人

老天子在宗庙中双膝跪地,面对先王牌位,边流泪边回想,边唉声叹气。

这时,一名上了年纪的内侍急急忙忙禀报:“韩、赵、魏、齐四国使者前来讨债。”

老天子大怒:“呸,这四国还有脸来,人家楚、燕两国好歹还出兵了。他们四国出尔反尔,放寡人鸽子,未出一兵一卒,讨什么债?”

内侍回答:“天子息怒,可他们手里都有您亲手写的欠条啊。”

“唉!”老天子重重叹了口气,一时无语。

提起这档子事,他肠子都悔青了,心中自责:你呀你呀,你说你窝囊了一辈子,都一百多岁了,还发什么豪情壮志啊,这下倒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弄到如今这不可收拾的局面。

起因是这样的:忽然有一天,楚王非常有礼貌地亲自前来拜见周天子,还随同带来了许多贵重礼品,弄得老天子一时不知所措。楚王接下来的一番话,让老天子顿时感觉到了天子的价值和权威。

楚王的意思是:如今秦国一家独大,整日里欺负其余六国,既然兄弟们互相掐架,周天子这个做家长的怎能袖手旁观呢。老天子心里这个气:我倒是想管,可你们谁又肯听呢!一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楚王早有了方案:秦国太不像话了,六国必须联合起来,揍他一顿出出气,请老天子出面,以周天子名义,号令六国组成联军协力攻秦,等打下土地和钱粮后按比例分红。

老天子双手一摊:我一无兵马,二无钱粮,心有余而力不足啊。楚王当即代表六国表态:天子出钱,六国出力。既然周天子拿不出钱,那就先欠着,等打完仗再从分红里扣除。

还别说,这买卖挺划算,老天子盘算半天,不禁心动。分多少钱先不说,这倒是个重振周天子威望的机会,毕竟数十年来,周王室早就没什么存在感了。

老天子心头一热,答应下来,他亲自起草了一份诏书,将心中这些年心头的抑郁之气全化为文字,为了写好这份诏书,他熬了两个通宵,一个字一个字地斟酌,直到自己满意为止。为了彰显周天子的胸怀和诚意,老天子给六国一一打了个欠条,那些钱粮便由六国先行垫付。

可就是这诏书和欠条,直接将老天子和大周逼上了绝路。

先说六国。楚王就是个大忽悠,这周天子诏书也发了,欠条也打了,可楚国就来了五千人,还是些上了年纪的老兵;燕国实诚,倒是来了两万多人,可其他四国,连个人影子也看不到。

就这两万多人,去对抗六十万秦军,还不够人家塞牙缝的。于是只能催促和等待那四国出兵。等了足足一个月,老天子终于幻想破灭,确信不会再有援兵了。

美好的方案就这样流产,可这两万多人的楚燕联军又成了大麻烦。等待其余四国出兵的这一个月里,这两万多人吃住都在洛邑,毕竟是周天子‘请’来的,吃喝拉撒就得周天子掏腰包。可请神容易送神难,楚燕联军说了,走人可以,得先把欠账结清。到了这时,老天子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毕竟再让这帮人住下去,非把周天子吃破产不可,老天子‘砸锅卖铁’,就差把宫殿拆了,才算勉强打发走这帮爷。

再说秦国。得知周天子联合六国发诏书攻秦,鼻子都气歪了,马上发兵十万,直奔洛邑,并且扬言六国谁若帮助周天子,就发倾国之兵讨伐谁。这样一来,周天子当真成了‘寡人’,吓得老天子寝食难安,魂不守舍。

(本章未完,请翻页)

秦国乃虎狼之国,正愁找不到借口呢,老天子这个马蜂窝一捅,招致来灭国之灾,为了化解秦王怒气,老天子把象征天下九州的九鼎送去了秦国,并打算亲自到秦国赔罪,可秦王依旧不依不饶,十万大兵压境,老天子硬着头皮向六国求救,可送出去的信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

都到这份绝境了,那四国居然还来讨债,真是雪上加霜。老天子虽然一百多岁,好在还不糊涂,自己罪责难逃,姬氏可不能断了香火,当务之急是尽快把太子送出去。

天下之大,太子也只有一个去处,那就是东海龙宫。太子和东海龙宫的十三公主自幼定下娃娃亲,老龙王不会见死不救,一旦有了东海龙王庇护,秦王和吕不韦也会畏惧三分。

只是这么一来,太子就成了倒插门的女婿,一旦传扬出去,周王室脸上无光。可面子和性命比较起来,谁还在乎那个呢?

“来人,快传太子前来。”一名年轻内侍匆匆去了。

“大谁何?大谁何安在?”老天子又问。

老内侍忙答:“回天子,大谁何数日前出宫,还未归来。”

大谁何,是周天子亲兵卫队,首领称大谁卫,是当年周武王姬发所创,第一任大谁卫就是由姜子牙兼任。

老内侍的话,提醒了老天子。是了,大谁何是被老天子自己派出去的,执行一项绝密任务,那就是带着大周国宝‘中道易’前往太行山女娲宫,求见女娲娘娘的首席大弟子火神,请他发慈悲解困境。

还有一层意思,各诸侯国都对‘中道易’虎视眈眈,六国忽悠周天子打下欠条,借机讨债,基本都是打中道易的主意。中道易是周文王姬昌所创,绝不能落入六国手里,只要火神肯帮忙保管,那些觊觎者又谁敢去女娲宫惹事?

早知吕不韦大军来的这么快,当初就该送太子一并出城,如今大谁何不在,这可怎么办?老天子犹如热锅上的蚂蚁,急的直搓手。秦军一旦攻下洛邑,大周就会灭亡,自古朝代更替,无不血流成河,何况如今秦国掌权的是吕不韦那个魔头,素来心狠手辣,手下五行门的五大魔君,个个杀人不眨眼。”

这时,一名小内侍来报:“报…..信,信。”

他一路小跑,极为匆忙,以至于脚下拌蒜,差点摔个跟头。

老天子接过信,恰好外面电闪雷鸣,瓢泼大雨倾盆而下,边看信边大惊失色,冷汗直流。

信是秦军将领蒙骜派人所送,乃大秦丞相吕不韦亲手所写,说秦军已经兵临城下,以三日为限,要周天子及其族人全体自裁谢罪,否则三日之后,管叫洛邑城内血流成河,连一只耗子也不放过。

“哎呀,吕不韦你好歹毒,洛邑百姓有什么罪,你怎能滥杀无辜。”老天子浑身颤抖,眼前一黑,差点栽倒。

话说回来,吕不韦虽然狠毒,但是自古朝代更替,又有谁能容忍前朝王族这个隐患呢?

若想让人放心,便是让其全部消失。当初商灭夏,周代商,无不如此。至于传说中的尧舜禅让,又有谁能证明呢?当年自己的老祖宗灭商之时,不也是勒令商汤王族集体自焚嘛。

据说纣王有个最小的女儿,就是刚刚出生不足周岁的金燕公主,当时火神出面,请求饶恕这女婴一命,但周武王坚决不答应,最后是姜子牙看在火神面上,允许燕子庭的人当场给她喂下剧毒,算是留了个全尸。

(本章未完,请翻页)

燕子庭,本来是火神一族,正是这层亲戚关系,火神才出面挽救金燕公主。燕子庭的历代掌门都是女性,兼职商朝国师,这个金燕公主,就是纣王和时任国师的私生女。

正焦急间,一阵脚步传来,老天子忙问:“可是太子来了?”

“回天子,是墨者行会的人到了。”

老内侍眉头一皱:“他们?他们来干什么?”

“说是活做完了,前来给天子辞行,顺便……讨要工钱。”

唉!又是来讨债的,老天子一声叹息。

“好,好。”老天子突然说道。

老内侍以为他在说气话,却见老天子眼睛忽然一亮,脸上露出久违的一丝笑容。

“请他进来。”

“是。”

不一时,走进一名中年男子,年纪约莫四十多岁,身材魁梧,浓眉大眼,穿一身灰色粗衫,见面施礼:“墨者行会周墨分舵鲁大海拜见天子,愿天子吉祥。”

“你姓鲁?”

“是。”

“鲁班的鲁?”

“是。”

“你是鲁班后人?”

“是。”

“既然是鲁班的后人,我可以相信你吗?”

“这……有事天子尽管吩咐,墨者行会愿意效劳。”

鲁大海始终面带微笑,看得出他对周天子极为尊敬,而老天子对他的态度也极为满意。

“鲁舵主,实不相瞒,我现在身无分文,你的工钱只怕暂时拿不走了。”

“既然如此,那就先欠着账,下次一块结算。”

“我还有一事相求,听闻你们墨者解人之困,救人之难,义字当先,恰好我的孙儿要出宫一趟,只是路途遥远,需要鲁舵主护送一路,你看怎样?”

老天子话一说,就连老内侍也甚为吃惊,心想天子连工钱都给不起人家,竟然还想雇佣人家保护太子出宫,可酬金怎么办呢?

鲁大海问道:“太子爷要出宫?去往哪里?”

“太子曾与东海龙宫的十三公主定下娃娃亲,劳烦鲁舵主你亲自护送,将他交到他的东海龙王孟游手里。钱,一时给不了你,但听说鲁班是鲁国人,鲁国已经被楚国所灭,但只要周天子承认,鲁国就永远存在。”

“哦,天子的意思是……”

“只要你同意,现在就可以发布诏书,不但承认你鲁国尚在,还提拔鲁国入高级诸侯之列,君主也不在称公而是称王。”

“这有何难!寡人这就颁布诏书,不但承认你鲁国尚在,还提拔鲁国为诸侯之列,准许鲁君称王。”

“谢天子!鲁大海愿赴汤蹈火,率墨者行会保护太子爷周全。”鲁大海答应的这么痛快,是因为老掌门已经将鲁仙尺传授给了自己,默认了自己下一任掌门的事实。

其实老天子的这道诏书,说来只是一张空头支票,以老天子如今的困境,自身尚且难保,就算发诏,那些诸侯们谁又肯听呢!

但在鲁大海看来,周天子始终是周天子,只要他下了诏书,无论其他诸侯国承不承认,对于那些流落异乡的鲁国子民来说,就等于有了一丝希望和期盼。

这笔买卖成交,双方你情我愿,皆大欢喜,可谓双赢。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