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回长平侯府(一)

齐蓁蓁有些目瞪口呆,做丫鬟还有这好处?

不过是有句话说,宁娶大家婢不娶小户女。说的就是在大户人家做过丫鬟的女子做派跟见识都不是小户人家的女子能比的。

只是,连贝不过才十岁的小丫头,怎的想的这般多?

“齐家姐姐,不行吗?”连贝小心的问。

“也不是不行,可有些话我要先跟你说了,我娘是姨娘,先前我们是被正室夫人撵出来的,现在虽然要被接回去,可回去的日子如何,不好说。”齐蓁蓁道。

连贝只沉默了一会儿,就满脸不在乎的道,“我知道姐姐的意思,是告诉我你们家里不怎么太平,对吧?只要姐姐能护着我的性命,别的什么我都不在乎。”

倒是个实诚的小丫头。

“那是自然,我身边的人我都会护着的。”齐蓁蓁道。

“那我回去跟哥哥招呼一声。”连贝匆匆离开齐家。

第二日连贝就跟一个黑壮的少年一块儿来了。

“小姐,这是我家大哥,叫连扇。”连贝扯着连扇介绍,“我们俩商议好了,他也去京城,找个酒楼茶肆去做伙计。至于贝壳的事儿,我都交代好了,不会耽搁小姐的事儿的。”

这兄妹俩还真是有打算。

齐蓁蓁拿了卖身契出来,“这是五年的契约,在我身边做丫鬟,那就得跟我一条心,不能背主,若是背主,可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每月有两天的假,你可随意安排。至于月钱,暂时一个月八百文。”

连贝眼睛亮晶晶的,八百文啊,一年下来就差不多十两银子,听说做事儿得了主子的欢心,还另有赏钱,那这五年下来,她能攒上不少钱,到时候跟哥哥回去镇上,盘个小铺子做点儿小买卖,多美。

在印泥盒子里戳了一下,连贝痛快的在卖身契上按了手印。

看着连扇那憨厚的模样,齐蓁蓁心里突然冒出个念头,“连扇,我弟弟身边还没有小厮,你可愿意跟在他身边?也是要签卖身契的,月钱的话,也是先照着八百文来。”

连扇望了望连贝,见自家妹妹点头,便瓮声瓮气的道,“连扇愿意。”

齐翊回来,齐蓁蓁把连扇介绍给他,齐翊朝连扇点点头,“你只有我一个主子,只能听命于我,可能做到?”

连扇点头,“能。”

“跟在我身边之后,便是你家妹妹差遣你也不能应。”

连扇有些犹豫,爹娘去了之后,家里里里外外都是妹妹操持,他已经习惯了听从妹妹的吩咐。

“大哥,少爷在教你规矩呢。以后,你先是少爷的小厮,然后才是我的大哥。”连贝怕齐翊不悦,抢先道。

连扇不是个笨的,这会儿又听自家妹妹这般说,立马跟齐翊表了衷心。

“你一心一意跟着我,我自不会亏待你。”齐翊道。

晚上的时候,齐蓁蓁把连扇兄妹介绍给了方嬷嬷,方嬷嬷端量了一番道,“瞧着还不错,小姐跟少爷既然要带在身旁那就带着吧。回到府里,老太君跟夫人会按着规制给你们配人的。就小姐来说,大丫鬟两个,二等丫鬟四个,三等丫鬟以及做活的婆子要八个。少爷身边人可能会少一些,最少也是四个小厮。”

齐蓁蓁微微笑,“回了府里自然是要听祖母跟母亲的。”

又待了三天,一行人才启程往京城走。

不比自个儿骑马,马车行的很慢,早晨出发,直到了晚上才到了侯府门前。

大门紧闭,方嬷嬷下去叫门,侧门不多会儿就有小厮探出头。

许是知道方嬷嬷是老太君跟前得力的人儿,小厮们不敢怠慢,十分麻利的喊了两顶软轿过来,方嬷嬷扶着云氏下车,坐上软轿,齐蓁蓁则是由清水跟连贝扶着上了软轿。

齐翊跟连扇两个则是跟在软轿后头。

“少爷,软轿都是府中女眷才坐的。”方嬷嬷跟齐翊解释。

齐翊不在意的摆摆手,“走路便好。”

软轿足足行了有两刻钟才停下。

“想必老太君这会儿已经等着了,云姨娘,小姐,少爷,咱们先去延年院。想必侯爷跟夫人这会儿已经得了信儿,也在延年院呢。”方嬷嬷道。

延年院,齐蓁蓁对这名字记忆还算深刻,毕竟,离开侯府的时候她已经八岁,也不是不记事儿。

“烦请方嬷嬷前头带路。”齐蓁蓁挽了云氏胳膊,淡淡的道。

云氏身体僵硬,一脸紧张。

“姨娘,放松,咱们这是回家了。”齐蓁蓁低声道。

云氏若是这副模样进去,不管老太君还是侯爷见着了都不能喜欢。

齐蓁蓁的声音就跟有魔力一样,叫云氏紧绷的身子放松了下来。

母子三人穿过院子,站在廊下,方嬷嬷先进屋传话。

不多会儿,门帘子就被掀起,竟是老太君亲自迎了出来。

来不及多想,齐蓁蓁一手拽着云氏,一手拽着齐翊,母子三人齐齐跪下,他们身后的陆清水连贝兄妹也跟着跪下了。

“老太君安好。”

“祖母安好。”

“祖母安好。”

母子三人齐声说道。

老太君瞧着十分激动,不住的点头,方嬷嬷则是指挥着屋里的丫鬟把三人扶起来。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来,进屋说。”齐蓁蓁跟齐翊两个一左一右扶住了老太君,方嬷嬷则是扶了云氏。

至于清水他们,则是人带了下去。

饶过屏风,是宽敞亮堂的大屋子,青石板铺就的地面泛着冷光,窗前摆着贵妃榻,上头放着厚厚的棉垫,榻上摆了小方几,上头摆着几碟子新鲜的水果。

贵妃榻对过是一张深红的四方桌子,桌子两侧是两把同色的太师椅。

齐蓁蓁扫了一圈儿,并没有发现侯爷跟侯夫人的身影,这是没得了他们回来的信儿,还是故意不来?

方嬷嬷扶着老太君在贵妃榻上坐了,云氏母子三人又重新跪下。

才跪下,就有丫鬟上前扶他们起来,老太君嗔道,“刚才在门外头已经行礼了,怎的又跪下了?都是一家人,哪儿就兴这么些个虚礼?紫苏,给云姨娘搬个绣墩过来,蓁蓁,翊哥儿到祖母这儿坐了,叫祖母好生看看。”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