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闲不住的老爷子

温宁有些不好意思,“各位叔伯们客气了,我在这里待了大半年,四舍五入也算半个东道主了,大家难得来一趟,应该的。”

大家吃了东西,在周边活动一下筋骨,等消化得差不多了就上车了。

坐车斗肯定没有前面舒服,好在温宁在车斗上提前准备了几床旧褥子。

在坐的除了周厂长,其他人都没来过沪市,对沪市这个庞然大物既觉得非常震惊。

当看到路上高楼林立,路上小车、公交车、“乌龟车”等也不少,自行车更是多不胜数。

季云感叹“果然是大城市啊,咱们龙城没法比、没法比。”

在龙城三层四层的楼极少,一般只有公家单位、国营厂子才会建这么高,家属楼一般都还是两层楼的。

可是在这里,三四层的房子随处可见,她甚至看到九栋十几层楼的房子,小宁说人家把这里叫做“九栋楼”,还看到了二十多层高的饭店。

周厂长,“确实没法比,沪市可是咱们国家的数一数二的大城市,是咱们国家的经济中心。”

龙城和沪市就好比儿子和爸爸,不应该说是孙子和爷爷。

车子开了三个小时才到机械厂安排的招待所,周厂长来过三回,每次都住这个招待所,也算熟门熟路了。

路上,段天明已经迫不及待地跟温宁打听那个买东西不要票的地方在哪里,怎么去,来之前他媳妇儿已经给他列好了单子,耳提面命了不知道多少次,说买不齐单子上的东西,他也不用回去了。

温宁也非常尽心地告诉段天明路线,其他人也竖着耳朵认真听,显然他们也被安排了采买任务的。

不止家里,连亲戚邻居朋友都拜托他们帮忙买东西回去,怕他们拒绝连钱都先给好了,说多还少补。

人就是这样,尽管家附近就有的东西,但是多了个“沪市来的”这几个字就显得高大上不少,只要有一样“沪市来的”东西,她们能是娘家、亲戚、朋友、好姐妹里最显眼的存在。

他带着众人先去办理入住手续,把人安顿好后,一家人才回邯郸路的小院子。

小小的院子被收拾得很干净,季云看了一下,“小是小了点,不过平时也够住了。”就是这两个晚上得挤一挤。

温宁,“爷爷,爸妈,水壶里有热水,你们洗把脸休息一下吧,一路舟车劳顿你们也够累的。”

两个房间,一个让周老爷子和周厂长住,一个温宁带着妞妞跟婆婆住,至于周立勋,他昨晚不知道从哪里弄了一张行军床回来,现在放在客厅里呢。

接到电报,温宁已经去淮国旧买了三套洗漱用品,她把东西拿了出来。

周家一家上到老爷子下到妞妞都非常注重卫生,所以看到温宁拿了三套新的洗漱用品也没叨叨着浪费什么的,反而做的温宁办事儿周到。

季云往盆里倒热水,然后又兑了凉水,“你别说,还真累了。我们洗把脸休息一下。”

虽然他们买的是卧铺票,但是火车包房就这么点大,人一多转个身都困难,外面座位和买站票的人更加多,杂乱又闹哄,所以除了去打热水,上卫生间之类她很少出包房。

最主要的是时不时有人敲门,想看包房里有没有空床位,来占点小便宜什么的,虽然不是坐着就是躺着,但是精神一直紧绷着,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

现在放松下来就觉得非常疲倦,开始哈欠连天。

妞妞刚才在回来的路上已经睡了一觉,现在也不觉得累,等周老爷子他们休息,三人就出了门。

周老爷子他们这一觉也不知道要睡到什么时候,晚上他们不打算做饭了,一家三口去国营饭店吃饭,然后又给家里打包了一份。

周老爷子晚上十点多的时候就醒了,这时候温宁她们一睡着了,还是周立勋警惕,听到动静就醒了,看到老爷子起床,连忙到厨房开灯,把打包回来的饭菜热一热。

“爷爷,饿了吧,来吃点东西。”

老爷子是被尿憋醒的,“把你吵醒了,你去睡觉吧,我自己来。”

周立勋摇头,“没事儿,我陪你聊会儿。”

老人本就觉少,现在醒来,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睡着。

周厂长和季云两个一觉睡到第二天早上,看到儿媳妇儿带着孙女从外面回来,手上还提着早餐都有些不好意思。

温宁,“爸妈,你们起来了,刚好可以吃早餐。”

妞妞,“黄奶奶做的生煎可好吃了,爷爷奶奶你们多吃点儿。”

周厂长诧异,“这是跟私人买的?”

温宁点头,“对,今年很多人做私人买卖。”

刚开始还偷偷摸摸,后来变成半遮半掩,干了大半年发现上头没有找他们麻烦,所以就变成光明正大。

周厂长点头,说了句真好。

确实很好,龙城虽然只是个小城市,不过今年回城的人青年多了很多,知青回城没有工作,很多人开始无所事事,街上多了很多招猫逗狗的无业青年,治安比之前乱了不少。

如果龙城也能允许私人小摊贩存在,无业青年能自己找到事儿做,有个收入,不用看家里眼色,街上的治安肯定会好上不少。

两人吃好早餐发现老爷子还没回来,“你爷爷呢。”

温宁笑了笑,“让立勋带他四处逛逛,熟悉一下周围的环境。”

话音刚落,就看到爷孙俩回来了,周老爷子走前面,篮子里装了满满一篮子带泥的小青菜,周立勋走在后面,肩上扛着一把锄头和铲子。

周老爷子,“好好的菜地都荒废了,我给你们翻整一下种点青菜。”

温宁知道老爷子这是闲不住了,不过她严重怀疑那巴掌大的菜地能不能把篮子里的菜都种上,不对,老爷子哪儿来的这么多小青菜,而且还是新鲜带泥的。

周立勋耸耸肩,小声说了句“小楷奶奶。”

温宁了然,这条街很多老爷子老太太在自家院子里种青菜,不过最热衷于种青菜的莫过于小楷奶奶。

小楷奶奶在家闲着无事把院子里种满了青菜,现在化肥很少有,青菜要想长得好,就得多浇农家肥。

小楷妈妈又是非常爱干净地人,婆媳俩儿没少为这事儿闹不愉快,也幸好小楷爸爸会两头哄,又是个妥妥的端水大师,不然婆媳关系岌岌可危。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