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科举制,杨昭在玩火?

扬州,江边茅庐。

杨广正在垂钓,不过他的双目,却是出神的看着江面。

不远处,孙思邈正在给萧皇后熬药。

阵阵青烟,飘上云霄。

不一会儿,孙思邈就朝杨广走来。

“陛下,皇后病情更加稳定,要不了多久便能痊愈。”

他笑着说道。

然而杨广并未搭理,双目紧盯着江面。

“陛下?”

孙思邈又呼唤一声。

闻言,杨广这才猛地惊醒。

“怎么了?”

他头也没回的问道。

孙思邈又把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

听到这话,杨广长长的吐出一口气来。

“陛下,看您的样子,似乎担心什么?”

孙思邈捋着长须问道。

“朕担心朝堂之事。”

杨广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出来。

“陛下担心大皇子吗?”

孙思邈问道。

“是啊,昭儿太年轻了。”

杨广摇了摇头。

“可是大皇子博学多识,而且擅治国,陛下应该放心。”

孙思邈笑道。

“治国岂能容易,朕只希望昭儿维持原样。”

杨广摇了摇头。

“一想到回去还有诸多要事处理,朕就头疼。”

他揉了揉太阳穴叹息一声。

杨广很清楚,自己布局很多。

远征之后攘外患,之后还要稳住众多世家。

然后,还要提升皇室威严。

每一步,都艰难万分。

杨广就怕杨昭乱来,打乱了他的布局。

而且眼下又不好询问政事,只能把消息封锁。

“陛下放心。”

孙思邈笑了笑。

“朕希望那小子,不要碰远征和科举制的事。”

杨广喃喃一声。

他才有这些想法,内心就冷不丁一紧。

而且太阳穴上的青筋,还跳了跳。

“陛下!”

萧皇后的声音响起,打断了杨广思绪。

“皇后。”

杨广露出一抹笑容,把所有想法都抛之脑后。

“今日山后有很多蝴蝶,您陪妾身去看看?”

萧皇后笑着问道。

“好!”

杨广点了点头。

夫妻二人,便朝着后山方向走去。

孙思邈则是接过杨广鱼竿,继续在江边钓鱼。

...

此时,洛阳。

杨玄感等人,在极短时间内被斩首。

至于斛斯政等人,下场更惨。

毕竟他是兵部侍郎,甚至连兵部尚书都受到牵连。

那段文振,就有了个失职之罪。

也是杨昭暂时没合适人选,担任兵部尚书一职。

若不然段文振,可不是尚书大人了。

朝堂之上,众文武前来。

先是刑部尚书卫玄,汇报处决情况。

等此事之后,整个朝堂就恢复了安静。

杨昭的目光,先是看向宇文述。

后者,则是无奈苦笑一声。

“国事都汇报完了吧?”

杨昭缓缓开口。

朝中文武相互对视,依旧无人出列。

“好,那孤有事要说。”

杨昭直言。

听闻这话,众人都是内心一紧。

杨玄感的事情,都还没消停。

杨昭又有事情要说。

上一次是发放粮食,还有减免税收。

这一次,又是什么?

“殿下,是什么事?”

虞世基忙问。

一旁的苏威,也是一脸紧张。

鬼知道,这一次杨昭又要折腾什么。

“是啊,国事吗?”

裴矩紧随其后问道。

杨昭笑了笑,并未着急说话。

见到那笑容,所有人都感觉一股寒气袭来。

内心更是咯噔一声。

“孤近日都在翻看之前的朝政之事,发现有些地方存在问题。”

杨昭的声音缓缓响起。

“殿下,是发现什么地方有问题?”

裴矩下意识问道。

来护儿和赵才,都是竖起耳朵听。

“孤感觉这科举制,有些问题。”

杨昭轻飘飘的说道。

听到这话,众人都是脸色大变。

好家伙,杨昭是要对科举制出手?

开什么玩笑啊!

众人震惊,却没着急开口。

杨昭的话还没说明白,科举制有问题,是什么地方有问题。

万一杨昭,是想要取消科举制呢?

一旦取消科举制,朝中不少文武自然赞同。

毕竟科举制的存在,是让一些寒门有机会可以入朝为官。

这意味着,世家无法输送新鲜血液,迟早有一日会落魄。

所以科举制一出现,再经过杨广之手。

世家和皇室的矛盾,就开始加剧了。

“殿下,科举制是有什么问题呢?”

苏威试探性问道,他等不了了。

“不行,科举制用不了。”

杨昭摇了摇头。

闻言,众文武大喜。

好家伙,听杨昭的意思,是打算取消科举制?

“是吗,殿下?”

苏威忍不住嘴角上扬。

那期待的目光,仿佛再说。

既然科举制不太行,那就赶紧取消吧!

取消了,对大家都好!

“应该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一些。”

杨昭淡淡说道。

听到这话,所有人脸色一僵。

“什么?”

更有人下意识惊呼出声。

本来的科举制,已经让世家难以接受。

现在杨昭,还要增加一些?

增加什么?

裴矩的神色,古怪万分。

之前,他还觉得杨昭有魄力,手段了得!

处理楚公府,干净利落。

没想到现在,杨昭就来了个骚操作。

“殿下,您知道你要做什么吗?”

赵才顿时就急了。

他心头还说了一句,杨昭是在玩火啊!

“孤自然知晓。”

杨昭淡淡回道。

言罢,他就在观察众文武神色。

就见大殿死气沉沉,所有人都不发一语。

也有人,气得浑身发抖。

但见杨昭看来,就连忙低头避开视线。

开玩笑!

楚公府的下场,便是前车之鉴。

杨昭绝对不是一个,心慈手软之辈。

这一点,以李鹤等人为首的文官最为清楚。

他们打死,都不敢反对杨昭。

“殿下,科举制毫无意义可言。”

纵然如此,依旧有人大着胆子发言。

现在科举制已经很难熬了,要是在上一层。

那么众多世家,又该如何是好?

“毫无意义可言?”

杨昭冷笑一声。

“难不成放眼天下,所有能人都是出自各个世家,寒门无英雄?”

他反问道。

发声文武,无言以对。

谁也不敢说,寒门无能人甚至英雄。

其次便是,古往今来也有寒门能人。

当然,这些人可以登上舞台,也是因为能力极其卓越所至。

“下官敢问殿下,要如何增加科举制内容?”

裴矩高声问道。

“孤打算增加每个州的代表人物,除此之外增加武功科举。”

杨昭直言。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