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这样也能行?

易元进了麦熟家的大门,院子里静悄悄地,屋子里有灯光。

易元站在院子里,对着屋子里招呼了一声:“叔,婶在家吗?”

隔着窗子花俊刚要说“咋又回来了?”看到是易元,忙地跳下炕迎了出来:“来,来,进来说话。”

麦熟在村子里有威望,但是花俊从来都摆村长夫人架子,还是一个及热心肠的人。

花俊对易元不是一般的客气,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们家的两个孩子,都是易元教出来的。

就这一点,花俊肯定是忘不了。

看到易元手上拎着的酒瓶,立刻地嗔道:“咋上婶家来还带东西呀?一会拿走,你这不是拿婶子当外人。”

易元没有让花俊接,就把酒放在了桌子上。

“婶,咱村长没有在家呀?”易元想着吃饭的时间,麦熟会不在家?

“刚出门,去队部了。”这她那能拦得住,除了吃饭,睡觉在家,其余的时间都在队部,这话她从来都不满人。

“你有事?”

开介绍信的事,易元也没想瞒着花俊,直说了。

花俊一听是好事呀。这事她得帮忙。

可是咋个帮法?

她可是记得,村委会的章在她家放着。

看了一眼门外,又看了一眼挂钟:“你先坐下。”花俊扔下易元一个人,就跑去另一间屋子了。duqi.org 南瓜小说网

看着花俊去的方向不是出门,那一定 是有事,易元坐下等花俊出来。

干坐着,知道不好。可自己也不能不拿自己当外人。

好在花俊并没有让易元等太久,就从另一个房间里过来,手上拿着信签纸,怀里还抱着印章,印泥。

盖章她也能?

易元不知所措地站起来。

“你是识文断字的人,看看这个对不对?”花俊把怀里的东西,一股脑地放在桌子上。

易元眼睛看着桌子上的信笺,印章:“这个,我也能行?”

不知道是因为花俊着急,就错误理解了易元的意思“你想多开几张?成呀,怎么着就咱们两个人,随你开。”

她到是大方的紧。

这样也能行?

咋易元看着就跟违规是的。

花俊到是看出了易元的心思:“你盖了章,当家的回来,我自然给他说。”

听着这话也有道理。

易元在三张信纸上盖了章。

脑子里想着又又说的话。

没有发生的事,咋她都预测,说准?

事办成了,就花俊一个人在家,易元也不便久留,客气着起身要走。

花俊从屋子里拿了一个萝卜,强塞在了易元手里,还发下话,如果他不拿着,她就不要易元的酒。

易元推不过,只能拿上。

花俊一直把易元送到了街门口。

易元进了家门就急着往自己屋子里跑,就想着给媳妇邀功。

屋子里那都找不到媳妇的影子。

易元在屋子里待不住,就去了秀英的屋子,才知道又又回了娘家。

瞬间地,易元没有一点的精神气。

他也不知道是咋地了。

回到自己的屋子,总觉得屋子里空落落的。躺在大床上的时候,他知道了,一个人睡的大床,原来并不好。

心里有一个地方,咋时时刻刻地透着期盼。

又又每次回娘家,都有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别人家的闺女一进门就喊娘,又又没有喊,而是把车子骑到了院子里。

听到动静的芝兰,从窗口里看到又又,一下就跳下了炕,一边走,一边喊:“哎,快出来,你家闺女来了。”

就这一句话就让又又感动:“娘,我们天天见面的。”

“你就算是天天黏在家里,娘才高兴的很哩。”芝兰拉了又又的手,就像是多少时日没有见面。

“闺女大晚上的过来,你也不问问有事不。”时德胜很是有意见的提醒。

“我还不知道呀,还用得着你说。”芝兰瞪着眼睛喊自己的男人。

到了这种情况下,不用任何人插嘴,两个人就进人了拌嘴的模式。

又又记得这可是原身最头痛的事,不想听,也劝说不来。

此时的又又看着原身的爹娘:“爹,娘,我有事要和你们说。”

就像又又意料的一样,两个人立刻停战。

芝兰,时德胜都眼巴巴地等着听。

“易元让我明天去县里的幼儿园上班去。”这就是今天又又来这里的目的,她知道,她出了这个家门,也许到不了明天早上,街坊四邻就知道了。

这就是又又回娘家的目的。

事说清楚了,又又又陪着二老高兴了一会,就准备回去,之前可以随意住娘家,今天不行,她还等着某人的介绍信。

芝兰舍不得又又走,可更不想因为在娘家,而影响了小夫妻的关系。

她就盼着小夫妻热着呢,也没有要留又又。

推门进屋,又又还没有拉灯的绳子,易元就从床上坐起来了:“你回来了。”

声音很不正常。

这人,是多想一个人睡大床了。

又又也想一个人睡大床了,可是....

“介绍信开到了吗?”又又脑子很是清醒,不管啥时候,她都知道她要做啥。

“开到了。”易元下床拿开好的介绍信。

看到有三张介绍信,又又全部握在了手上:“我就说嘛,你是最能干的。”

易元听了心里很美。

本来要留下的两张,让又又轻而易举地到手。

早饭秀英给又又开了小灶。

一大碗的挂面,还在里边卧了两个鸡蛋。

又又吃着秀英煮的挂面。秀英在一边碎碎念:“这次去了县城,不用挂心家里的事,家里这一大摊子,有你爹和我,还有你哥嫂他们。”

就从昨天易元说了又又要去县城的幼儿园,秀英才算真的放下心来,两个人都在一块,总比分着好。

她也愿意让又又留在家里,自从又又进了家门,家里眼瞅着一天比一天日子好了。

可是,她也听人说过,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说法。说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过得比自己好。

就算是不懂这些,那谁还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离开庄稼地,每个月拿着工资的日子。

秀英当然理解不了又又,她也不需要解释,时间长了秀英会知道。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