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姚广孝:“更改天命,则万劫不复!”

如果他当了皇帝。

那大哥的结局便不言而喻。

对于天子之位,朱棣心中未尝没有渴望,那是人间极致的权柄。

但同时,朱棣内心更是复杂的。

长兄如父!

从小,朱元璋虽然对子嗣们很上心,但毕竟国事繁忙,还有整个大明的子民让老朱分身乏术。

所以弟弟们,几乎都是在朱标的鞭策和带领下成长的。

甚至有时朱元璋发怒,都是朱标这个做大哥的为他们遮风挡雨。

譬如他年少之时,曾意气用事,当场悔婚徐妙云。

当时的他还不知,这会造成何其严重的后果!

是朱标,抢在朱元璋发怒之前过来责罚他,让他躲过老朱的雷霆之怒。

打完鞭子,还含泪握着他的手,告诉他为人子,为人君,为人夫的道理。

如果可以选,朱棣宁愿朱标活着!

或者说,他从没想过要在长兄还活着的情况下,去图谋那所谓的天子之位。

朱棣长长叹道:

“姚师修行通玄,摸骨定人命数,卜算能知天机。”

“可有法门能保长兄平安?”

他知道,姚广孝是真正的能人异士。

虽然不经常出手,但每次推算都精确无比,特别是摸骨观命,迄今为止从未出过错漏。

说是料事如神也不为过!

既然能算,那是否能改?

“不可。”duqi.org 南瓜小说网

姚广孝罕见的面露肃然,语气沉郁道:“王爷断不可有此想法!太子贵为一国储君,身上因果牵一发而动全身!”

“贫僧哪怕修为通天,也不敢对其施加干涉!”

“泄露天机便已是极限,若妄图更改....”

“会怎么样?”朱棣仍旧不死心似的问道。

他注意到,姚广孝说的并非不能。

而是不敢!

也就是说,其实是有办法能让长兄活下来的。

看着朱棣流露希冀的神情,姚广孝如何不知对方脑中所想。

便摇头道:

“那恐怕只有一个结局。”

“万劫不复!”

“无论是太子,还是出手相助太子之人!”

“王爷可知昔日袁天罡,李淳风,诸葛武侯?”

“那等人杰已是旷古烁今,惊才艳艳,但哪怕是他们,改一国气数尚且功败垂成!”

“贫僧又有何胆量,敢和他们比肩?”

是的,姚广孝有能力保住朱标一时之安。

但只是一时!

总有一日,不是他先横死,就是朱标先暴毙!

无人能惹得上这份因果!

看着朱棣陷入沉默,姚广孝心念百转,又双手合十宽慰道:

“贫僧知晓,王爷和太子殿下感情深厚。”

“既然如此,不如励精图治,王字之上加白帽后,替太子殿下守好江山,乃至开疆拓土,扬国威于万邦,替离去之人,完成宏图霸业的志向!”

其实他还有句话没说。

在他的推算之中....太子朱标现在已经暴毙了。

只是消息还没传来,朱棣暂时不知道而已。

所以他才今日才会约朱棣见面,蛊惑也好,推波助澜也罢,为的就是再次让朱棣放下心理障碍,专心谋夺大位。

说起来,姚广孝这是在顺应天意。

朱棣本就是要当皇帝的。

他的存在,恰恰是在加快这一进程。

所以自从两人相识,姚广孝便在促成此事,上到为朱棣排忧解难,下到教其治理北平。

果然,在姚广孝说完之后。

朱棣眼神闪烁,又问道:“姚师之意,哪怕长兄不在了,父皇不会选我么?”

这些年他在北平的所作所为,难道老爷子看了会无动于衷?

难道宁愿把江山交到乳臭未干的大侄子手里,也不愿考虑他?

“绝不会。”

姚广孝再次摇头,直言不讳道:“陛下曾说,居嫡者正储君。”

朱棣眼神之中闪过不甘之色,道:“本王自来了北平,治下百姓安居乐业,兵士心悦诚服,除了本王,谁拎得起大明江山?”

“陛下恐怕会选皇长孙。”

姚广孝沉思之后,又道:“这并非推算,而是推测。”

不选燕王,那自然也不会选其他藩王。

故而朱元璋做出的选择,绝对会是朱允炆。

“他不是当皇帝的料!还有,咱大明的皇长孙只有一个,不是朱允炆!”

朱棣哼声说着,语气不乏轻视。

如果雄英还在,他这做叔叔也并非不愿意辅佐,毕竟那孩子像长兄!

可惜天妒英才,雄英早就不在了。

朱允炆?

只会跟着国子监那帮酸儒之乎者也,在他眼中,只是个重文而轻武的软蛋!

大明江山交到一个软蛋手里,他朱棣不答应!

“长兄若在,本王便是长兄手中的刀。”

“若不在......本王便继承长兄之志,匡大明日月山河,让异族胆寒不敢再图南下,让万邦来朝臣服!”

朱棣眼神熠熠生辉,带着追忆,带着决心!

正此时。

脚步传来。

“燕王殿下,京师来信,是关于太子殿下的。”

闻言,朱棣面色顿时深沉,立刻伸手道:“拿来!”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