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唐刀

几刻钟后。

李云燕骑着小毛驴,一路上兜兜转转拐过许些街道,最终来到一处铁匠铺中。

偏僻街道的一角,一杆旗帜矗立而上迎风飘扬,一个〔铁〕字。

这个铁匠铺就在这群低矮的房屋之中。

不消走进,远远听那声音就知道这是哪里,铁匠铺是铁叔祖上传下来的,铁铺之中有四个小徒弟,铁叔的儿子,铁头,闲暇之时打打下手。

炉子里的火似乎日夜不息地烧着,映着屋子发光发亮,师傅和徒弟赤膊上阵。

在铁砧子上,铁师傅抡大锤,敲,小徒弟持小锤,点。一大一小,一敲一点,一浊一清,声音有了节奏,很好听。

此时,灰头土脸的铁头,正坐在地上,在灶膛前推拉风箱,呼哧呼哧,把火烧得极旺,烧红的炭在风力下一闪一闪,似乎要化成水。

铁砧子旁有一只大木桶,里面盛着冷水,每打几次铁,都要用钳子把铁器入水冷却,行话里叫淬火,淬火可以使其硬度增强,以后会更耐用。

这便是杏花镇中,最有名的百年老字号铁匠铺子,十里八镇大部分的村民都是从这定制的铁器,老铁叔制造的铁器,那叫一个经济又实用,深受百姓青睐。

“铁叔,我的新刀鞘制得怎么样了?”从小毛驴上跳下,李云燕面带笑意的来到铁匠铺。

“哈哈,是小云啊,几月不见到是又长高了不少,说起你那刀啊,你铁叔我这十年,可就一个劲的把心思放在你的刀上,正可谓是十年磨一刀,用着还顺手吧,等着我拿刀鞘去……”

铁叔瞧着俊秀少年那黑溜溜的眼睛,拿起毛巾擦了擦身上的汗水,转身便走向了屋里。

趁着铁叔走向屋里的空当,李云燕三步并作两步,来到还在拉风箱的铁头身旁,俏声道:“铁头,你爹最近有没有什么异常,你偷偷

(本章未完,请翻页)

习武的事,没让你爹发现吧?”

“没啥异常的啊?”

“小云哥你放心,奄铁头保证绝对没有被俺爹发现……”铁头站起身来,回头看了一眼老爹的屋里,小声回答道。

“没有就好!”

李云燕暗松一口气的同时,总觉得铁叔似乎话里有话,难道是自己的错觉,还是自己太敏感了,说着便从怀里掏出一香囊大小的小布袋,一边塞到铁头怀里一边问道:“你现在几品了?”

“快――快四品了!”

铁头看着小云哥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一众小伙伴中,自己应该算是天赋最差的了。

“没事,十年筑基才刚刚完成,你要相信自己,很快就会追上来的,别灰心。”李云燕看着有些小丧气的铁头笑了笑。

“嗯!”铁头憨憨点头,问道:“小云哥,小桃花,没事了吧?”

“没事了!”李云燕笑道。

…………

踏踏――

两人说悄悄话的功夫,脚步声传来,只见铁叔已经从屋里走出,手里抱着一米左右的长条木盒,很快便来到一旁,将木盒放下然后打开。

漆黑色的刀鞘,泛着冷光,刀鞘口和鞘尾都采用金属包裹,并镏金银。

“嗯!”李云燕,拔出唐刀,左手拿起刀鞘。

说话的功夫,铁叔心中一动随手拿起一块废铁抛向半空。

“噌――”

刷刷刷――光天化日之下,寒光骤闪中夹杂着细小黑线一闪而过。

唐刀出鞘,锋芒毕露,这把刀,长有三尺,纯手功打制,刀身主体呈幽蓝色,细看之下刀身上有漆黑血丝略选暗沉,刀直且不到两指宽,弧度微小,血槽极深,是正宗的唐

(本章未完,请翻页)

刀。

(唐刀,横刀之名出自于《唐六典》[1]卷十六:刀之制有四:一曰仪刀,二曰鄣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释名疏证补[2]》曰:“刀末曰‘锋’,其本曰‘环’。皆施龙凤环。横刀,佩刀也,兵士所佩,名亦起于隋。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盖古之断马剑。)

“铁叔这手意,还真是没得说,怪不得不少江湖人士,都特意来您这订制……”

李云燕收刀入鞘,不由得赞叹一声,唐刀啊!――前世自己最喜欢的兵器之一,形刀似剑,锐利无比,战阵之中,刀锋所向,血流漂橹。

“刀是好刀,就是造价太贵了!”铁叔摇了摇头无奈一笑,这把唐刀,可是自己一辈子最得意之作,而后眼含深意的看了一眼李云燕,摆摆手说道:“你这孩子,从小就是个不安分的主,最近镇子上不太平,就别再惹事生非了,早日回去吧!”

“好的铁叔,有啥事叫唤一声。……”李云燕笑着冲铁叔扬了扬手:“哦对了,铁叔还没来得及问,我这刀是用什么铁料做的,这刀的颜色怎么会变成幽蓝色,刀又怎会如此锋利?”

铁叔摇摇头:“具体什么铁料,铁叔也不太清楚,铁矿是铁头那小崽子,从山里捡来的,可能是天外陨铁吧!”

“那算了!”李云燕也只是好奇一下,随即道:“走了!”

一个纵跃跳到驴背上,铁头看着骑着毛驴渐行渐远的身影……

“唉唉,唉……小云哥,盒子还没拿呢?”

“不要啦,当柴火烧了吧?”

“那怎么行,这可是百年青丝木,可值钱了!我可舍不得。”铁头抱着怀里的盒子,犹如护崽的小母鸡摇头晃脑的嘀咕一声:“你说是吧,爹――”

“爹――你愣啥呢?”

“啊――”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