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过桥求鲜花,求月票,求评价票!

镰刀般的新月挂着半空。

镇子外通往西南边大山的一条田间小道,路边荒草萋萋,放眼望去,前方是一片一马平川的田地,远山朦胧,树影婆娑。

罗驿手提长明灯,走在最前头,热芭拿着手电紧随其后。

笼罩在遮尸斗笠内的刘老师,跟在热芭后边,距离三步远。

噗......噗......噗……

沉闷的踏地声不断响起,刘老师每跳一下,热芭的手就跟着抖一下。

她很不想走在中间,但是,走在前面的话,她又不认识路。

倘若走最后面,怕是会更发怵。

虽然胆子变大了一些,心中的恐惧减少了许多,但毕竟后边跟着的是一具尸体啊!

她一个女孩子,哪能说不怕真就一点都不怕呢。

可是她又不想让罗驿知道自己还在害怕,只能硬着头皮赶路,偷偷给自己打气,壮胆。

尽量跟罗驿近一点,离后边的刘老师远一点。

不大一会,前方传来哗哗哗的流水声,一条三米多宽的河横穿而下,河面上架着一座石桥。

前方河对岸就是一片空旷田地,后方则是金盆镇,距离约百来米远,此时家家户户都亮着灯。

当走到桥头边时,罗驿陡然停住了脚步,同时他默念驱尸咒,驱停刘老师。

热芭没料到罗驿会停下,一时没收住脚,差点一头撞到罗驿后背上。duqi.org 南瓜小说网

“怎么了?”热芭询问。

直播间所有观众也都不解,搞不懂罗驿为什么会突然停下。

“让刘老师等一会。”罗驿这样说道。

???

让刘老师等一会?

这是什么意思?

热芭,网友,所有观众,全都一头雾水,完全听不明白。

河水哗哗作响,夜风吹拂,路边的野草随风摇曳。

清冷的月光洒落,旷野寂静,桥头三道身影,默然而立。

“来了!”

就在热芭和所有观众满心疑惑之时,罗驿轻轻说了一声。

“来了......谁来了?”热芭连忙又问。

罗驿没有回答,缓缓转身,面朝金盆镇方向。

热芭跟着转身,然后她就看到,镇上的灯光一家家的在熄灭,很快整个小镇一片黑暗。

突然,一团团的手电筒光亮起,成群结队的乡亲从镇上走出,朝着他们这边走来。

走来的乡亲大约有两百多人,他们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看着满田野走来的乡亲,热芭呆立当场,不明所以,网友们一时间也都愣住。

那些乡亲走到三十多米外的一块旱田时,全都止步,不再继续往前。

他们每人都提着一个塑料袋子,停步后,一个个在田里横着排开。

只见他们打开手里的塑料袋,从里面拿出一叠东西,那是纸钱。

然后,乡亲们纷纷点燃纸钱。

很快,那片田地里就燃起了一堆堆火焰,照亮了黑夜。

“他们是......来送刘老师吗?”热芭喃喃的问。

“是的。”罗驿回道,早之前马镇长跟他说了,乡亲们要来送刘老师一程。

他话音一落。

只听...

“刘老师啊,您一路回好!”

“刘老师,您一路回好!”

“刘老师,回好啊!金盆镇的乡亲不会忘记您!”

......

一声声满含悲泣与不舍的送别语,从乡亲们口中喊出。

一时间……

男女老幼,声音哽咽,响彻夜空。

有人跪在田地,跪下的大多是未成年的孩子,他们或许是刘老师的学生,或许是以前教过的学生。

看到此情此景,热芭直接绷不住了,瞬间泪流满面。

直播间观众,亦是如此,被深深震撼,无数人在屏幕前落泪。

在乡亲们的喊声中,罗驿往前走了几步,神色肃穆,拱手朝着乡亲们的方向一拜。

这是赶尸行当的规矩,代逝者回礼。

回完礼,罗驿转身走到桥头边,从布袋里拿出一叠纸钱,用火机点着,放在桥头岸边燃烧。

“元始安镇,普告万灵。岳渎真官,河伯祇灵。今有弟子,引送阴身......”

烧完纸钱,念完‘过桥令’,罗驿起身,又从布袋内掏出一把米,分开三次,洒入河中。

做完这些,罗驿提起长明灯,握着铜铃,高声喊道:

“阳间已无名,阴间自留意,今以桥为界,此去是故乡。”

“刘老师,请了!”

叮铃铃......叮铃铃......

“阳间已无名,阴间自留意,今以桥为界,此去是故乡。”

“莫惊莫怕,此桥通故乡!”

铜铃摇晃,铃声飘荡,罗驿的话语,响彻田野。

他迈着步子,大步踏上石桥,向着对岸走去。热芭泪眼婆娑,内心已经被震撼到无以复,但她不敢耽误,连忙跟随罗驿过桥。

刘老师跟随在后,一同过桥,他那蹦跳的步伐,仿佛在告诉别人,他已经逝去,不再是阳间人。

“刘老师,您一路回好!”

“刘老师,您一路回好!”

......

后方,金盆镇的乡亲们一声声相送,还在不停传来。

直播间内,网友们受到感染,此时也都在发送着送别的话语。

【刘老师,您一路回好!】

【刘老师,莫惊莫怕,罗驿会带你回家。】

【乡亲们都来送别,刘老师生前一定是位非常好的老师。】

......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过了桥不远,前方是一条三岔路。

罗驿带着热芭走左边的道路,依旧是泥土小路,但路面较为平坦,方便前行。

过去无数岁月里,历代赶尸的祖先早已把湘西一带的地形都摸透。

大山,荒地,河流等等,每一处都被详细记载了下来。

每一位赶尸匠从小就要熟记湘西地形,并且跟随师父亲自去走几遍。

原身自然也去走过,所以罗驿对各地的地形线路也很熟悉。

刘老师的家乡在隔壁宁山县洪平村,整个路程差不多六十里。

罗驿早已在心中规划好赶尸路线,例如走哪条道,从哪座山穿过,要绕开哪些村子,他都一清二楚。

渐渐,十多分钟左右,走到这片空旷田野尽头,一座大山横亘在前方。

山势并不高,但绵延很广,连绵不绝,纵深二三十里,里面丛林密布。

罗驿记得,当地人叫这座山为五娘山。

在他制定的路线中,前往洪平村,要穿过五娘山。

本来,他是不想走五娘山这条路径的,因为祖上的赶尸记录里面,提到过五娘山不太平,山上有不干净的东西。

而当地也有传闻,说山里有人在五娘山上看到过鬼。

但是,如果不走五娘山,那就要绕一个大圈子,起码要多走四五十里路。

因为五娘山东面也是一座大山,山势陡峭,不利于赶尸。

西面有几个村连村的村子,赶尸不过村,所以也走不了。

算来算去,只有五娘山这个路线方便省时。

“要上山了,把这个符带上。”

来到五娘山山脚时,罗驿假装手伸进怀里,从百宝囊中取出一张辟邪符,递给热芭。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