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黛玉遇阻悲身世

宝玉重返大观园,心绪难定。铁网山的风,铁网山的月,铁网山的山峦,铁网山的湖光,在他心中交错着,如同一个梦。疑惑与恐惧,如同黑夜的云层,遮蔽了他的心灵,又如同期待的明灯,照亮了他的前方。

一日,他又与冯紫英赴宴。他的贴身丫鬟袭人在中守候,期待他满载而归。看到他醉醺醺的回来,袭人眼中闪过一丝忧虑,“你且坐下来,清醒清醒。”她温柔地说道,“人家牵肠挂肚的等着你,你也要有个信儿给人。”

宝玉有些尴尬地笑笑,“我何尝不想送信?只因冯世兄不停敬酒,就给忘了。”他挠挠头,有些无奈地解释。

夜色渐深,星光如瀑。宝玉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他期待着能够再次见到冯紫英,期待着能够给一起去铁网山的朋友们带来好消息。而袭人则是一直在默默地照顾着他,她的心中充满了对宝玉的担忧和期待。

在宝玉的眼中,那星光如同希望的明灯,照亮了他的前路。他知道,无论前方有多少困难与挑战,他都不会孤单。因为他知道有人在牵挂着他,有人在期待着他的归来。这让他充满了力量和勇气。

一日清晨,黛玉听到了贾政叫宝玉去了一日不回来的消息,心中忧虑不已。她匆匆走向宝玉的院子,想要找他询问详情,却发现门已关上。黛玉随即叩门,然而,晴雯和碧痕两位侍女正在拌嘴,没好气地拒绝了黛玉的请求。

黛玉素知她们的性情,知道她们彼此玩耍惯了,恐怕院内的丫头没听见是她的声音,只当别的丫头了,所以不开门。然而,黛玉并没有放弃,又高声喊道:“是我,还不开门么?”但晴雯偏偏还没听见,便赌气说道:“凭你是谁!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进人来呢!”

黛玉听了这话,不禁气怔在门外。她本想高声质问,但转念一想,觉得这样做也无济于事。现在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若是认真怄气,也觉没趣!黛玉一面想,一面又滚下泪珠来了。

此时,黛玉心中想起之前的事情,必定是因为宝玉恼她告他的缘故。但是,黛玉何尝告他去了!你也不打听打听,就恼我到这步田地!你今儿不叫我进来,难道明儿就不见面了?越想越觉伤感,便也不顾苍苔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悲切切,呜咽起来。

不期这一哭,那些附近的柳枝花朵上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正是:“花魂点点无情绪,鸟梦痴痴何处惊?”因又有一首诗道:颦儿纔貌世应稀,独抱幽芳出绣闱。呜咽一声犹未了,落花满地鸟惊飞。

此时,黛玉正自啼哭,忽听吱喽喽一声,院门开处,不知是那一个出来。

清冷的月光透过窗棂,照在那个倚着床栏杆的纤弱身影上。正是林黛玉,她的眉眼如画,却带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忧郁。黛玉正沉浸在自己的悲泣中,突然,院门响处,宝钗的身影出现了。黛玉忙收起泪痕,用衣袖轻拭眼角。

宝玉、袭人以及一群人都在送宝钗出门。黛玉见状,犹豫了片刻,她心中虽然有万千疑问,但又怕当着众人的面问出来,会让宝玉尴尬。于是,她选择闪过一旁,让宝钗离去。待宝玉等人进去关上门,她才转过身来,望着那扇紧闭的门,眼中又泛起几点泪光。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