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评女传巧姐慕贤良

话说宝玉从潇湘馆出来后,急切地问秋纹:“老爷叫我做什么?”秋纹笑着回答:“没有叫。袭人姐姐让我请你,我怕你不来,所以骗你的。”听到这个,宝玉的心放了下来,说道:“你们请我来也好,何必要吓唬我呢?”说罢,他回到了。袭人问他:“你去了这么久,到底去哪里了?”宝玉答道:“我在林姑娘那边,和她聊起了姨妈家的宝姐姐的事情,就坐了很久。”袭人又问:“你们聊了些什么?”于是宝玉把打禅语的事情讲了一遍。袭人不满地说:“你们应该好好想想,聊些家常闲话或者诗句不也很好吗?怎么又说到禅语上了?这可不是和尚才会谈的。”

宝玉说:“你不懂,我们有我们的禅机,别人是不会插嘴的。”袭人笑道:“看来你们参禅参得太深奥了,让我们都摸不着头脑了。”宝玉解释道:“以前我年纪小,他也孩子气,所以我说错话他才会生气。现在我小心翼翼的,他也没有生气。只是他最近不常来找我,我也忙于念书,偶尔见面感觉有点生疏了。”袭人说:“本来就应该这样。你们都长大了,怎么能还像小时候一样呢?”

宝玉点头笑道:“我也知道。现在且不谈那个。我问你:老太太那里打发人来过没有?”

袭人道:“没有说什么。”

宝玉道:“想必是老太太忘记了。明儿不是十一月初一日么?每年老太太那里都是老规矩,要办‘消寒会’,大家一起坐下,喝酒说笑。我今天已经在学房里告假了。现在还没有消息,明儿我是去还是不去呢?要是去了,就白告了假;要是不去,老爷知道了,又说我偷懒。”

袭人道:“依我说,你还是去的好。才念的好些,又想歇着。我劝你也该加把劲儿了。昨天听见太太说,兰哥儿念书真好,他从学房里回来,还自己念书作文章,天天晚上学到四更多天才睡。你比他大,又是叔叔,要是跟不上他,又叫老太太生气,倒不如明儿一早去罢。”

麝月道:“这么冷的天,已经告了假又去,学房里会怎么说:既然这样,就不该告假呀。显然是告假撒谎。依我说,乐得歇一天。要是老太太忘记了,咱们这里就不消寒了么?咱们也闹个聚会不好么?”

袭人道:“都是你先提的,二爷更不肯去了。”

麝月道:“我也是图个乐,一天是一天。比不得你要好名声,使唤一个月再多得二两银子。”

袭人啐道:“小蹄子儿!人家说正经话,你又来胡拉混扯的了!”

麝月道:“我倒不是胡拉混扯,我是为你。”

袭人道:“为我什么?”

麝月道:“二爷上学去了,你又该嘟着嘴闷闷不乐了。这会子又假撇清!何苦呢?我都看见了。”

袭人正要责备他,却见老太太那里派人来说:“老太太说了,让二爷明天不用上学了。明天请姨太太来给他解闷,恐怕姑娘们都会来家里的。史姑娘、邢姑娘、李姑娘都请了,明天来参加什么‘消寒会’。”宝玉一听,高兴道:“可不是吗?老太太最高兴了!明天不上学,这是确定的了。”袭人也不便再说什么了。那丫头回去后。

宝玉认真念了几天书,非常渴望能玩一天。当他听说薛姨妈要来时,他想到宝姐姐也会来,心里十分高兴。于是他催促大家早点睡觉,以便第二天能早起。这一夜,一切都很平静。

到了第二天早上,宝玉果然一早就跑去向老太太请安。之后他又去向贾政和王大人请安。贾政告诉他今天不用上学,然后他便慢慢地退了出来。

他走了一会儿后,立刻跑到贾母的房间。他发现其他人还没有来,只有凤姐那边有个奶妈子带着巧姐儿和其他几个小丫头过来给老太太请安。奶妈子说她妈妈先派她来陪老太太聊聊天,等妈妈回来后她再回去。贾母笑着说:“好孩子,我一早就起床了,等他们总不来,只有你二叔叔来了。”

那奶妈子便对巧姐说:“给叔叔请安。”巧姐便礼貌地请了安。宝玉也问了一声“妞妞好?”巧姐回答说:“昨天我听妈妈说要请二叔叔去说话。”宝玉问:“说什么?”巧姐说:“我妈妈说,跟着李妈认了几年字,不知道我认得不认得。我说都认得,我认给妈妈瞧。妈妈说我在瞎认,不信我,说我一天到晚就知道玩,哪里可能认识字。《女孝经》我也能轻易念出来。妈妈说我在哄她,所以想请二叔叔有空的时候帮我理一理。”

贾母听了,笑道:“好孩子,你妈妈是不认得字的,所以说你哄她。明儿叫你二叔叔理给他瞧瞧,她就信了。”

宝玉问道:“你认了多少字了?”

巧姐儿答道:“认了三千多字。念了一本《女孝经》,半个月前又上了《列女传》。”

宝玉又问:“你念了能懂吗?你要不懂,我倒是讲给你听听。”

贾母道:“做叔叔的也该讲给侄女儿听听。”

宝玉讲道:“那文王后妃就不必说了。那姜后脱簪待罪和齐国的无盐安邦定国,是后妃里头有贤能的。”

巧姐听了,答应个“是”。

宝玉又讲:“若说有才的,是曹大家、班婕妤、蔡文姬、谢道韫诸人。”

巧姐问道:“那贤德的呢?”

宝玉道:“孟光的荆钗布裙,鲍宣妻的提瓮出汲,陶侃母的截发留宾:这些不厌贫的就是贤德了。”

巧姐欣然点头。

宝玉道:“还有苦的,像那乐昌破镜,苏蕙回文。那孝的,木兰代父从军,曹娥投水寻尸等类,也难尽说。”

巧姐听后,陷入了沉思。宝玉继续讲述曹氏割鼻及守节的事迹,巧姐听后越发敬重。宝玉担心她不自在,便说:“那些美丽的女子,如王嫱、西子、樊素、小蛮、绛仙、文君、红拂,都是历史上的杰出女性。”贾母见巧姐默然不语,便打断道:“够了,不用再说了。她那里记得那么多。”巧姐道:“二叔叔才说的,我有念过的,也有没念过的。念过的故事再讲一遍,我更明白其中的好处。”宝玉道:“那些字她自然是认识的,不用再教了。”巧姐道:“我还听妈妈说:我们家的小红,之前在二叔叔家,妈妈要了回来,还没找到合适的人。妈妈想着要用柳家的五儿来补上,不知二叔叔是否同意。”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