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白毯作画

陈谦牌火炮试验结果震惊了东京城众将官军士,六筒火炮齐射三息后二次爆炸,落子距离足有八百到一千步,其中一枚药子达到一千,三枚九百左右,一枚八百五,一枚堪堪八百。

六枚药子有的快要落地爆炸,有的落地以后半息才爆有的刚落地就爆。

落地后爆炸能在地上炸出一个宽四尺深两尺的深坑……

谢芳演摘掉头盔撤掉耳塞站立不语,内心却极为自豪。

万岁山上畏惧金兵之人不少,但是更多的却是仇恨,虽然不敢战但敢恨呀,当这些敢恨的人身怀利器时会怎样呢?

国仇家恨此时不报等自己老死以后变成鬼再报吗?

配合训练以及神器,敢战之心势必日益增加。

宗泽抚摸着还有些发烫的炮管久久不语。

这火炮同时爆发却距离不一,根本防不胜防。

铁浮屠……遇着对手了!

野战金军就在今年初冬。

你且看这些儿郎,此刻眼中除了惊异震惊还有什么?

火热呀!

若有神兵执于手,敢叫金狗来勿回!

铁浮屠一出,战场上即便是敢战之士也是肝胆俱丧,那是天威一般的光景,明晃晃扑面而来,仿佛泰山压顶,很多士兵直接扔了兵器在战场上等死。

可笑吗?

经历过的人才知道,不想与金狗野战,没意思!

重骑一冲轻骑掩杀,北地汉儿趁机围打……有什么意思?

什么啊?

百层长枪阵能挡住铁浮屠?

老老实实选择战场挖陷马坑拦马索吧。

然后轻骑绕过陷马坑……游射。

然后掠阵。

敌掠阵不过待你欢快时重骑又来了,如此往复……

真没意思!

“哈哈哈哈哈,天助我也,过河!过河!过河!”

老头疯了一样仰天狂笑。

周边跪倒一片,齐声大喊,“宗帅威武,宗帅必胜。”

然后是整齐的呐喊声,“必胜!必胜!必胜!”

良久,那冲天而去气势豪迈的嘶喊声才从旷野中消失。

这时城里赶来一批文人士子,足足有三十几人,当然,这也是大宋朝留在淮河以北最后的文脉了,平日里宗泽对他们极为优待。

这代表了一种精神,那些空谈朝廷误国的太学士子无一人敢跨过淮河而来。

宗泽在心里想着,“这里不是你们的故土吗?”

信不信你们当中喊的越多越狠的人其实就是汴梁人士。

“老夫累了,尔等在此作画,记住,此为留守府生死存亡之画,谁若取笑且未曾用心作画,明日便遣尔等回行在。”

从来不曾对士子说狠话的宗爷爷下了严令,他也猜到陈谦用这画大概是换钱的,也就是说他在天上那个世界可能只是底层人士,而非什么遮奢人物。

所以,眼前这画很可能是用来换取火炮的……

怎能不用心怎敢不用心!

“尔等临摹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但无需着色仅着墨作画,另,其中茅屋加一稚龄女童,从外看去可知手中捧着论语,书中有字可清晰见之。尔等一起作画,谁人未见本画可询问见真迹之人,天黑之前此画要成佳作。”

宗泽也不见这些文人墨客的苦涩嘴脸,扭头对谢芳演说,“告知陈司,此画可换一百门火炮及相应炮子。”

宗泽丝毫不担心东京城得了火炮会在他死后威胁万岁山,因为炮子在万岁山,没有炮子这炮屁都不是。

但是这画真的值得一百门火炮吗?

宋徽宗酷爱宫廷画,王希孟十多岁入宫为徒,他的绘画天才让宋徽宗赞叹不已,于是就亲自教授,亲笔指点他的笔墨技法,于是在王希孟十六岁的时候创作了这幅千里江山图,被后世列为现代的十大名画之一。

这幅千里江山图一直在故宫博物馆里收藏着,可是迄今为止,只展出了四次,这幅画真正名声大臊的时候也是在国家宝藏中一夜成名,博物馆展出时它和李白,王羲之这些大作家并列摆放……

千里江山图细致到什么地步呢?

画里的小船和周围的水放大十倍来看后,你会发现一个秘密,就是这只船的周围的水波都能看到它叫动向,连续性特别强。

青山绿水村落位置及江船架构都很好,此画卷里把自然景色描写的非常真实,山势绵延,水天一色,并且精心刻画了水村野市,渔船游艇,桥梁水车,茅棚楼阁,还有非常真实的生活场景,整幅画中的山水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非常巧妙的融为一体,仿佛让人畅游在一个仙境一样的地方。

这两个细节也是这幅画的点睛之笔,是它们把整幅画都活跃了起来,可惜的是王希孟用半年时间把这幅画做成,18岁便英年早逝了,给后人留下了非常大的遗憾。

也有人说他离奇失踪,或许跟这幅画有关……

陈谦为什么选中这幅画?

因为放大十倍四个字。

尼玛,东京城这些会画画的宋人画的再好,它也得拿着放大镜看呀。

也许,这幅画一出,其中特异之处比千里江山图还要诡异。

奇特,不就来钱了吗?

至于会不会被人质疑这画到底是怎么作出来的,对不起,说什么我都不知道,我只要钱,因为金军快要打来了。

……

王希孟用了半年画了一幅画,现场三十九名士子能在夜幕降临前作出高仿千里江山图吗?

要知道其中有许多人只是会画而不是擅长。

这时一个人站了出来——宗颖!

少帅宗颖!

这人在历史上没有宗泽有名气,那是因为宗泽名气实在太大,又是风云际会,真正的天下风云出我辈。等到宗颖南渡窝在临安小朝廷,治理州县属于中上,却也缓缓消失在金宋争端的历史长河之中。

这个时代的青史留名大都出自主战主和枢宰,出自誓死抵抗金军将帅,史书大书特书之人多与争端有关。

真正脚踏实地关心百姓的中层执政人员反而提及不多。

此时此刻的宗颖属于中年巅峰状态,被宗泽调教了三十年,文能梳理近百万军民物资供给,武能带领一部守城,堪称见识卓越能力非凡。

本来他是带着宗泽命令而来,看到这许多文士面对巨大画纸踌躇不以,赶紧上前分配各人任务。

关于万岁山宗泽瞒着谁也不能瞒着宗颖,万一哪天咽气了,焉能不让儿子知道自己关注的重点,最起码还能告乃翁不是。

所以宗颖对万岁山知之甚详,甚至知道陈谦是后世之人而非天上神仙。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