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下大势

不一会儿,去膳房的少女也回来了,躺了这么久徐杰是又渴又饿。跳下床,端起香喷喷的粥就用白玉碗喝了起来,一边烫的哈着气,一边又抓起盘子里的食物往嘴里塞,一副三天没吃过饭的模样。

少女看着犹如饿死鬼转世的徐杰,一双漂亮的眼睛也是越瞪越大。在她的印象里,虽然这位世子爷平时不干人事,但是大多数时候都是装的斯斯文文的,从没有像现在这样不顾形象,这吃饭的模样都快赶上府里的叔叔伯伯了。

徐杰吃着吃着,发现旁边这少女一直盯着自己看,以为她也饿了,便问道:“你吃吗?”然后便举着被他啃了一半的鸡腿给少女递过去。少女吓得一激灵,慌张地抱着盘子跑了出去。徐杰看着惊慌失措地少女,也翻了翻白眼,自己有那么可怕吗,至于吓成那样。然后便继续消灭起眼前地食物。

一连两天,头上的伤也好的差不多了,徐杰两天里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过得非常滋润。

第三天一大早,徐杰在丫鬟战战兢兢的伺候下穿戴整齐,走出房间。一堆开门,清新的空气就迎面而来,使人眼前一亮。不亏是一个亲王的府邸啊,就这一个院子里居然是清池竹林,不远处还有小亭假山,记忆中这里是南院,这还只是个偏院,那正殿和正院得有多大啊。徐杰不禁感慨起来,有钱就是好啊。

徐杰一路走一路看,但还没把记忆中的这座王府转完,就感觉有点喘。徐杰也不禁无语,徐子凌这纨绔,年纪轻轻的就被酒色掏空了身体,才走了这么几步就累的不行了,看来以后锻炼身体也得安排上了,不然容易英年早逝。

“有人吗?来个人。”徐杰走出一个月亮门后喊道,不一会一个侍卫打扮的汉子就走了过来。

“世子有何吩咐。”汉子单膝跪下道。徐杰看着面前汉子,约莫三十岁,腰间挂着一柄长刀,宽大的手掌握着刀柄,虎口满是茧子,整个人透露着一股军人的气质。脑海中的记忆告诉他,此人以前在边军,如今是王府的侍卫头子,名叫狄寒。

“无须多礼,带我去找福叔。”徐杰抬手将他扶起后说道。

“是。”狄寒顿了一下后说道。显然是有些诧异今天徐子凌的态度会这么好。

在狄寒的带领下,徐杰慢慢悠悠的来到了王府的东院,这里是专供下人们居住的。其中最大的一个院子是徐福一家的住所,平时也是徐福办公的地方。

“福叔。”徐杰看着远处安排下人的徐福,喊道。

远处的老人顿时转过身,呵呵笑道:“小王爷,时辰尚早,您伤势未愈,何不多睡会。”

“这两日一直在房中,都快闷出病来了。”徐杰笑着说道。

刚说完,徐杰便看到眼前的老人脸上的笑

(本章未完,请翻页)

容有所收敛,有些无奈地说道:“小王爷,您伤势未愈,不宜饮酒,在府中多修养几日再出去也不迟啊。”

听完,徐杰也明白过来了,以前徐子凌几乎每天都会出去和一群狐朋狗友鬼混。徐福以为今日徐子凌起得老早,是在房中憋坏了,又想出去,所以才会这样说。

“福叔,你误会我了,我不是要出去。”徐杰解释道。

“啊?不…不出去?”徐福有些没反应过来的问道。

“我只是想在府中走走,顺带问问哪里有藏书之类的,哦,最好是史书。”徐杰点点头。

“啊?”徐福和旁边的狄寒都呆了一下,异口同声。

安静了一会后,徐福不确定地问道:“小王爷,您刚说什么,老奴…老奴不会听错了吧。”

“最近在屋中呆的有点烦闷,想看看书,换换心情。”徐杰只能解释道。这年代要了解世界,除了读书,没有更好,更快的办法了。不过这徐子凌还真是混蛋到一定程度了,连看个书都能把别人吓成这样,这以前得多不学无术啊。

“好…好啊!”老人终于是听清楚了,自家的主子终于是浪子回头了,知道读书了。不过,老人随后又叹了口气,大抵上像是明白了为何徐子凌突然想读书了,想是与那婚事有关,想到这老人也不禁感慨徐子凌身世可怜,连婚事都…唉!徐杰不明白为何王府这位老人一会高兴,一会叹息。当下也只能跟着他去寻书。

王府肯定是有书的,而且还不少。当年燕王在世时,就酷爱书卷,因此王府藏书颇丰。而燕王走后,徐福每日都会打扫燕王的书房,十多年如一日,但奈何徐子凌这纨绔从来都不会翻一翻。

……

渐渐地,徐杰对王府的人和事也都熟悉了起来,虽然有记忆,但毕竟不是自己经历的。只有自己接触后,一些事和人才不会那么的陌生。

之后的日子也变得规律起来,徐杰每日早早起来,先活动活动,锻炼这已经快废的身体,然后吃过早点后便去书房。一呆就是一整天,而且狐朋狗友上门都让徐福拒之门外。徐福看到这一幕,差点老泪纵横,感慨道小王爷终于醒悟了,可以告慰王爷在天之灵了。而下人们也觉得如今的世子变得好说话了,不在如以前那般动辄打骂了,都纷纷以为王爷显灵了。

徐杰一边看书,一边用纸整理着这个世界的信息,把觉得有用的都记录下来。王府的藏书中有《论语》、《孟子》、《礼记》这些思想巨著,也有《史记》、《春秋》这样的历史记载,而这类书籍是他当下最需要的,他想了解历史。

通过了解的深入,徐杰发现,这个世界和前世的古代非常的相似。人类起源于上古部族,也有三皇五帝,夏商周中原大统一,而后便是熟悉的初秋战国,大秦二世而亡,大汉王朝开

(本章未完,请翻页)

启传奇基业,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同样的东汉末年,同样的三国纷争。但不同的是,这一次诸葛亮北伐成功,一举灭掉曹魏,而后蜀国更是百万精兵过大江,一举灭掉了东吴,一统天下延续了汉室正统。

但奈何百年之后,地方庶族开始崛起,中央逐渐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各地纷争不断。而后隋朝取代蜀汉,又一统中原,但却并没有短命,而是一直持续了上百年,由盛而衰,进入五代十国的混战时代。最终被源自燕云之地的徐启一统,国号“燕”,徐启便是燕国太宗。

燕国就是当今的朝代,如今已是燕国丰元五年,距离燕国开国已有近两百年了。而燕国极重文风,诗词歌赋都已达到空前,文人墨客,才子佳人是这个朝代的主流,有点类似宋朝。

政治结构上是二府三司共掌国事,二府的首事分别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和掌管军务的“枢密使”。而这个枢密使却并不像宋朝一样是虚设,燕国的枢密使不仅是由武将担任,更是常设,同时疏密使还兼任护国大将军一职,算是武将能达到的顶峰了。

不过燕国虽源自燕云之地,军队却是以重装步兵为主,骑兵不多。主要的原因还是,燕国中间几任统治者贪图享乐,荒废政事,使得北方游牧民族崛起,大举进犯燕国,燕国多次战败,最终失去了燕云之地,使得北方大好良田牧场全部都落入辽人之手。燕国也失去了居庸关一道的险峻要地,如今只有北方雁关有险可守。

更要命的是,原本燕国的藩属西夏诸部,趁机也脱离了燕国的控制,被李元基统一,改元开国,号“靖”。靖国的脱离,使得燕国断绝了与西域的联系,西北边境还时不时遭到靖国的威胁,使得燕国处境更加艰难。好在后来几代君主励精图治,渐渐稳住了局势,北抗辽人,西御靖国,又较好西南诸部,才形成了如今较为稳定的局面。

后辈燕国子弟,均已收复北方故土为己任,但奈何对战辽人始终是败多胜少,燕云之地始终是辽人的天然马场。好不容易出现了一个燕王徐志英能打的,可惜英年早逝,造化弄人。

徐杰看着看着头就大了,这燕国也太能败家了,硬是把大好的山河给败完了,果然应了那句创业容易守业难啊。

合上书,徐杰叹了口气,本来想的是当个富家子弟好好享受这一生,看来情况不容乐观啊,照燕国这情况,随时都有可能被人打到家门口啊,毕竟雁关一过,基本都是一马平川啊,堂堂大国,没有缓冲地带,再强大,也只会是别人眼中的肥肉。

如今不管怎样,已经转世成了徐子凌,以后也只能是徐子凌,徐杰已经彻底回不来了,有些事情得早做准备了。徐子凌收拾好情绪,走了出去,天已经快黑了,远处一个娇俏的身影蹑手蹑脚地走了过来,徐子凌笑了笑,迎了上去。……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