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 缓兵之计 霍将军若真心喜欢公主,不如……

然而事总不如人愿, 昨天他们虽然说服了一大部分人,但今天询问山寨居民最终想法的时候,还是有一小部分人是不愿意下山的。

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 只是因为他们这些人早就习惯了山上的生活, 不愿意再去作出改变, 去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至于一开始难以说服的沈老一,在知道土匪强盗也能当官之后,他倒成了第一个支持下山的人了。

既然管理层都已经统一了意见, 那么下山的事情便也是板上钉钉的了。袁老大还派人将关押的水衡都尉张罢给放了出来。

张罢见公主竟然亲自上山来救自己, 感动得一塌糊涂,发誓日后当牛做马报答她。

刘璃:“。”当牛做马倒也不必了。

接下来就是袁老大和沈老一组织山寨居民一起收拾东西, 准备下山的事情了。尽管刘璃说下山之后会给大家重新安排家中物品, 但这些居民们还是将家中能带走的东西都收拾了起来。

刘璃靠在一旁的围栏边, 看着大家收拾东西,心里还是挺有感触的。她想到自己当年大学毕业的时候,将宿舍里的东西一点一点的收进行李箱的画面。因为知道毕业之后,就再也不会回来了,所以心中那种无法割舍的情绪, 是没办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就像此时的山寨居民,他们同样明白一旦下了山就再也回不来了。未来会是什么样子,他们现在无从得知。

因为有几百人要一起下山, 一趟趟的乘坐手动电梯上去显然不现实, 最后袁老大组织大家从山路下山。从晌午艳阳高照,一直到了晚上披星戴月的时候, 众人才从山涧抵达山底。

山脚不远处,隐约可见有人影攒动,还有火光。

桑迁骑在马上, 侧头对刘璃道:“是我们的人。”他看了一眼跟在身后的山寨居民,低声道:“我安排他们驻扎在这里,若是我在山上三天都没有回来,他们便回按计划攻上山。”

“幸好我们赶在晚上下山了。”刘璃抿唇一笑,长长的松了一口气:“这件事情总算是解决了。”

洛山上的山匪暂时安排在了洛川县,对于县令来说,人口就是生产力。这些山匪愿意投诚,洛川的县令自然也愿意接纳他们。

早在刘璃上山之前就和洛川县令商议过,若是这些人愿意投诚,就安排他们住在哪里。

洛川县靠近富县的地方有一处荒地还无人开垦,将这块地划分给袁老大这些人,让他们在这里安家落户。

刘璃大概看了一下地理位置,这快荒地虽然远离洛川县城,但是距离富县的县城还挺近的,总体来说是一处很棒的地方。

山寨的众人听闻要前往一片一无所有的荒地定居,顿时有些后悔下山了,甚至有人已经准备逃回山上了。

“公主,这些和你在山上承诺的好像有点不一样啊。”袁老大也来质问刘璃,说好的食物和衣服呢?

刘璃倒也不心虚,面对袁老大的质问,她坦然道:“袁老大,圣人曾经说过,这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想要食物和衣物,不付出劳动怎么可能有呢?”

袁老大:“哪个圣人说过这句话?”

刘璃:“……本公主说的。”

她微微昂首:“你们的先祖当年逃到山上,不也是从一无所有发展到了现在吗?怎么现在回归社会了,你们反而不愿意再付出劳动了呢?而且你们放心,我会留下来帮你们的。”

既然是自己带他们下山的,那么她就有责任帮他们将家园建设好。正好她还要看着两个水衡都尉去高奴县开采石油,这两件事情可以一起办了。

八月中旬左右,高奴县的延河附近的石油井已经挖掘好了,那一片地下果然有大量的石油。而袁老大等人的新家也在刘璃的帮助下,建造完成了。

两个水衡都尉甚至还主动帮忙,给袁老大他们住的这片地方勘测出了地下水,开掘出了水井。

他们这几百人就在这里形成了一个新的村落,袁老大就是村里的里长,取名小洛村。因为今年他们刚定居在这里,所以刘璃做主免了他们三年的税收,并且开粮仓为他们发放之后一年的口粮。

甚至还从长安上林苑的服装厂调来了一批衣服,赠送给他们,也算是完成了之前在山上她说的话。

短短两个月时间,这一片荒芜之地如今不仅有房屋,还有农田水渠。每家每户都分到了田地,种植收成的粮食,至少三年都是他们自己的。他们再也不用为没有粮食而烦恼了!

不仅如此,他们出村子的一段路程,还是非常平坦的柏油路,据建陵公主所说,这个柏油路是整个大汉的第一条柏油路。

从新家园建成后,大家无不庆幸从山下搬到了这里,活在大汉真好。

**

刘璃想尽快将这边的事情做完,然后赶在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回到长安。

说来也巧,刘璃动身准备回长安的时候正好遇见了班师回朝的霍去病。

从今年的三月起,霍去病领旨讨伐匈奴,到如今的八月,历经五个月时间。他不仅完成了两次的河西之战,甚至就在前不久,他还成功的受降了匈奴的浑邪王和休屠王部下,一共四万多人。

如此奇功传至长安,刘彻高兴的睡不着,连夜打开长安内城的地图,要给霍去病修建豪华府邸,赠予这位天纵奇才。

刘璃也没想到会在半路遇见霍去病,因为天色渐晚,他们一行人准备在驿站休息一晚。

她刚走下马车,听着桑迁和驿站官员吩咐事情的时候,忽而听到身后传来一阵疾驰的马蹄声。

刘璃下意识转头看去,就瞥见一群身穿绛色甲胄的人,匆匆从驿站外面路过。她只觉得为首的那人身形看着有些眼熟,但由于天色较暗,对方跑得又比较快,她便也没有放在心上。

“阿璃,可以进去了。”和驿站官员交代完之后,桑迁转身叫住刘璃。

刘璃回神看向他,微微点头提着裙摆走向他:“好,来了。”

两人刚准备走进驿站,身后的马蹄声再次响起,还夹杂着一声低沉的唤声:“建陵公主。”

刘璃闻声回头,便看见暮色黄昏下,那个身穿玄色铠甲,肩上披着血色披风的少年将军骑在高大英俊的白马上,一双深邃又沧桑的眸子直直的落在她的身上。

“霍去病?!”她轻呼一声,显得有些意外。

霍去病翻身下马,直直的走向她,那双漆黑的眸中染上了几分欢喜:“你怎么会在这里?”

刘璃也纳闷:“你为何会在这里?”看他身后,也只有几个人,这是要做什么?

他扫了一眼刘璃身后的几个人,目光落在桑迁身上微微停顿了一下。而后才看向刘璃,低声道:“我带人去办点事,途径这里。”

刘璃也瞥了一眼跟在他身后的几个骑兵,就带了这么几个人在这里,应该办的事私事吧。

霍去病站在原地等了一会,也不见刘璃开口询问他究竟是什么事。他蹙了蹙眉,转身对身后的几个骑兵道:“今晚不赶路了,就在驿站休息一晚吧。”

后面的骑兵:“?”

不是说好了日夜兼程,早日前往平阳县的吗?怎么突然就变卦了呢?

驿站的官员恭敬的将几人邀请进门,准备了驿站内最好的食物来招待众人。刘璃简单的吃了一点,瞅着眼前这一群大口吃肉的士兵,最后带着自己的宫女桃枝回了房。

驿站的大厅里,桑迁举着手中的茶杯向霍去病道贺:“霍将军,我以茶代酒祝贺你。”

霍去病也举起面前的茶杯:“客气了。”

两人将杯中的茶水一饮而尽,桑迁撩起衣摆在霍去病身侧坐下,又将两人杯中的茶添满了。霍去病开口问:“桑迁,你与公主为何会在这里?”

桑迁道:“我陪公主去高奴县查看可燃的脂水,一直到今日才返长安。”

“原来如此。”霍去病低喃了一声。

桑迁心中对霍去病亦是佩服的,眼前的少年将军只比自己年长一岁,却已经立下了如此赫赫战功。换成自己,再过十年恐怕也无法做到像他这样。

“桑迁,我有一事相问。”霍去病抬头看向桑迁,黝黑的眸中带着几分试探:“我想等见到陛下的时候,向陛下请旨求娶建陵公主,你觉得可行吗?”

听到霍去病的这番话,桑迁的呼吸一窒,他的胸腔微微的刺痛着,连握在手中的杯子都有些拿不稳,杯中的茶溅在了指尖。

霍去病将他的反应看在了眼里,眸光沉了沉。

“可行又……不太可行。”桑迁稳了稳心神,唇角微微上扬,眸中带着不及眼底的笑意。没等霍去病询问原因,他便主动开口解释道:“霍将军立下战功,陛下给你的封赏使你显贵,以万户侯的身份自然和建陵公主是良配。”

霍去病没想到桑迁会这么说,深邃的眸中闪过一瞬的诧异:“那你说不可行,又是为何?”

桑迁顿了顿,缓缓说道:“建陵公主虽已十六岁,若是在之前,早就到了该嫁人的年纪了。但霍将军可还记得,如今女子一十而婚的规矩,是谁提出来的?”

“是她。”霍去病眉梢微拧:“是公主向陛下提出来的。”

“对,是建陵公主向陛下提出来,延迟女子嫁人的年纪。”桑迁勾了勾唇角道:“当时公主还说了这样一句话,不知道霍将军还记不记得。”

“什么?”霍去病下意识的问。

“阿璃在一十岁之前绝不嫁人。”

霍去病:“。”

桑迁扬了扬眉梢道:“所以若霍将军向陛下求娶公主的话,陛下或许会同意,但公主会拒绝。霍将军既然想求娶公主,必然也不想见到公主为难吧。”他顿了顿,抬手将手中的杯子送到唇边浅浅的喝了一口:“霍将军若真心喜欢公主,不如等公主一十岁时,再提这件事吧。”

眼前的霍去病没有开口再说话,桑迁也不知道自己的话,霍去病到底听进去了多少。若霍去病真的下定决心要求娶刘璃,他根本阻止不了的,也没有立场去阻止。

他能做的就是用缓兵之计先缓住霍去病,至少为自己争取来四年时间。四年之后,当他同样有资格和她并肩的时候,就算霍去病还没有放弃,他也会和他一争到底。

更何况,就算自己行军打仗比不过霍去病,但是在其他方面自己还是很有优势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